文/宋效锋
秋是多情的,也是思乡的。
转眼,已是深秋。家乡的芦苇那雪白的芦花也该随风飘荡了吧。
我的老家是豫东平原上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子。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芦苇沿着家乡蜿蜒流淌的小河随意地生长在村庄周围,平淡无奇。它易生易长,不挑环境,根藏在地下,扎进黑色的泥土,向四周肆意生长,慢慢连成了片,一到春天它们就冒出尖尖的头来,像竹笋一样,天气乍暖,芦苇就满眼青翠,繁茂丛生。苇丛,也是儿时小伙伴们割草必去的地方,割草时不小心触碰到苇根,索性用镰刀把土刨开,嫩黄的根露出来,拔一根放嘴边嚼着,根汁甘之如饴,那种清香淡甜的苇根味道,让饥肠辘辘的小伙伴们有些欢欣鼓舞。黄昏太阳西下,水面上风平浪静,童年的回忆,在小孩子清澈的心灵里,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端午的时候,我们会去采摘一些苇叶用来包粽子,母亲把苇叶冲洗干净,把淘洗干净的糯米和红枣包进苇叶,一绕两绕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再把粽子放进锅里,拉起古老的风箱,伴着朴嗒朴嗒的风箱声,不一会儿,便闻见了锅里粽子的米香和夹杂着泥土和野草味道的苇叶香味,诱得我们直流口水,以至今天想起还直咽口水。
芦花摘过,芦苇依旧站立着,苇叶还不时在风中发出哨音。在深秋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会拉着架子车,拿着镰刀去收割芦苇。芦苇一节一节竹子一样坚硬,收割苇子要花很大的力气,镰刀和芦苇发出唰唰的声音。芦苇看着不起眼,虽不能做支撑房屋的栋梁,但一根根笔直的芦苇却能编织美好的生活,睡觉用的席子,围粮食的茓子,盛馍的筐子,都是用芦苇编成的。芦苇虽然很硬,但破芦苇却很轻松,一手拿着剥去叶子光滑的苇子,一手拿着专门用来破芦苇的工具(圆的、木头做的),慢慢往前推,一棵芦苇便分成了几片苇篾,将苇篾铺在地下用石磙碾,人站在磙上,磙随人动,人随磙走,像表演杂技一样,一会儿,苇篾便碾得又柔又韧,扯也扯不断,拿在手里一颤一颤的。然后分出长短宽窄,一片一片编成席子,横几片竖几片,四角再配上优美的花纹,一晌,一张洁白漂亮的苇席便编好了。一河的芦苇,也便成了一家家新新的苇席,每一张苇席都蕴藏着小河的清凉,每一张苇席都承载着家乡的深情,躺在凉凉的苇席上,仿佛躺在小河的河面上。
芦苇纤弱却又有倔强的性格。它清秀孤傲,却坚韧、向上、执着。风过处,它低首屈服,挺拔的苇杆,甚至不能负荷一只小鸟。但风是压不垮它的,风只会让它暂时的摇摆,风过后,它们依然并肩挺立,顶天立地,因为它的根是深扎在泥土里的,绝不会飘忽不定,迷失自我,这就是它的精神所在吧。
一根芦苇一头连着家乡,一头连着游子。后来,我背负行囊,带着家乡的希冀开始了人生的旅行,走一程,歇一次,就像芦苇一节一节生长着。历经多年的世事沧桑后,我感知感触了芦苇身上难得的精神和意志。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冥冥中,觉得自己就是家乡的一棵芦苇,一棵正直挺拔、坚强的芦苇,一棵不会弯着生长、不轻易折服的芦苇。
宋效锋: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自幼喜爱文学,有作品在省市媒体发表,系漯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往期精彩回顾
【文坛快讯】 “赋能乡村振兴 书写山乡巨变”——2024年全省基层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在漯河举行 【文坛快讯】 “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征稿启事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文润沙澧助三城”新时代文学作品征集通知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联合市新华书店举行“图书推介中心”挂牌仪式暨“世界读书日,好书共分享”活动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将联合市新华书店举行“图书推介中心”挂牌仪
郑重声明:凡在《漯河文学》(含微信平台)以及《“大槐树”文学副刊》刊发的文字,鼓励原创,文责自负,版权均为《漯河文学》及其微信平台和《大槐树文学副刊》及其微信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发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法律顾问:河南汇恒律师事务所 王晓军律师。
漯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