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科考第五日:龙归源深处见真章

学术   2024-07-29 09:00   福建  
龙归源深处见真章
武夷山科考第五天




721日,福药科考队前往大安源中最早开发的景区——龙归源一探究竟,景区面积360公顷,海拔450-680米,山深林密,物种丰富。刚一下车,脚步声惊起群蝶飞舞,走进密林深处,蜂、蛛、蛾、蚁无处不在,“昆虫王国”名副其实。



植物篇
旺盛的生命力

水龙骨科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





长途跋涉的队员们在崖壁上发现了一大片干枯的槲蕨,其干燥根状茎为知名中药“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活血止痛的功效。据说因其常生长于猴子才能攀爬的岩石上,形似姜状,故又名“猴姜”。

茜草科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Miq. ex Havi



偶然一瞥,登山步道旁攀爬着一株福建常见的药用植物——钩藤,钩藤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带钩茎枝,具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功效。队员们仔细观察,发现钩藤茎枝大部分是单钩双钩交替,少数茎枝呈现单钩并行或者双钩并行,而研究表明单钩茎枝与双钩茎枝药用并无差异,故“中药钩藤要双钩不要单钩”的说法可能并不准确。


车前科刚毛腹水草Veronicastrum villosulum var. hirsutum T. L. Chin & D. Y. Hong

拨开草丛,一小片柔弱的藤草上点缀着几颗紫色小球花静静的开着,经过指导老师初步鉴定刚毛腹水草,顾名思义,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有趣的是,我们发现除了正常的根部,它的茎顶端同样着地生根,所以别名“两头爬”,这个也是辨别腹水草属植物的一种重要特征哦。

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 Gagnep.




(右下为华中五味子)

南五味子是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花单性,雌雄异株,聚合果球形。学过中药学的队员说,那这不就是中药的南五味子吗?实际上此南五味子非彼“南五味子”。后者的来源植物是五味子属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r & E. H. Wilson。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属,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南五味子属的聚合果球形,而五味子属的聚合果穗状。那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记得要去查一下北五味子与它们的区别哦。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景区的多个地点均发现有南五味子的分布,但能够同时拍到雌花和雄花,仍然需要足够的运气和细致的观察。

番外
惊喜的邂逅
细腰马蜂

不知名蜂

队员们正在观察植物,从附近窜出一条翠青蛇,受到惊吓的它只留给大家一个翠绿的剪影。

一只蜈蚣(不知道具体品种,说不定是中药中的动物药呢),杨老师眼疾手用相机记录下它的身影,没等拍全它便闭门谢客了。

沿破旧的步道拾阶而下,隐约听到水流激荡的声音,加快脚步,果见一道约十米高的白练瀑布,在空旷的山谷中却显出些气势磅礴,瀑布旁的淡黄绿凤仙花,纵然无人欣赏,犹自璨然盛开!

队员们除了要注意在地上“打草惊蛇”,还需时时防备空中的毒蜂,跟随它们的飞行轨迹,发现了细腰马蜂的蜂巢和一个不知名蜂的荧黄色蜂巢。





小黄花和瀑布

天气炎热,山路崎岖,但想到今天的发现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科研成果,大家心中不由升起更多的成就感,接下来的几天科考当然要更加努力啦!





End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排版|魏泽霖

文字|林睿垚

图片|刘小芬、许少华、魏泽霖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

领队:李华教授、刘小芬副教授



结构药理学
结构药理学是应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研究药理学,从原子水平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合理药物设计奠定基础。目前主要研究方法:蛋白质晶体学、计算机虚拟筛选、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