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变城乡·东鉴西玉
kashi
总结推送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东鉴西玉”实践支队,立足于社科学院“历变城乡”品牌项目,深入中国新疆喀什阿瓦提乡,与驻村工作队同工同住,研究城镇化进程。
实践概况
2024年暑假期间,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历变城乡·东鉴西玉”支队前往新疆喀什阿瓦提乡开展实践,在实践中,支队成员与当地驻村工作队同工同住,以深入基层的方式全面准确领会新时代国家治理方略、普通话推广发展现状以及城镇化进程等工作。
阿瓦提乡,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地处喀什市东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阿瓦提乡经历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变迁,人口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新时代,在党的新时代治疆方略的引领下,阿瓦提乡正迈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因此,探索其历史与发展正是探索调研新疆城镇化的有利窗口。
支队成员与驻村队员们合影
实践回顾
9:00-10:00
晨会(早派工)
10:00-11:00
升国旗仪式/党员大会
11:00-12:00
入户走访1~2户
12:00-13:00
进行收入测算
制定生产计划
13:00-14:00
高考生志愿
填报指导工作
14:00-16:00
用餐时间
(周末自己做饭)
16:00-18:00
入户走访1~2户
且与村民同劳动
18:00-20:00
国家通用语言夜校
20:00-21:00
晚会(晚研判)
21:00-22:30
组织广场舞/文艺汇演
22:30-24:00
整理各项工作材料
整合村民反馈与困难诉求
喀什夜景
莽莽昆仑,漫漫丝路。山水含情,岁月知味。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驼铃声起,喀什便在华夏文明的滋养中生长。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丝路重镇喀什,更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愈发呈现出朝气蓬勃、一派祥和的思想新风。
1
支队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每组两人分别驻扎在阿瓦提乡哈番拉村(12村)、喀鲁克村(14村)和其格勒克村(19村)村,参加当地驻村工作队每天早上的派工会和晚上的研判会。通过早晚例会,支队成员不仅了解了所在村的日常工作动态,还提高了支队整体的工作效率,实现专事专议急事速议。同时,各驻村书记在会上反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润疆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培养支队成员勇于实践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也增强了大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支队成员参加日常会议
2
支队成员前往喀什大学,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参观交流与座谈活动。
喀什大学是祖国最西部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基础教育、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喀什大学,支队参观了喀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喀什大学自然博物馆、喀什大学中华文化体验基地。深刻感受到了该校在思想教育领域的扎实建设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支队成员与喀什大学法政学院领导交流座谈,也让成员进一步领会了喀什大学的创建历程、发展轨迹以及未来规划,对这所边疆地区高等学府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中法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宏斌向支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学院在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五个人人”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并强调了学校特殊的戍边作用: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要守牢思想边疆。
支队成员赴喀什大学交流学习
3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之际,阿瓦提乡组织了一场庄严的升旗仪式,以纪念党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支队全体成员也参与了升旗仪式,并进行宣誓。随后,队员们在国旗下开展了以爱国与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队员们以严谨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结合个人学习与实践经历,阐述了清华学子在秉承“又红又专”精神方面的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
支队成员参与升旗仪式并进行宣誓
本次实践,支队成员也深入阿瓦提乡基层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乡风文明建设、普通话推广发展现状以及城镇化推进等工作。
1
在乡风文明方面,支队成员跟随村干部进行了入户走访。通过实地走访各村村民的家,支队成员接触到了村中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并与其进行深入交谈。在交谈中,支队成员感受到他们对党和国家深厚的感恩之情,正是依托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支持,让这个曾经落后的村庄逐步建起安居房、改造旱厕、通网通电等。阿瓦提乡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强化了村民艰苦奋斗、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的道德素养,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风文明建设,支队成员也再次感受到了基层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支队成员入户走访
2
在推广普通话、文化润疆方面,阿瓦提乡不仅开设了夜校,同时也组织了多样的文化活动。
阿瓦提乡面向成人开设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夜校,周二、周四晚上由老师授课教习普通话。夜校针对普通话基础不同的村民们开展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包括对于普通话字词的学习以及普通话发音练习等。村民们从四面八方集聚村委会,捧着书本认真听老师教学,刻苦练习自己的普通话。而支队员也在实践这一周的时间里,也参与到了夜校的开展活动中,为推广普通话献出力量。
在文化广场,支队成员还和驻村队员们共同组织了数场广场舞活动,结合音乐宣传推广普通话。队员们既负责了歌曲的播放等工作,又参与到了村民的广场舞中。在欢快的汉语歌曲旋律中,支队员与维吾尔族同胞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载歌载舞,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也该村深化文化润疆的举措。支队员们既参观了实践站,同时也与工作队员们一起布置了文化展板。
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而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支队成员了解到消除语言障碍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感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村民学习普通话、跳广场舞
3
在城镇化推进工作方面,支队主要通过乡村产业调查、采访村民以及例行会议等形式把握实际情况。
支队成员在驻村书记的带领下,前往村里的枣子林、雪菊花园和杏林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村里在处理农副产品的过程中呈现出稳步增产和结构优化的趋势。例如,整合数字化信息告知村民应该怎么选育优良种子,农副产品丰收后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开拓销路等。
与此同时,支队成员走近村民,进行访谈,围绕近几十年来村貌和村民生活的巨大改变展开交流,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对该村前任大队长与前任支队书记、当前就业主任等村干部们进行深度访谈,深切体会到了新时代中国式城镇化推进的艰难历程与伟大成就。
早晚的例行会议中,支队成员也获悉阿瓦提乡近些年来全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精心完善村庄规划,并大力加强环境整治,持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昔日破旧的房屋如今修缮一新,坑洼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之下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支队成员在这段时间里与大家同吃同住,看到村民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而深受触动,也更加坚定了大家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滑动查看更多
支队成员和驻村书记一同考察乡村
4
支队实践时间恰逢高考志愿填报时期,因此支队成员们也积极帮助村里的高考生填报志愿。作为学姐,耐心地跟他们讲述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描绘着校园里丰富的社团活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新疆,去到大城市,获取前沿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追逐梦想。并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能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成长和提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将来更好地回报家乡。
支队成员帮助考生填报志愿
本次实践,支队成员秉持践行公益的初心和使命,还在阿瓦提乡开展了公益拍照和赠送文创等活动。
1
在公益方面,支队成员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村里老年群体较大,不仅如此,小孩数量也不在少数。村民们反馈,因为喀什地处祖国西部,加之交通不便、经济窘迫等原因,很多老人无法外出亲历祖国秀美山河,哪怕是看天安门一眼。不仅是年幼的孩子,有的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新疆。但同时,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们都表现出了想要看一看天安门,在天安门前拍张照的强烈渴望。
策划本次公益摄影活动的支队成员李丹表示,既然条件有限,那干脆把天安门“搬”到村里来,给老人与孩子免费拍照留念。支队成员初步确定策划后便与各自所在村的支书汇报,并获得村委会的大力支持。
活动当日,因村民人数较多,我们分成早上、傍晚两个时间段进行拍摄工作。在两位维吾尔族支队成员的帮助下,我们得以与村民顺利进行沟通。拍摄的过程中,老人们纷纷向我们表达谢意,说弥补了他们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天安门的遗憾。孩子们也非常配合,面对镜头毫不怯场,充满活力。总体而言,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
驻村实践结束后,我们整理好拍摄照片并传给专业相馆冲印后寄给了当地村民。这次活动恰值中国共产党迎来103周年纪念日,我们也借此活动机会,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并再次立下决心,未来学成将投身乡村,让青年一代都能看到真的天安门。
/ 公益利民 /
Public welfare
支队成员帮村民免费拍照、冲洗照片
2
在赠送文创方面,支队成员始终秉持着“致敬传统,创意生活”这一理念开展活动。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支队成员了解到村里基础设施虽然已经比较完备,但是由于利用人数较多,所以很多运动器材已经老化、破损不能使用。为此,支队成员商量后一致决定自行购买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并在其上进行文艺创作捐给村委会,并委托驻村工作队成员代为发放到村中。
同时,为契合该村的“文化润疆”与推普工作的开展,我们购买了折扇,并在其上面写上简单、易记的宣传标语,一并分发给村民。
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了哈番拉村驻村书记为我们行前购买的蒲扇写书法题字,同时代为分发给了各村村民。
这些产品依托传统文化的根基,并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相信其一定能够增强村民们的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村庄“文化润疆”工程的纵深发展。
滑动查看更多
支队成员制作并赠送村民文创产品
本次实践,支队成员对阿瓦提乡的巴扎、村民晚会等也展开了调研,深刻领悟“文化润疆”政策下的党工作战略部署。
1
在村民大巴扎,支队成员们亲身体验了当地热闹非凡的赶集文化。
“巴扎”,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感到快乐的词,它是维吾尔语词汇,意为集市、市场。根据汉语的音译,作巴扎、巴咱尔、巴札等。
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队员们见证了新疆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的丰富饮食文化与服饰风格。在集市上,队员们被各式各样的新疆特色食品所吸引,从香喷喷的烤羊肉到色彩缤纷的干果,从醇香的酸奶到甜美的瓜果,无不展示了新疆饮食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支队成员们对新疆的饮食文化和服饰风格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体会到了新疆人民的淳朴民风。巴扎通过承接各类工艺和商业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商贸场地,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发展旅游的重要场地,而这小小的巴扎其实也彰显着一带一路的悠久历史与光辉未来。
支队员们体验巴扎文化
2
7月1日,恰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之际,阿瓦提乡哈番拉村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喀什地区文联“红石榴”文艺惠民演出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进喀什市。
“村晚”的舞台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生动展现着乡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哈番拉村的晚会以民族舞蹈、红色歌曲合唱、京剧表演和乐器演奏为主要形式,将其他村的特色搬上舞台、映上屏幕,展示洋溢着田间地头生命力的多彩节目,讲述新时代、新农村与新农人的质朴故事。
晚上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但精彩的表演还是吸引了大批村民前来观看,支队成员们也在台下鼓掌叫好。
在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共同的悉心培育和当地电视台的强大助力下,“村晚”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也生动呈现出新疆农村的壮丽景象,展现喀什地区老百姓自信富足的精气神。
哈番拉村举办“村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成员感想
More
特别鸣谢
本次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阿瓦提乡哈番拉村(12村)、阿瓦提乡喀鲁克村(14村)和其格勒克村(19村)村委会的鼎力相助,正是由于驻村队书记和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使得我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此次实践。在此,我们支队献上最诚挚的谢意,并祝愿喀什的未来更加美好。
- THE END -
供稿丨清华大学“历变城乡·东鉴西玉”赴新疆喀什支队
责编丨胥婕 韩佳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