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沙漠里的课堂”针对我国西部沙漠地区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及重大工程开展一系列校内学习、现场参观、课外调研等教学环节,聚焦于提升学生对我国西北边疆的了解,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024年8月13号上午,“沙漠里的课堂”师生前往国网新疆±1100kV昌吉换流站,深入了解了这一宏伟工程。
课程师生合影
✦
一. 换流站概况
✦
±1100kV昌吉换流站是一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端站,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与华东地区之间电力输送的大通道。该工程拥有四项世界之最: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二. 参观概况
✦
进入厂区前,技术员向我们介绍了新疆电网的概况与换流站的概貌。我们了解到了昌吉换流站的技术创新与巨大效益。昌吉换流站的运维检修人员通过应用无人机、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形成了“人工+机器人+空间无人机”的巡检新模式,并利用5G技术实现了运维工作效率的提升。
清华大学师生与技术员交流
进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电线、高塔组成的钢铁巨网。这其中的核心设备便是变压器。据工作人员介绍,换流站为系统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做了充足准备。
清华大学师生在现场参观
✦
三. 收获总结
✦
在参观与交流后,师生对昌吉换流站的高新技术与战略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昌吉换流站不仅是新疆电力外送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昌吉换流站实现了高效、安全的电力输送,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悟分享
参观昌吉±1100kV换流站,让我深感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体现了我国在特高压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这样的工程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这里不仅是全国重要的煤电基地之一,也是世界级的煤电外送基地。
昌吉换流站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能源项目,不仅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也为推动区域电力互联互通,增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换流站的智能化水平高,采用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远程监控、智能调度和故障预判等功能,代表了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看到新疆特高压电网的分布图,我感受到我国能源开发的宏大格局和战略前瞻性,也感受到了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力度。
----陈得瑞
国网±1100kV昌吉换流站播放的宣传片里,我听到了“电力珠峰”这一称呼。昌吉-古泉直流工程能有此桂冠,不是没道理的,首先,昌吉-古泉直流工程也是挑战世界纪录的行家里手,这条横跨六省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同时创造了四个令人瞩目的世界之最: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然而,正如珠峰仍然在板块运动之下提升自己,工程师们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从未停下技术创新的脚步。设备更新,5G自动化,每一次变革就是一次攀登。
新疆能源供给全国各地各产业蓬勃发展,各地能源企业的生产成果也反哺新疆能源的进一步升级优化。昌吉换流站不仅仅在能源网络布局的定位上备受关注,其本身也是全国科技制造的一块结晶。新疆能源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和全国电力网络的建设,形成了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将共同推动中国能源事业的整体进步。
勇攀科技高峰,巩固能源安全。昌吉换流站展示了科技与工程的结合,也预示着未来电力行业更美好的前景。
----王博韬
在参观国网新疆±1100kV昌吉换流站过程中,我了解到昌吉换流站在电力技术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保持着四项世界纪录——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而且自投运以来已输送超过2000亿千瓦时的电力,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实地参观和调研,我了解了新疆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双碳战略等方面,深刻感受到了电力技术在推动新疆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也被国网新疆电力青年的专业精神和热情所感染。他们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充满热情,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祖国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经历不仅让我对电力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热情。我希望能把在新疆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同学,让更多人了解新疆、喜爱新疆,并参与到新疆的发展建设中来。
----李思延
供稿 | “沙漠里的课堂”支队
责编丨王舒扬 韩佳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