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忠:主流媒体新一轮改革绝不是小修小补,必须深推系统性变革

科技   2025-02-10 07:25   广东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正在以“系统性变革”为引领,以“全媒体传播”为路径,以“新机制重构”为保障,推行新一轮媒体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

2024年,上海市委十二届五次会议具体提出要“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作为身处改革前沿阵地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亦在2024年率先发布实施《解放思想 系统变革 追求卓越 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改革行动方案》),在全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大改革任务。

中央宣传部要求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实施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求上海为全国广电媒体改革探索新路径、创造新模式、提供新经验。

在媒体变革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主流媒体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思之有向,路之有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告诉「广电独家」,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正在以“系统性变革”为引领,以“全媒体传播”为路径,以“新机制重构”为保障,推行新一轮媒体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将“人才队伍”作为第一资源

「广电独家」:2024年,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率先发布了系统性变革的行动方案,您认为其意在解决哪些突出问题?

方世忠: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新经济、新科技带来新机遇、新挑战,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历史包袱过重、底层技术滞后、频道频率同质低效、新媒体传播力不够、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等多重问题,已经从高速度扩张阶段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问题交织影响,决定了主流媒体新一轮改革不能只是小修小补,也不能只是打局部战役,而是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广电独家」:《改革行动方案》对系统性变革的整体解读思路是什么?

方世忠: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改革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在深入调研、对标对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编制形成《改革行动方案》,全面实施“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核心战略,科学制定新一轮媒体改革任务书、时间表和优先序,聚力打造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上海样本。

一是坚持将“新闻立台”作为立身之本。

广播电视媒体是党的新闻舆论极端重要阵地,做强新闻媒体主责主业,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的立台之本,也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的优势所在。特别是面对互联网众声喧哗,更需要主流媒体保持专业专注、主动发声、敢于亮剑。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坚守“为党立言、为人民发声”的初心使命,组建全新的融媒体中心,建强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打造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端五位一体的第一财经全媒体集团,释放媒体优质和新质生产力,向新闻制播主责主业和特色优势领域集中发力。

坚持从自身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聚焦时政新闻、财经科创、社会人文、都市时尚、国际传播等优势领域,凸显“大都市新闻视角、双循环新闻链接、融媒化新闻表达、全天候新闻制播”的新闻特色,打响“天下大事 看东方卫视”的新闻品牌,努力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时效性做到极致,真正让每一篇报道、每一部作品、每一个镜头给群众以温暖和力量。

二是坚持把“文化兴台”作为关键所在。

广播电视媒体服务的本质是文化内容,无论传播格局怎么变,“内容为王”的黄金定律不会变。但是当今时代,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市场的文化供给力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大投入、大制作的传统大屏电视文艺模式难以实现商业闭环和可持续性。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打破过往的经验包袱和思维定势,深入实施制播分离改革,全面推行面向市场的专业制作人和IP主理人管理制度,大力推动文化创制从“为播出服务”向“为传播服务”转变。

我们坚持长期主义,增强精品意识,深耕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聚焦都市性、年轻态和创新力,重新定义综艺、重构创投机制、重建评价体系、重塑创意能力,支持东方娱乐、真实传媒、文广演艺等内容创制团队加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不断增强让好内容有好传播、好创意、好经营的能力本领,创制体现中国式审美和大都市气质的文化精品,拓展微短剧、微综艺、微直播、互动视频等“小而美”的文化新样态,提升SMG出品的内容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变现力。

三是坚持把“融合强台”作为重要驱动。

广播电视媒体应技术而生,因市场而兴,具有鲜明的技术产业属性。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智科技迅猛发展,文旅消费日益成为流量型城市入口和服务型经济引擎,无AI不创业,无IP不消费。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不移用AI重塑媒体技术底座,加快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发展。

特别是率先挂牌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制定《台(集团)人工智能使用管理规定》,抢先推出AIGC集成工具箱Scube、财经专业智能体“星翼”大模型、奥运赛事转播AI产品InnoMotion,创作《因AI向善》等AIGC公益动画宣传片,启动东方卫视4K超高清综合频道建设,全新亮相“看东方”移动端主平台,不断提升媒体内容生产力,更好赋能城市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重构媒体价值,进化创制能力,大力推进“媒体+”和“+媒体”,不断拓展商业新链接、新场景、新赛道、新生态、新合作,深度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旅游节等重大节展赛会,打造艺术光影、户外音乐、潮流体育、沉浸娱乐等自主节展IP,推动文商旅体展联动,赋能城市消费迭代升级。

四是坚持把“人才队伍”作为第一资源。

广播电视媒体改革发展,关键在人才。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实施“卓越人才领航计划”“闪耀青年启航计划”“播音主持金声计划”三大人才计划,提升员工队伍全媒体素养、跨平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建设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的媒体人才高地。

聚焦青年人才所需,集中推出“乐汇”“乐业”“乐薪”“乐居”“乐学”“乐育”“乐创”等乐聚青年七条措施。

加强融媒人才培养,支持依托台(集团)自主平台打造融媒个性品牌,实现媒体机构品牌和个人品牌相互赋能、同向发力。

树立“卓越”新标准、建立“赛马”新机制,培养一批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导演、名制作人、名工程师,锻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精简精办释放优质生产力,彰显多屏、多端、多链能力

「广电独家」:2024年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推动精简精办的步伐广受瞩目,2025年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划?

方世忠:有关机构大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广播电视是主阵地、主渠道这一点没有变,目前问题是广播电视媒体生产力分布不合理,传统频道频率数量过多、同质低效。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传统频率频道精简精办。

一手抓“精简”。

对现有12个电视频道和12套广播频率的功能定位、资源价值、传播影响、质量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精简40%传统频道频率,对外语频道、纪实人文、七彩戏剧3套电视频道和故事广播、浦江之声、爱乐时尚、五星体育4套广播频率进行整体调整转型。

其中我们选择外语频道和纪实人文频道,就是因为这两大领域是上海的优势内容,但过往好内容搭载的是低效渠道和平台,我们现在改革的追求和路径就是让优势内容搭上优质的主频道和便捷的互联网,将好内容进一步向东方卫视主频道和“看东方”新媒体主平台迁移。

同时,用好上海广播电视台四十余年积累的戏剧资源,转向互联网应用端和硬件端,在IPTV平台和东方有线上线七彩戏剧免费点播专区,推出七彩戏剧“看戏机”平板设备。

我们的内容储备总时长超3000小时,剧种涵盖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等地方剧,剧目超千部,还汇聚了大量珍贵史料、经典大戏、名家访谈等,让全球观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品质戏剧盛宴。

一手抓“精办”。

全面实施东方卫视焕新计划,实行“开门办卫视”“全台办卫视”,推动台内外优质内容、品牌栏目加快向东方卫视主频道汇聚,推出全国首档日播英语新闻杂志《ShanghaiEye》贯通每周7日的纪录片三大节目带,聚焦科技前沿的《锚点》,对话全球经济的《两说》,解码都市生活的《爱上海》《下一站》等新节目,研发直播态、全媒体、强互动的民生节目《大城小事》,探索用户有序参与的UGC模式,正式亮相全国首位“00后”新闻主播,打造精品汇聚的“新版面”、创意多元的“新节目”、融合视听的“新体验”、都市气质的“新视觉”、青春活力的“新面孔”,凸显东方卫视“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的鲜明特色。

「广电独家」:你们在全媒体搭建上已有一轮不错的积累,目前的改革重点有哪些?

方世忠:如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传统媒体的平台价值、传播渠道和商业模式造成巨大冲击。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审时度势,丢掉幻想,壮士断腕,主动求变,既对传统媒体渠道进行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实现瘦身强体、提质增能,同时更加增强互联网思维,强化用户意识、平台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率意识,全面提升主流媒体在多屏、多端、多链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受众在哪里,主流媒体的工作触角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应该成为主流媒体传播党的声音、服务人民群众、壮大主流舆论的主战场。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坚持移动优先、用户至上,以互联网思维主导媒体资源配置,引导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一方面,“借船出海”。

用好用足微信、微博、抖音和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贯通内外宣、大小屏、中英文,运用互联网叙事方式和视听表达,打造由ShanghaiEye(魔都眼)、Yicai Global(一财全球)和东方卫视(国际版)等组成的国际传播超级IP矩阵,构建多渠道、立体式、新样态的对外传播格局。

目前,海外总粉丝数超1000万人,海外传播量突破10亿人次,海外总观看时长约500万小时。

另一方面,“造船出海”。

坚持自主可控、多屏联动、台网相融,构建主流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主平台,全面激活“看东方”综合视频平台,以新媒体、新消费、新技术为特色,以“国际大都市第一视频、城市新消费首选入口、AI新科技应用高地”为定位,以“这里是上海,生活更精彩”为品牌主张,探索“优质视频+城市消费+会员服务”商业逻辑,全力打造全国广电新媒体的第三范式。

同时,大力推动综合音频平台“阿基米德”、新闻垂类平台“看看新闻”、财经垂类平台“第一财经”迭代升级。

目前,SMG四大移动端平台在全国主流媒体主办新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中,已先后闯进前十。

 打破“重装备 大投入”旧思维,重构全媒体生产、传播、评价新机制

「广电独家」:配合“事”的改革机制,有哪些“人”的配套措施?

方世忠: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是这轮“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深入把握新时代新闻媒体的传播规律、市场规则和技术逻辑,彻底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建立健全编辑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三大统筹工作机制,重构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优化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

主动拥抱互联网和新科技,迭代升级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媒体数字底座,对内容生产传播的流程、机制和技术,进行系统性变革、功能性集成和全方位转型。

采取云化、数据化、智能化技术路线,聚力建设“一中台五中心”即内容制作中台和融媒云中心、播控分发中心、智慧媒资中心、网端运营中心、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提升技术系统自主可控能力,逐步打通有线电视、IPTV、OTT和移动终端的全媒体数据链条,做到统一内容制作分享、统一渠道汇聚分发、统一数据存储利用、统一基础资源建设,构建以大数据和算力算法为基础的全媒体内容体系、用户体系和传播体系。

二是创新全媒体影响评价机制。

实施“移动优先、智能引领、台网并重、首发原创”基本策略,以覆盖全媒体的新闻质量、传播效果为评价维度,倒逼新闻团队突破原有打法,努力实现正能量和大流量的有机统一。

自我加压,全面参与全国主流媒体主办新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建立台(集团)编委会月度分析制度,研究改进优化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举措。

持续优化台(集团)全媒体评价体系,设立重大创制专项资金,引导建设正能量与大流量兼具的全媒体平台、新媒体账号,激励优秀重点文艺原创和新闻报道类、言论评论类、融合报道类“三好作品”。

三是改革全媒体人才选育机制。

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面向市场的人才评价和绩效管理制度,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强化“岗定基薪、变岗变薪、按劳分配、以绩定奖”原则,实施项目制绩效管理分配机制,探索股权激励、分红激励、任期激励等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

构建内部人才市场,健全内部紧缺人才评估、发布、招募机制,提供人才转型渠道和技能培训,优化内部人员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整体效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惟改革者进,惟追梦者强,惟卓越者胜。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将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卓越追求,勇于攻坚克难,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充分激发“梦想的力量”,奋力打造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上海样本。

来源丨广电独家公众

作者丨林沛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编采圈转载须知


投稿 请发y767593159@163.com编采圈投稿须知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


实用文章

全员提升式新闻业务培训   

评奖高手是如何找到获奖选题的(完整版)

一大波很可能获奖的新闻选题来了!

职称申报 ,你的评审材料准备好了吗?

新闻专业技术工作述职报告

新闻部副主任竞聘报告

新闻部主任竞聘报告(2份)

新闻频道总监竞聘报告

总编室主任竞聘报告


往期经典回顾

台包括台长,统一基础工资标准3500元
速收藏!国务院机构简称名单来了
新闻审校“四必看”“四必查”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短视频
夜班小编92后,一年内得了7个省新闻奖
“宣传部长”还是“宣传部部长”?很多人分不清,唯一的区别在这,千万别写错
国家规定“作出”“做出”“和”“及”等词的规范用法
90后拿了5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3个!


点击名片 关注星标我们





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编采圈
新闻人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原采访编辑圈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