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确实是最好的AI应用场景

科技   2025-02-13 17:28   广东  

如果不是被宣扬了一番,恐怕大家都不知道《杭州新闻联播》春节期间,被偷偷换成了AI数字人主播。
长居杭州2年有余,基本没看过电视,更没听过这档节目。
这点上,只能说明浙江经济强劲。一档市台新闻联播,前前后后要养活无数记者、摄像、剪辑和编导,以及闲杂岗位。不少北方省会城市,连省台都已经入不敷出多时,甚至要求节目组自行“觅食”,以解决工资和福利待遇。
如果把这些年来,新闻行业遭遇的衰退,归咎于张雪峰的那句 孩子要报新闻学,我要是他家长,就一定会把他打晕”,恐怕言过其实。
媒体寒冬固然是多因一果。可讽刺言论能换来叫好,却能说明问题所在。
AI能顺利上位,不是当下技术太好,一日千里,而是仅凭现在的水准,模仿新闻联播主持人绰绰有余。
就是当下这种,还处于神情呆板僵化,肢体动作机械,音色保证毫无感情,内容标准正确的数字人,塞进地方新闻联播中反而恰如其分。这些节目对主持人的需求精准垂直,缺点早已被扬长避短——根本不需要更高明的技术。    
很多时候,我国新闻的播音主持努力要做的,就是成为冰冷的AI。他们长期接受的训练是“去人格化”:同样的服饰、同样的发型、同样无表情的面容,连浓眉都得画得一模一样。
他们不需要表演自我,不需要研究什么是真正的新闻,不需要了解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在一个去个人化的,去中心化的,去自我表达欲的场域里面,只需要安静地、稳定地成为工具人,扮演好程序链条上的内容输出角色。
偶尔也会在视频里刷到,有播音主持老师正一板一眼地纠正学生,怎么从鼻腔、胸腔一路发音,控制气息流向,掌握声调变化,校正出标准的,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以用于新闻朗诵。
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好奇,观众需要多么优秀的普通话?普通话好,就代表内容有价值吗?    
AI想拟人化,想拟合出人类的语气和瑕疵,甚至情绪都实在太容易了。它们只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进化。不需要多久,口播或者临场心理素质独立去学习和钻研的价值,就会受到更严重的挑战。这是对专业的冲击,也会是对行业的冲击。
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需要拥有对世界认知的深度,知识面广度,以及临时和随机的应变能力。当你学富五车之后,流畅而准确的表达只是外化输出知识储备的过程。
遗憾的是,这种能力,在国内的新闻媒体环境中,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容貌、是音色,是颜值正义和人际裙带,是提前准备好的既定问题和标准回答。除了正确性,其他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前期准备、现场摆拍和后期修正来补正。
所以收视率长期低迷都是有原因的。看起来勤能补拙的苦工,很可能最后却没人买单。
受众压根不关心领导干了些什么,离生活太远,新闻播报的内容又枯燥无趣,缺少变化。再来俩主持一潭死水地读八股,拿什么和短视频里跳舞的擦边小姐姐斗?
连平台上擦边的小姐姐都已经可以AI抖胸了,连农村老大爷都知道短视频好看鲜活了,连电视机都没人打开了,谁还会一本正经、按时按点去看一出样板戏啊?
当然,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毕竟机器还不懂人情世故,也解决不了裙带就业,甚至效率和性价比有点过高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有些事,终究还得人类自己亲自来才行。 

来源丨像一道光公众号

作者丨像一道光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编采圈转载须知


投稿 请发y767593159@163.com编采圈投稿须知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


实用文章

全员提升式新闻业务培训   

评奖高手是如何找到获奖选题的(完整版)

一大波很可能获奖的新闻选题来了!

职称申报 ,你的评审材料准备好了吗?

新闻专业技术工作述职报告

新闻部副主任竞聘报告

新闻部主任竞聘报告(2份)

新闻频道总监竞聘报告

总编室主任竞聘报告


往期经典回顾

台包括台长,统一基础工资标准3500元
速收藏!国务院机构简称名单来了
新闻审校“四必看”“四必查”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短视频
夜班小编92后,一年内得了7个省新闻奖
“宣传部长”还是“宣传部部长”?很多人分不清,唯一的区别在这,千万别写错
国家规定“作出”“做出”“和”“及”等词的规范用法
90后拿了5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3个!


点击名片 关注星标我们





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编采圈
新闻人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原采访编辑圈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