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北京市第23届“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第三小学南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关村第三小学承办。
研讨会以 “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科融合”为题,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由中关村第三小学付雪婷副校长做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科融合》的主旨报告,中关村三小秦美玉老师执教《雾在哪里》,毛凤清老师执教《精卫填海》,胡阳老师执教《将相和》,孙艳蕊、张颖、刘玲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说课。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语教研室张立军主任,李英杰、闫勇、王薇老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语教研室牛玉玺主任,还有全市300余名语文教师现场参加本次活动。
本届研讨会有哪些新实践、新突破?让我们一同走进立体、多元的“读写结合”研讨会。
中关村三小教科研中心刘霞主任主持会议
P
ART.
01
语文&美术
“梦幻联动”
拼图画的形式将语言进行具象化的表达
亲手拼一拼、摆一摆
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培养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拼图画促进朗读和想象的发展
语文与美术相融合,通过图画体会雾的特点
P
ART.
02
只有两句话的文章
也可以这样生动形象!
将人工智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以真实问题驱动
促进语文深度学习发生
丰富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只有两句话的文章
也可以这样生动形象
“文生图”让课堂情境更加具象
让文字表达变成了可视化的作品
用神奇的AI赋能语文教学
读懂跨越千年的古代神话故事
学生展示自己用AI生成的“精卫填海”
小组合作,与AI对话,生成故事海报
P
ART.
03
语文&音乐
人物“活”起来了!
怎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
把京剧唱段引入课堂
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剧
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
让人物形象更鲜活、饱满、立体
不同学科的知识因真实问题统整在一起
实现了学科之间的强联结
从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出发
服务学生真实发展
孩子们认真地观看着京剧《将相和》选段
PART1.
主旨报告
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科融合
中关村三小付雪婷副校长作主旨报告
本届“读写结合”我们聚焦的主题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科融合”。新课程方案强调“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并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课标同时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跨学科主题学习逐渐成为老师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
那么,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我们该怎样认识,又该怎么去设计呢?付雪婷副校长基于国家课程新方案、新标准的出台,以及三小语文教师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对于跨学科教学的四点认识:
01
坚守学科立场
保持语文学科立场
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根本
扎实的学科基础是跨学科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作为跨学科学习的起点,决定着学生能否“跨”出去、“跨”的深度、“跨”的效果。
02
明确素养导向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
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跨学科教学,都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两者在育人方向上保持一致,互为补充。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学生在跨学科的广阔语文学习空间内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言文字运用和多学科协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03
指向高阶思维
跨学科主题学习
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跨学科主题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其学习过程是层层进阶的过程,实现知识的获得、问题的解决和学会学习三者融为一体。
04
真实问题驱动
真实问题
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起点
“真实”是指源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是“因需而跨”,不是“为跨而跨”。“真实”也意味着要服务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是学科之间的“紧密融合”,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叠加”。
PART2.
课堂展示
二年级《雾在哪里》
执教教师秦美玉、说课教师孙艳蕊
中关村三小秦美玉老师执教
《雾在哪里》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在秦美玉老师的带领下,对《雾在哪里》这一课展开了愉快的探索。秦老师的授课方式也非常新颖,她引导学生通过拼图画、巧配音的闯关游戏,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突破学习难点。
我就是那个调皮的雾!
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对话,在轻松的氛围里,一步步揭开“雾”的神秘面纱。“雾可真调皮呀!”“雾可真厉害!”“雾的力量太大啦……”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雾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孩子们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句式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要把公园藏起来。于是,他把公园藏了起来。无论是树木、亭子还是桥梁,都看不见了。”“我要把操场藏起来,于是他把操场藏了起来。无论是足球场还是教学楼,都看不见了。”……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从新的角度来看待雾!
中关村三小孙艳蕊老师说课
孙艳蕊老师的说课内容精准把握了大会的核心议题。本节课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拼图画、巧配音的闯关游戏,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突破学习难点。第一关:初试身手,读台词。学生在摆拼图,读文字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朗读的情趣。第二关:小试牛刀,配动画。小组分工,利用图画把雾娃娃将一切都藏起来的过程演示出来,将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画面相结合,帮助学生感受雾的淘气、调皮、威力大,引导学生读出情感。第三关:大展拳脚,妙想象。学生借助拼图想一想,摆一摆,拼一拼,想象淘气的雾孩子还会去哪,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雾娃娃把一切都藏起来的过程。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生动形象,语言文字画面感强。课上通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透过文字想象画面,借助画面体会情感,实现文字和画面的融通,朗读和想象的发展。
四年级《精卫填海》
执教教师毛凤清、说课教师张颖
中关村三小毛凤清老师执教
四年级毛凤清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简短的文言文却有着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怎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神话故事的神奇,并产生将精卫的故事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传诵后世的兴趣呢?
我们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引入信息技术,用神奇的AI赋能课堂,引导学生读懂跨越千年的古代神话故事。在去年的读写结合课堂,我们就引入了人工智能进行课堂诊断,精准识别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今年的课堂,我们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立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将信息化与传统语言表达学习相结合进行创新,创造语文教学的“神话”!
同时,这节课也是我校被评为海淀区“教育数智化赋能行动领域”首批实验基地校后的生动实践。
课堂上,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通过借助注释、阅读资料和添加细节这些方法,去想象人物的神奇之处、环境的神奇之处以及情节的神奇之处,从而让故事的细节更加丰富。
学生查阅资料,说出了自己想象中的人物
神奇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女娃填海用的什么工具?精卫长什么样?东海里有东海龙王吗?西山有多大?……学生们总共和 AI 进行了三次对话,第一次生成精卫的形象图,第二次生成神奇的东海与西山环境图,第三次则生成神奇的故事情节,最终形成了极具创意的海报。
AI为语文课堂注入了强大的科技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他们说得越丰富、越具体,AI生成的内容就越精彩。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种通过学科融合学习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科融合式学习是因为实际的需求而发生,利用神奇的 AI 赋予学生能力,让他们能读懂跨越千年的古代神话故事。
科技助力课堂变革
两句话变“可视化”
中关村三小张颖老师说课
四年级张颖老师以《激发想象悟“神奇”,人机对话谱“神奇”》为题,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奇妙的教学之旅。她所讲述的教学过程,是“如何把一个简短的文言文神话故事讲充分,讲神奇?”这堂课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入手,紧扣“神奇”二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们把脑海中想象的精彩故事与AI对话,就像打开了一个神奇的魔法盒,生成了一张张个性化的海报。那些具象化的图案仿佛是一扇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奇妙。
五年级《将相和》
执教教师胡阳、说课教师刘玲
中关村三小胡阳老师执教
五年级的《将相和》中廉颇和蔺相如对话时是没有心理描写的。备课团队在把握学科融合学习特征、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巧妙地将音乐赏析——京剧知识及京剧艺术融入其中,补充了这块空白。学生借助戏曲中人物的唱念做打来深度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对人物进行评价时就能更加准确。
“速读魔法”显神通
在课堂上,胡阳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驱动性问题:将相之间是怎么从 “不和”变为“和”的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们的阅读思考。接着,学生们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依靠故事情节图深入文本,仔细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廉颇非常机智!”“我补充!他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学生们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说得清楚明了。
不仅如此,从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再到分析人物形象,胡老师带着学生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学科融合。借助京剧《将相和》的选段,让学生仿佛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便可以在撰写人物短评中实现对学生落实人物形象评价的学习与检验。
10%的“跨”步 推动90%的奔跑
中关村三小刘玲老师说课
在说课环节,刘玲老师详细解读了《将相和》这一课是如何落实“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科融合”,以及培养学生高效阅读的。
基于学生在学习《将相和》时真实的学习问题,胡老师把 “感知人物形象” 与音乐学科里京剧赏析的小知识融合起来。通过对学科知识的迁移和统整,学生能够借助京剧赏析方法学习课文内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老师还带领学生运用具体事例,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在课堂上,依靠学科融合实现了在10%当中所“跨”,反哺90%的学科教学。
PART3.
专家点评
王薇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语教研室老师
王薇老师从“基于真实问题”这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层是做课教师准确的、预估的学生会出现的真实问题。比如:《雾在哪里》一课如何朗读好?《精卫填海》一课如何走进文体、走进民族文化中?《将相和》则是如何站在历史故事中,准确地感知人物形象。第二层是伴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自然而然地生成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即时性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问题。比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是虚的精神的物化,是渺小对抗强大,是神话背后的民族文化。《将相和》所在的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基于不同文体对阅读的认知,这一课要在人物内心的话语中,走向人物的内心世界。
闫勇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语教研室老师
闫勇老师开篇抛出了一个问题——跨学科学习是手段还是目的?这激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带领老师们正确认识跨学科学习的本质问题。跨学科学习不是一件新鲜事物,22版课标之前老师们就在实际教学中践行着跨学科学习,对于跨学科教学的设计,要重视“自上而下”的思考,不是“自下而上”的多学科拼凑。
李英杰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语教研室老师
李英杰老师围绕AI的使用带领老师们“自上而下”地思考问题,“为什么要在课堂上使用AI?”李老师提出AI的使用是因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数字工具的使用不是关键,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才是关键。比如《精卫填海》一课, 为什么在神话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此重要?有哪些情节适合使用AI呢?针对这些问题,李老师分享了几个观点:1.借助AI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效率;2.助力学习进程,助力学生的想象;3.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4.助力学生的学习诊断。
张立军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语教研室主任
张立军主任提出,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调动所有的知识内容,那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跨学科?跨学科要解决什么问题?进而张主任借助“果汁融合”的例子,强调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他强调今天的三节课均在有指向地解决学科中的真实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跨。比如,《雾在哪里》一课解决的是“想象”的问题,《精卫填海》一课解决的是“神奇”的问题;《将相和》一课解决的是“入心声”的问题。
张主任围绕“AI融入课堂”发表了观点,他提出,AI赋能一定要解决课堂中的真实问题。AI生成图画,改善思维、优化语言,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给予学生学习的方向。
张主任还提出“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科融合”要追根溯源,要研究、解决学生“学”的问题。以《将相和》为例,学生最开始对于人物形象的评价只是结论。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触摸人物形象,而是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调用京剧唱段的内容,丰富学生对于文本的进一步认识,从而实现深入人物形象,最终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这就从最初的“结论”,走向“言论”,从而最终走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