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
学习策略师
一个研究 思维方法 与 学习策略 的人
新来的朋友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学习策略师
即可免费获得深度思维、高效学习的方法
之前的一篇文章,【你有几条退路,就有几个弱点】,那篇文章里我强调了,很多优秀的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有一股狠劲。留言当中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人有狠劲,有的人就没有呢?该怎么样才能有呢?
今天我给出一个可以参考的答案:自由的灵魂。
壹
面对难关——比如高难度的学习——在心里发出狠劲,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可动物的生存本能明明是节约能量啊!你必须有一个目的,有一个强烈的激励,让你不惜消耗大量的能量也要迎着困难冲上去。
你为什么要这样努力,乃至拼命?因为你有一个自由的灵魂啊。
我有一个自由的灵魂。
我自由的灵魂随我的肉体生命一同降生,虽然因为出生于落后小地方以及家庭环境的限制长期潜藏着,但最终于青春期来临时爆发出自己的本性。
我的小学灰暗而懵懂无知,就读于一个极为垃圾的小学学校。垃圾到什么程度?不要提教育质量了,学生普遍有严重的品性问题,并且老师完全不管。比如,班级里有很多学生就是外面社会上的小混混——你没看错,小学就出去混了。班内各种打击斗殴事件日常发生,甚至会在教室里面动刀子。男班长带头组织人马霸凌弱势的同学,女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下课后经常去附近的小商店、小超市去偷东西。而老师和学校从来不管这些事情。
从这样的小学出来以后,进入了一所普通初中。那个初中的实验班我也没考上,还是交了好几千择校费进去的——那个年代几千元,放到现在至少要放大十倍了。
关键是,那个实验班也不是什么很高端的东西,一个只能说是比较好的初中,一共12个班,就立了5个实验班——你从这个比例来看就知道不是多么难进的了。而我还是没考上。
我还记得初一进校,因为小地方的资源局限和我自己的家庭背景,我小学阶段是没学过任何英语的,连“what is your name?”“good morning”都没听说过,apple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直到初一才开始接触这种最基础的英语,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但其他同学很多已经能够认识书上的每一个单词了。
这样的基础就是我生命的底色。但这并不影响一年多以后我成为实验班的第一名,包括英语这种0起点的学科。
为什么?因为我有一颗自由的灵魂啊。
能够在一年多里疯狂的追赶上去,具体的原因和方法当然有很多。比别人做了更多的题,花了更多的心思,更加专注……这样原因可以说出几十条。但你要是再深入的挖一层啊,那就只有一句话了——因为我有一颗自由的灵魂啊。
因为我不愿意被环境限制,不愿意被命运束缚,因为我的整个灵魂都充斥着自由的力量。对于一颗自由的灵魂来说,灵魂被束缚的痛苦超越了一切痛苦,超越了更加努力研究压轴题的痛苦,超越了逼迫自己把题目反复思考研究透彻的痛苦,超越了学习中遇到各种不公、无能为力的痛苦。
当我想明白了自己的自由需要基于更好的成绩、上更好的高中,于是我生命的一切可供调动的能量都调动给了学习这件事。那些普通学生觉得很难克服的困难——师资不好、环境不好、学习太累……真的无法克服吗?只不过是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克服而已。
我还记得初二的时候我不会做数学的难题,学校数学老师讲课也讲的不好(即便是实验班也不行,毕竟小城市,普通初中),怎么办?普通的初中生思维会停滞,进入一种不知道怎么办,然后唉声叹气的状态,过不了多久心思就会转向他处,因为没有一种灵魂被限制的痛苦驱动着他们。而一颗自由的灵魂会因为被外界束缚而感到极度不适,会宁可碰的头破血流也要冲破这一层束缚。
我当时发现老师讲的课完全不足以攻克压轴题,先是找了班上很多数学好的人,问他们怎么处理的,用了哪些教辅资料,做了哪些题,或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然后又去学校附近的教辅书店翻了好几个星期,看哪本书难题多、讲解清楚。接着省了两个星期的饭钱,每天扣几毛一块钱出来,终于凑齐了钱买这本书。再开始抓紧一切空隙做题,反复冲刺这些难题,直至最终有所突破。
我相信今天的学生想要突破一点数学难题,过程会轻松的多,不仅学校教授的内容充实很多,而且教辅资料太容易获得了,一般人也不至于穷的买不起教辅资料。具体买什么资料,网上搜一搜知乎和微信公众号上的教辅推荐就行了,也不需要自己在书店里查找好几天。
在我那个时候,每一个步骤都是这么的繁琐困难,但它依然挡不住我憋着一股强烈的动力执行下来。
这力量无他,唯有自由。
我的一生遇到过许多剧烈的困难,初中这点事情只是其中很小儿科的一部分。高中、大学,以至于成年后的工作中,每一次的困难都需要有不同的方法和行动去解决,但不论哪一种方法,其背后都是自由的力量。
在更本质的层面上,我的知识体系都是围绕“自由”一词而构造的,我研究思维和策略,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自由。甚至我的工作和事业,其属性也是帮助他人获得更大的自由。我投入了无数心血的《进击的学霸》一书,无论是占武,还是禅师,还是修远,还是妖星,甚至是陈思敏这样的小配角,每一个人物都充值这自由的光辉。
这本书的内核便是自由的灵魂。
我一切作品的内核都是自由的灵魂。
贰
你,有这样自由的力量吗?
我见过许多优秀的人,不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他们身上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他们因对自由的向往而获得力量。他们是展翅高飞的鹏,乘自由的风而飞翔。谁会不向往自由呢?谁愿意被捆绑束缚?自由的灵魂本当是每一个人的本性。
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在另一些人身上,并没有感受到强烈的自由的力量?
比如,有的同学在面对学习困难的时候,在他心底最深处或许也知道,如果他奋力一搏,鼓起巨大的力量去冲击那些难题,应该会比现在更进一步的。但是他并不会如此选择。他的成绩停滞不前并没有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上不了更好的学校也不会觉得是一种束缚,他的命运被限定在特定的轨迹里也不会有不甘,不会有挣扎的欲望。
为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甚至怀疑有没有人能够给出系统的答案。我只能尽我所能试着给出一点经验性的见解。
第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在生命的初期,被束缚了太久,心理能量磨灭的太多,习惯了束缚。
有些家庭教养很严,甚至是压迫式的,对孩子的要求是乖,听话。又或者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压迫,但是把一种乖、听话好孩子的“相”施加给了孩子。在这种环境里长出来的孩子,会比较习惯于听话。
所以家庭教育中有一条很重要,如果想要培养出很优秀的孩子,一定要松紧有度,一定要让孩子有一定的野性,有勃发的精神,不论男孩女孩都是如此。
第二个原因,身体精力。自由是一种饱满的力量,寄居在身体中的精神必然受到身体精力的影响。如果一个人从小开始就身体精力匮乏,那么他就很难养出自由的灵魂。我见过不少学生,对世界的一切都兴趣不大(除了一些强刺激性的游戏、手机等东西外),经常有点呆呆的状态,思维能力也弱。
最典型的是之前线下夏令营时代,有一个初中生,他父母陪着一起来的,他整个人就是上面一段所描述的那种状态。他父母很着急的说:“这孩子基本对什么都没兴趣,也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干嘛,该怎么办啊?”
一般的老师可能就是开始一顿自以为很有引导性、启发性的胡扯了,而我看了这男孩的脸色和身形一阵子,直接问道:“他是不是小时候吃了很多抗生素类的药,或者经常打吊瓶抗生素?”
他父母一愣,想了想说:“啊,对啊,你怎么知道?他从生下来就经常去医院打针,发烧感冒的频率特别高,所以各种抗生素就吃的打的特别多。”(顺便说一下,十年之前,中国还处于严重的抗生素滥用时期,这几年才稍微管控了一下,医院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乱开抗生素药了)
抗生素打多了吃多了,是会有严重的副作用的——严重消耗身体精力。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人的身体一定是越来越弱的。这个男生就是典型。由于从小就严重滥用抗生素,这个男生的生命能量被削弱的特别厉害,已经到了肉体精力都经常不足的阶段了,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能量用于温养一个自由的灵魂了。
第三个常见的原因,信念传播。自由的火种虽然埋藏于心灵之中,但它本质上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文化表现。如果一个人长期不接触那种鼓励自由的文化和信念,甚至处于一种反自由的氛围中,那么他对自由的向往是可以被压抑乃至磨灭的。当然,要彻底磨灭也很难,比较常见的是压抑。
如果一个人接触的各种信息中,关于自由的信念是处于中性的,既没有鼓励也没有批判,或者是空白的,未曾讨论过的,那么他的自由之灵魂往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沉淀而慢慢流淌、喷涌出来。那股力量,即便未经引导,也会自发的成长,成为人的生命底色。
上天似乎为这个股自由的能量设定了一些特定的节点。其中,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青春期的来临往往伴随着生命能量的爆发和喷薄,我想每一个成年人都会记得自己在青春时期所感受到身体内的澎湃力量,肉体连带着灵魂都如此磅礴、张扬。
青春期会有很多的伴生现象,比如有些会叛逆、产生家庭矛盾;有些会行为张狂,无法自控;还有些会躁动不安,搞出各种幺蛾子进行发泄……但不论如何,它的本质都是巨大能量的爆发,无非是你把这样强大的能量用在了或正或邪的地方。这个公众号的读者,应该就有很多还处于青春期阶段。我希望你们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宏大的能量脉冲浪潮之中,这是一段宝贵的时期。由于这股可贵的力量,你们的生命有了更多的可能。
叁
然而还有一个更深一步的问题:什么是自由?
比如,有没有人把自由理解成,想干嘛就干嘛,没有任何人管,可以肆意放荡的?
比如,有没有人把自由理解成,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只享受一切权利的?
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上面那些不是真正的自由,它们只会导致社会整体性混乱,人类文明的倒退而已。那什么又是真正的自由呢?我给大家几个维度的参考。
维度1: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自由不代表无边界的行为权,而偏向于不被奴役、拘束,是一种对压迫的反抗。
维度2: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一种最容易理解的自由,生活中可以广泛使用,但也会有漏洞(可自行思考漏洞在哪里)。
维度3:自由的本质是根据自己所立的理性法则来行动,而不是听从于本能、社会传统等外界因素
这是康德定义的自由。这个定义就稍微深一点了,考虑到了自由这种感觉所产生的来源了——自由从思想当中来,但如果思想本身就有问题呢?比如服从于低级的动物本能,想要强占他人的东西;比如丧失思考,一律遵循某些文化风俗(面子、孝顺、彩礼等)。
然而这个定义还有模糊之处,或者叫做难以操作之处。比如,理性又是什么?理性是内在的,还是外部的?如果是外部的,它该是怎么样子的?这个世界有一套标准的理性法则吗?好像没有。如果是内部的,那么每个人的理性都不一样了,这个理性是否成立,是否真正理性,由谁来保证?有没有可能因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原因,导致他的理性其实是错误或偏颇的呢?
就学习这件事情来说。如果有一个外部理性,比如规定每个人都该好好学习、考好大学,赚大钱,那么人便是如同分数机器、赚钱机器一般了。如果没有外部理性,是纯粹的内部理性,那么又有很多人内部理性一团混乱,比如有人可以生硬的认为:反正人最终都是要死的,瞎折腾干嘛呢?直接躺平不就最省力吗?混个专科三本就行了。然后每天混吃等死打游戏。这当然也不行。
为了弥补这个类型的漏洞,明代的王阳明搞出了一个“致良知”理念。其实良知如何定义,也是同样的问题,但王阳明基于中国传统道学和佛学的理念,补充一个类似于“通过天人感应来获得明白本心”的补丁。即,心灵通达的圣人,可以感应天地的规律,自然获得良知。
而这就进入玄学领域了。他要求有人的意识底层存在一个究竟的本心,这个本心与天地还是互通的。它进入了一个无法证明真伪的领域,令人不太满意。但暂时也没有更好的观点代替了,所以人类对自由的哲学探索也就到这里暂歇了。
然而在实践层面上,这种想内心深处寻找清净的感悟的做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你很难通过本心感应区判断世间所有问题的进退正误,但与你切身相关的一些教育问题,还是有相当几率感应到的。
比如,当你厌恶学习时,是你的内心最底层真的感受到学习对你是无用的?还是其实你隐隐的也知道,是在本心的外层有一个好逸恶劳、厌恶复杂思考的习气在干扰你的心智?当你决定躺平时,是你的灵魂深处感受到名利皆为云烟?还是其实你隐隐的也知道,是本心之外有一个恐惧、害怕竞争,担心自己失败的情绪在缠绕束缚你的思维?
静心感受一下,你会有一个清明的答案。
进击之心——挣脱命运牢笼的信念课:
报名链接
试听课链接
小学班策略课:
小学班报名链接
小学班试听课链接
初中班策略课:
初中班报名链接
初中班试听课链接1
初中班试听课链接2
初升高班策略课:
初升高班报名链接
初升高班试听课链接
高中班策略课:
高中班报名链接
高中班试听课1:结构化思维
高中班试听课2:模式识别在语文学科的运用
中学生语文素养课:
语文素养课报名链接
语文素养课试听课链接
洞察课——洞察人性,推算利益,驱动世界,扭转乾坤
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