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感知芯片是现代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超声波和红外技术,毫米波雷达以其高精度、强抗干扰能力和全天候适应性,成为多场景感知应用的核心选择。
然而,长期以来该领域技术壁垒高,以德州仪器(TI)、英飞凌为代表的欧美厂商在核心芯片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面对如同TI这样强大的国际巨头,我国厂商在毫米波雷达感知芯片领域正加速追赶,力求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实现突破。
一、欧美厂商多强大?
说到毫米波雷达感知芯片,德州仪器(TI)是不得不提的名字。成立于1930年的TI,凭借在射频前端(RF)、数字信号处理(DSP)和微控制器(MCU)集成方面的技术积累,TI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芯片设计降低了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兼顾了高精度感知与低功耗需求。这种技术路径显著压缩了下游厂商的开发成本与产品体积,使其在工业和消费级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TI的市场优势不仅体现在硬件性能上,还依赖于其长期积累的开发生态系统。从专用评估模块到功能丰富的毫米波SDK(软件开发工具包),TI为开发者提供了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极大降低产品开发门槛。这种生态建设模式使得TI在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的竞争力难以撼动,也让后发厂商面临更高的技术与市场壁垒。
与TI同样强大的,还有来自欧洲的英飞凌(Infineon)。凭借在功率半导体和嵌入式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英飞凌在毫米波雷达感知芯片市场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汽车领域表现非常突出。相比于TI在开发生态系统和高集成度芯片设计方面对我国企业构成压力,英飞凌的强势地位更多来自于其在高可靠性的硬件设计。
总而言之,当前TI、英飞凌等企业的强势地位,反映了我国厂商在核心技术上的差距。如要实现追赶目标,不仅需要在高性能硬件设计方面发力,还需要强大的信号处理算法支持,这些都是追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
二、国产替代难在哪?
近年来,我国厂商正在加速推进毫米波雷达感知芯片的国产替代,力图突破德州仪器(TI)、英飞凌等国际巨头的优势地位,尽管客观上存在的差距是绕不开的。
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来自技术积累不足。国内厂商在高频电路的稳定性、低功耗和高精度设计等方面的积累相对薄弱,与国际巨头存在明显差距。更具挑战性的是,毫米波雷达的高精度和环境适应能力依赖于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需要软硬件的深度协同。相比TI等厂商多年积累的丰富算法库和应用经验,我们的厂商起步较晚,追赶之路任重道远。
还有制造工艺存在短板,也制约了我们感知芯片的国产化进程。众所周知,毫米波雷达芯片生产采用先进CMOS或SiGe工艺,对晶圆制造厂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尽管我国近年来进步显著,但在良率控制、射频性能优化以及高频封装测试等环节仍有待提升。同时,高频测试设备和复杂封装工艺等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影响着国产芯片在性能和成本方面的竞争力。
不过,我国毫米波雷达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和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成长机遇。当前,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以珠海正和微芯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正致力于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取得突破。
三、未来我们怎么办?
在12月20日的2024第五届CSS中国智能家居峰会上,珠海正和微芯创始人潘攀作了题为《超低功耗毫米波雷达,赋能智能门锁上新台阶》的演讲,分享了正和微芯在毫米波雷达感知芯片国产替代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潘攀介绍,正和微芯最大的技术突破,在于低功耗领域。其最新推出的人体感知芯片将功耗控制在4uA水平,达到了与PIR传感器相当的能耗标准,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射频前端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上的深度优化。根据同行测评,在人体探测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关键性能指标上,产品与TI、英飞凌等巨头的产品已有比肩之势。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正和微芯推出专门解决方案。高端市场60G毫米波雷达是其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实现了5-50厘米范围内高精度测距,具备方位角和高度角的3D感知能力;中端市场24G测距雷达将模组尺寸优化至Type-C接口大小,较好解决了安装空间受限的实际问题;入门级产品虽不具备测距功能,但通过优化近场感应算法,显著降低了对安装结构的敏感度,大幅提升了产品集成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正和微芯建设了完整的毫米波太赫兹实验室,配备高频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专业测试设备。通过提供覆盖芯片、模组、算法的完整技术栈,并配套开发支持快速固件生成的工具平台,这种"零代码"开发模式将产品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最快一周。目前,正和微芯的产品已在智能门锁、电池式智能摄像机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助力中国企业打开海外市场。
建博云网研究组认为,超低功耗毫米波雷达技术,为智能锁和智能安防设备的性能提升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未来,更小巧的外观、更长的续航时间、更高的集成度、更多的高级功能,无疑是产品迭代的整体趋势。在全球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设备需求持续扩大的背景下,超低功耗毫米波雷达或将帮助我国厂商在国际上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注:本文中所有呈现的文字内容及图片均源自网络公开资源及官方网站,经过精心查找与整合而成,旨在提供信息分享,无任何侵权意图。若有不妥之处,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