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泥,我愿称之为最可怕的食物!(不只是糖多

文化   2025-02-05 11:56   北京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号:丁香生活研究

ID:DingXiangLab


这几年,芋泥在网红食材圈热度居高不下,每到冬天更是火遍街头巷尾。


作为一个嗜甜控,虽然我平时致力于追求美味和健康的平衡,私下里也是各种甜品、奶茶小料都热衷尝试。


但!唯独在后厨观摩了芋泥的诞生后,惊得瞳孔地震,吓到不敢吭声——老天奶,世上还有比芋泥更可怕的食物吗?!



咱毕竟是个研究员,之前看这绵软丝滑的质地、闻着甜美馥郁的香气,就知道背后铁定不简单。


图源:网络


咨询过专业的营养师后,芋泥的“罪恶”还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害咱变胖那都是轻的,这玩意儿还会让我们血糖飙升如坐过山车,而且我们越吃越上瘾,热量爆炸还被它蒙在鼓里。



芋泥,芋泥

芋头的糖油混合物变体


我先声明下,芋头本身其实是一种很善良的薯类。


热量低——100克芋头大约只有56~85千卡热量,是米饭的1/2,跟热量普遍偏低的杂粮都能一较高下。


升糖又慢,一般在50~55之间,是妥妥的低GI(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会鼓励用这样的薯类替代部分精制主食,帮助控血糖。


芋头是好芋头,但问题是:芋泥,它跟芋头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啊!!!


很多人以为的芋泥:芋头捣成泥。


实际喂到你嘴边的芋泥:芋头捣成泥+糖+牛奶+黄油+奶油+炼乳。


图源:网络


这个内幕不是没人爆料过:芋泥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当你能吃出芋泥的甜味,其实已经加了超多糖。


但不信邪的我:诶~有没有可能,是芋头品种的问题?厉害的芋头它就自带甜味?🤨


我亲自试了一下。(当然,自己在家测是不严谨的,甜不甜的也比较主观,只能对芋泥需要的加糖量,大概有个数。



很好。不甜。一点儿不甜。就这么说吧,不加糖的芋泥味道之寡淡,兔子吃了都得给一后腿蹬出去。ʚ̴̶̷̆ ̯ ʚ̴̶̷̆


没味儿也就算了,关键这玩意儿还噎得慌。敢情芋泥的初始形态跟干巴酸奶似的,吃一次脖子能抻二里地,颈部长出八块腹肌。


be like干噎酸奶大挑战/左《猫和老鼠》、右@拉宏桑



多次测量结果相同。对比一开始的151.7克,总共用掉53克糖!



换算成跑步,大概要至少40分钟才能消耗完。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至少不应该超过50克。


让我们来重温下这个知识点:添加糖,是指人为添加到食物中的糖和糖浆,这还不包括食物天然含有的糖。


好家伙,一份芋泥下肚,就给干超标了!而这还是一份颗粒感明显的初级芋泥,市面上大多数真实的芋泥,配方长这样:芋头100%,糖10%,黄油10%,炼乳10%,奶油10%。


自己捣的 VS 外面买的/自己拍的


糖搞里头,油脂搞里头,那香气、那口感,妥妥一神仙食材的诞生。


好吃到你一周买三斤那种。



口感越细腻

吸收越好,升糖指数越高


就这,芋泥还特爱跟人搭档组合。


甜品、饮品、烘焙食品……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些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本身热量和脂肪含量就高得吓人。


当芋泥和它们混在一起时,热量就像坐上了火箭,噌噌上涨,每一口都是热量暴击,让人防不胜防。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这当然不全是芋泥的锅,然而带芋泥的甜品可能比一般甜品,让你更快长肉!


不同于我在家用的贫民窟版饭勺捣芋泥,大多数甜品店商家配置都是破壁机、厨师机、绞肉机等类水泥搅拌机,将大量芋头放其中,一声打成糊糊。


过程中再往芋泥里加糖、黄油、炼乳等调味,两者接触面积可能变更大。而且机器搅打还可能产生更多气泡,让糖、油、奶更均匀地进入芋泥中。


图源:网络


所以越是表层光亮如镜、丝滑如锦、口感绵软香甜的芋泥,它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就会越快被人体吸收,血糖也跟着坐过山车。


胰岛素被刺激后大量分泌,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可不就让你胖得更快、更丝滑!(误)


一个芋泥脑袋轻轻地碎了/《倚天屠龙记》


这还是在甜品赛道,奶茶小料的芋泥质地更细腻。


原因也很简单,你想想,甜品级别的芋泥,放碗里用勺子挖着吃还行,装奶茶杯里用吸管吸,它吸不上来啊,一不小心就会喜提一个奶茶喝完,芋泥还成块沉在杯底:


芋泥??淤泥!


试图用芋泥泡牛乳的我/自己拍的


黄油、炼乳的存在,除了提奶香,另一大目的就是为了让芋泥更紧密、黏稠好吸。


当芋头究极变换成了优秀的芋泥形态,自此,它本身低热量、升糖慢的优点,就通通不存在了。


就拿某款添加了油脂和糖的芋泥来说,每100克的热量竟然飙升到了230千卡,这可比蒸芋头高出了近3倍,脂肪含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


至于一杯700克的厚芋泥麻薯奶茶,热量高达1600千卡左右,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咱们一般人日常所需的热量摄入量,一杯下肚,要给身体磕三个响头那种。


有博主还测评过一款网红蒸超厚芋泥奶茶,正常杯、不额外加糖版,结果血糖仪数据显示:


空腹第一针时:血糖5.2

餐后半小时第二针:血糖6.8

餐后一小时第三针:血糖飙升到了10.3


不同体质血糖反应不同,但可以当个参考/@ 0糖战士


芋头变芋泥,固态变液态,还被加在奶茶里给大家助兴,其结果就跟水果被榨成了汁似的,糖溶于水,吸溜吸溜,嘿嘿,不知不觉就让你干完一杯。


一杯再接一杯……


最后,你以为它是薯类蔬菜,实则混了糖、油脂;你以为它遵循物质守恒定律,吃进嘴里都一样,没承想它不仅热量高,还毫无饱腹感,游离糖撒丫子往血液里钻。 



预制芋泥,配料不明

一吃一个不吭声


芋泥还有一个特殊性,它不像葡萄、草莓或车厘子——水果还可以简单洗一洗,去个皮,切巴切巴就能做果茶。


奶茶店或甜品店如果想做芋泥,得蒸煮、搅拌、调味,背后费老工夫。


芋泥又娇气,最佳赏味期很短,不容易保存。尤其夏天,做过甜品的都知道,这祖宗一言不合就会发酸给你看。


但出餐速度和成本,那可是茶饮的两大命门啊。


一位茶饮从业人士告诉我,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市面上但凡有点规模的连锁店,用的其实都是冷冻芋泥


图源:网络


没有人要无差别抵制预制品,茶饮制作流程要走向标准化本无可厚非。


很多预制芋泥里,添加的还不是糖、黄油、炼乳,而可能是植脂末、色素、食用香精。


有食品添加不等于坏东西哦~问题是,当芋泥变成糊糊送你嘴里的那一刻,你真的很难评估它为了风味好,背后究竟添加了多少;以及你以为是天然健康的风味,实际出自人工调配。


眼前的糖就不只是糖了,是“冤枉糖”。


我真傻,居然以为芋泥是芋头泥/某专供奶茶店的预制厚芋泥


当然了,现蒸现捣的茶饮店也不是完全没有。


一般会以手作为卖点,价格卖得也贵。标配是透明橱窗、开放式厨房,店员小哥做吃播般手拿一个棍子在锅里捣给你看。


但这其中,又有多少家跟袁记云饺似的,看似是大妈当着你的面现包的饺子,实则是由中央工厂配送,就不说了,都不说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价格低廉的预制芋泥。这类产品很可能鱼龙混杂,有些都没有食品标签,用的是什么糖、什么油,消费者也不得而知。


图源:网络


虽不想往坏里揣测,但摄入过高糖分和热量的芋泥,对身体必然是种很大的负担。


累了、烦了,想来点奶茶甜品很正常,听到芋泥两个字,嘴里就涌动起醇厚甜软的感觉,也是每个芋泥脑袋刻入DNA的记忆。


我也爱吃,咱可以吃、可以胖,但至少不能吃得不明不白、胖得迷迷糊糊不是?


或者,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小调整。比如:


1. 减少吃芋泥的频率;

2. 两个人分一份,过过瘾就好;

3. 吃完后的一两天都减少糖、油和糖油混合物的摄入;

4.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输送抗氧化物增援。


实在好这口,想经常吃,不妨试试在家自制:


低糖版芋泥


图片来源:自己拍的


用其他甜味的食材替代糖,比如混红薯心、紫薯改色。这样,只要加半勺糖,味道就超棒,还能丰富口感。亲测有效,告别寡淡~


当然,最治本的方式还是开始低糖饮食。新的一年,少吃甜,吃少甜!没开玩笑,过段时间你可能就会惊喜地发现,舌头对甜味的敏感度提高了!纯纯的芋泥加奶,都能品出回甘啦!


那真是,省钱又健康。


赶紧转发给你的小姐妹,一起试试吧!


科学审核 刘遂谦

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研究生

北京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

内容策划 VV酱

合作请联系 weiwei@dxy.cn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22.

[2]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1册): 第6版 第一册 植物性食物.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




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是丁香医生旗下,专门研究美好生活的团队。他们用有趣的专业知识,帮你避开生活中的误区和陷阱,寻找各种生活难题的解决方法。拒绝智商税,把每一笔健康支出都用到对的地方。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