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文化   2025-02-06 19:56   北京  

“青听”栏目由青年文摘联合@共青团中央 共同推出,精选杂志美文,邀请主播朗读,每晚8点,不见不散

点击播放按钮,聆听音频朗读


作者:闫   晗

主播:朱仪杰

原标题:《如果你给春天赋予一种品质》


作家们笔下的春天热热闹闹。


春天从冰雪的融化开始,张晓风笔下的雪像忍俊不禁的少女,“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


迟子建笔下的残雪有点死皮赖脸,“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春天从风变柔软开始,春风的模样却又变幻无穷,吹面不寒,能开二月花,能把柳叶剪出精巧的模样,能吹绿江南的河岸,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在这样的风吹拂下,人也变得感性起来,想去爱,去追逐,去寻找。


《立春》里的王彩玲说,“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


风好像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这一段每年立春都有很多文艺青年想起。


春天当然少不了雨,春雨很金贵,在韩愈的古诗中,如同酥油浸润着草芽,那么轻手轻脚,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绵润、柔和、纤细,润物无声,飘进每一个夜里,让万物滋长着。


野菜们靠着春雨的滋养肥厚起来,荠菜、二月兰们领受着春雨的恩惠。暮春的雨浓烈起来,会打得“花落知多少”,敲得海棠“绿肥红瘦”。春雨是唐诗宋词的宠儿。


春天的花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春天里看到的第一朵迎春花总是让人欣喜,哪怕是小小的一朵,接着山桃、碧桃、紫叶李、榆叶梅、海棠,不知什么时候乱花渐欲迷人眼,千朵万朵压枝低。


如张晓风所写,“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春天就是这样迅疾,不勤快一点就跟不上她的脚步。山里气温低,人间芳菲已尽时,山里的桃花刚开始盛开,诗人们也追寻着花开,获得挽留住春天的惊喜。


鸟鸣是春天的诗句,唐代诗人们爱写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如今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黄莺儿和燕子倒少得多了,那些咕咕叫的珠颈斑鸠、拌嘴的麻雀、草地里翻找的戴胜、枝头筑窝的喜鹊更为常见,它们有的歌唱着丈量天空,有的忙忙碌碌搭建爱巢,有的在花枝上呼朋引伴跳跃玩耍。


“春江水暖鸭先知”,鸳鸯、天鹅和鸭子,游在水中,一阵一阵拍打着春天的温暖。


春天的嫩芽最为努力,余秀华说,春天是被蔷薇的嫩芽顶出来的,“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卡雷尔·恰佩克发现嫩芽军团在微弱地嘶喊出一首进行曲:“在轻快的前奏中,紫丁香军团首先分散开来,向前跑去;然后进 场的是红莓小分队;接下来就是踢着正步的梨和苹果的嫩芽,为它们抚琴伴奏的则是菊苣和小草;最后,在管弦乐团的伴奏下,全体嫩芽军团气宇 轩昂地大步向前,一 、二, 一、二…… ”


在作家们的笔下,春天也具备着各种性格。有时候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有时候又是宽厚的长者,让万物重新生长。


春天有时不讲理,让天气变幻莫测,让柳树吟出飞絮。春天有时冷静持重,永远抱有足够的能量,待人间如同初见。


北岛有诗:“春天是没有国籍的,白云是世界的公民。”谷川俊太郎写:“在可爱的郊外电车沿线,除了春天禁止入内。”幸好,春天是这样不受限制,自由自在得让人羡慕。


你会怎样描写春天呢?




陪你·成长


春风温柔

春雨鲜润

春花羞涩

春天里努力的你

最宝贵,充满生机



作  者|闫   晗

主  播|朱仪杰

制  作|青年文摘杂志社

栏目编委|许文立 高   乐

栏目编委|付   江 邱叶芃

来  源|《跟着名家学写作》,中国青年出版社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