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休息时间,又忍不住出去看房了。毕竟看房只花时间不花钱,万一真能淘到笋呢?
现在换房的思路是:青羊一换一,选市区二手,看老大读书学校周围的。双流一换一,选市郊新房,看改善小洋房,又可以自住又方便老二今后念书的。
周六上午,就先看了青羊的市区二手房。学校附近的小区,我已经看了不少,符合条件的,就那么几个小区,挂在上面卖的房源,也并不是能随便敞选那么多。7月、8月都还好,到了9月底,往往一套价格合适的房源挂出来,看的人也多,再按照大砍刀砍价的思路去谈,也谈不下来。总是要不了多久,别个也就以差不多的市场价,卖掉了。
至于那些挂很久都卖不掉的房子,通常看了也是白看,因为房东根本也不着急卖。他但凡着急卖,舍得降价,也都早卖掉。挂这么久都没卖,还是不咋愿意降价,就说明他撑得住,不着急卖房。挂牌子出来,纯属钓鱼。有人要呢,就按他心目中的理想价格卖掉。没人问呢,挂着也就挂着,根本也懒得调价。
这大概就是筑底的支撑线!不缺钱的房东,硬挺着不降价。缺钱的买家,凑不齐那么多钱买房。彼此僵持住,你不动,我不动,也算“止跌回稳”了。
就像我周六才看的一套2003年框架式步梯房,二楼,三室一厅,出了小区门,就是地铁口,步行5分钟,就有一个公交枢纽站,步行10分钟,就是老大念书的学校。地段条件,那是真的巴适!除了房子本身老一点,旧一点,破一点,价格挂得虚高了一点,其他都还好。
于是看完后,就和家里人商量,要不要继续按以前的砍价思路,在他143万的挂牌价基础上,先还个价,问他100万卖不卖。家里人倒是比较理智,直接说:算了,我看他房子都是隔断成4个单间出租出去了,人家一个月租金也要收3000多接近4000块了嘛,你还价那么低,人家咋可能卖你?
想想也是,于是和中介小哥说:因为不是买来出租收租金的,还是自住需求为主,看过新房那些板式洋房的新产品,再看老房子就有点受不了。中介小哥倒也通情达理,说:也是,很多看过新房的,再看这种老房子都看不上。但老房子好就好在地段啊!你看这个地段,就隔一条街,对门子那种新修的板式洋房,要卖800多万一套了。
这就是2024年的真实市场!过去那种随便买哪套房,都是遍地黄金的捡钱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后都是大浪淘沙,沙里筛金的分化市时代了。不同的城市,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地段,甚至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地段、不同的产品,价格相差都很大。未来的楼市,大概率会进一步分化,房子也渐渐变得和大众消费品差不多。
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可能就是门槛较低的刚需房。就算不买,去租也很方便,花不了几个钱。但人人都想要的好房子,依然是看一眼都觉得是自己膨胀了的稀缺品,普通人又根本够不上。
所以未来的舆论场,也肯定会更加分裂。可能有人买对一套房,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也可能有人买错一套房,前期的积累全部打了水漂。而且因为科技的发展,大数据远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该买贵的,买不到便宜的。该买便宜的,也看不到贵的。
就像精准投放的广告一样,同一个广告位,有人看到的是30万元1个包,有人看到的是9.9元5双袜子。在大数据本身看来,其实并没有谁高贵谁低贱之分,只有能促成下单的成交,才有意义!
买房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摸清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买不起豪宅,就去看洋房,买不起洋房,就去看刚需,买不起刚需,就去租房住。住得开心,知足常乐,就好!
往期文章:
短视频就是降智!一中介说成都太古里77平房子只卖52万,一群人评论想看!
最近想买房的人多起来了,我反而不想买了!理由有3点,第2点身边很多人都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