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联动、五分体系、多元利用——连州申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工作思路

学术   2024-12-09 21:52   广东  

来源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撰稿 | 乡村振兴研究所 
秦晴 吴玉玲 李君翊

审核 | 乡村振兴研究所 罗燕飞


近年来,清远市连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持续推动并积极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让一批传统村落在保护传承、活化利用中焕发活力新生机。2024年4月,粤规院科技集团助力清远市连州市成功入选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成为全国35个示范县(市、区)之一,更是广东省唯一的示范县(市、区),获得3750万元中央补助资金。整个申报工作突出了“三级联动、五分体系、多元利用”的特色亮点,积极探索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连州经验”。


1 现状特征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千年文脉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是粤、湘、桂三省交界的商贸与文化中心,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19个中国传统村落,11个广东省级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1.1 三省通衢、商贸重镇、声名远扬

连州市商贸活跃,历史上是南北商贸流通的桥梁,在抗战时期素有“小广州”之称。骑田岭古道沿线形成的11个古村落、多个伙铺,丰阳古道沿线形成的1个商贸重镇、8个古村落、多个商埠古村,乃商贸活跃的重要见证地。


1.2 交通枢纽、岭南门户、军事要塞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主将)、赵佗(副将)率秦军南下,平定岭南,开通连州秦汉古道。连州因始皇帝设岭南第一古道驿站——骑田岭,而成为秦朝南方军事要塞,秦汉古道是岭南最早的古驿道,将岭南与中原连接,促进了对岭南地区的开发。湟川三峡位于连州市区南面,是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主要支流,承担连州主要的对外水运交通。据相关文字记载,湟川文化始于汉朝元鼎五年秋,历史悠久。


1.3 千年古邑、山水毓秀、寿乡福地

连州市于公元前183年建县,乃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共有省级历史城区1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项、历史建筑97处、中国传统村落19个等,历史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数量丰富,底蕴深厚。

图1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惠爱医院旧址

图2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立文理学院

连县办学旧址

图3 中国传统村落西岸镇石兰寨村

图4 中国传统村落东陂镇西塘村


1.4 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红色老区

连州市处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少数民族迁徙交往的走廊带。刘禹锡诗篇《莫徭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等;三水、瑶安瑶族乡及其民俗文化,如瑶族布袋木狮舞、瑶族高台小长鼓舞、瑶歌、抬大神等体现了民族间的交往以及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连州市内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与岭外文化(荆楚文化化、湘楚文化等)并存,至今仍留存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千年古道、古塔、唐宋石刻、明清古村等。

图5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洗佛节

图6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

图7 双桂村进士亭

图8 西岸镇马带村戏台


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连州留下了101处经核定的革命遗址,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23处。

图9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连州片区)

图10 连县抗战纪念馆

图11 冯达飞将军纪念馆


1.5数量众多、“V”字分布、相对集聚

连州市拥有19个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位居广东省前列、清远市之首,主要沿秦汉古驿道和东陂河、星子河水系呈“V”字形集聚分布,形成东、西两大集聚带。

图12 连州市传统村落分布状况图




2 特色做法



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要求,以典型县、镇、村培育为抓手,根据连州市实际情况,申报材料聚焦县、镇、村三级联动统筹布局、构建“五分”保护体系、多元活化利用三大重点内容,让传统村落重焕生机,传统村落得到全面振兴,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利用和传承。


2.1 三级联动统筹布局

连州市是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县,有1个首批典型镇、3个第二批典型镇培育名额,8个首批典型村、21个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额,其中东陂镇、星子镇、丰阳镇3个典型镇,东陂镇西塘村、西岸镇东村、西岸镇冲口村3个典型村,均位于本次规划范围内,可以通过典型县、镇、村的建设,实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三级联动。同时,西塘村入选首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连州国际摄影展已经成为展示传统村落风貌的金名片,东陂-瑶安“禾美瑶汉”乡村振兴示范带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西塘、东村、大元村等传统村落通过政企村联动,引导建筑改造和农文旅融合,成为学生假期游学的重要基地……多措并举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实现了资源要素更精准、更高效的投放。


2.2 构建“五分”保护体系

(1)“分级”保护

分级做好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与传承利用。连州市中国传统村落范围内共有17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确保传统村落范围内的各级文物划定公布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管理,确保传统村落范围内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明确管理责任人。划定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在有利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科学修缮、合理利用与功能活化。

图13 历史建筑——黄村门楼修缮

图14 历史建筑——育德小学修缮


(2)“分类”保护

加强村落分类,明确保护重点。连州市19个中国传统村落历史遗存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可分为自然和谐型、人文荟萃型、安全防御型、避世隐居型、历史遗存型五大类型,依据不同的空间形制、历史遗存、历史人文等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重点。自然和谐型村落重点保护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人文荟萃型村落重点保护村落历史人文底蕴;安全防御型村落重点保护和修缮村落防御设施;避世隐居型村落重点保护与避世隐居人物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历史遗存型村落重点保护村落传统民居、宗祠、巷道、古井、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详见下表。


表1 连州市传统村落分类表

图15 自然和谐型——龙坪镇元壁村

图16 人文荟萃型——西岸镇马带村

图17 安全防御型——星子镇黄村

图18 避世隐居型——丰阳镇丰阳村

图19 历史遗存型——保安镇种田村


(3)“分区”保护

挖特色,划分区,明方向。依托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古驿道等类型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沙坊切粉制作技艺、舞马鹿、洗佛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考虑地理空间密集度、特色资源关联度、景观风貌协调性等因素,提出五大主题分区,并因地制宜引导五大片区差异化发展。具体详见下表。


表2 五大分区发展建议

图20 分区布局图


(4)“分步”保护

重点投入,分步实施。统筹整合多元资金,明确资金重点投入范围,分“抢救性保护-修缮加固-活化利用”三步走,非全市域范围内撒芝麻式投入。第一步是抢救性保护,优先对连片破损的传统民居开展屋顶、墙体、巷道、排水抢救性修缮行动,确保连片破损的传统民居得以保存;第二步是修缮加固,对门楼、宗祠、历史环境要素等进行修缮加固;第三步是活化利用,坚持“修旧如旧,以用促保”原则,结合片区不同主题,盘活利用闲置传统民居,融入民宿、摄影展示、休闲娱乐、历史文化展示等多元功能,活化利用传统民居。

(5)“分期”保护

统筹整合多元资金,年度滚动项目落地。统筹利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省级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企业帮扶等多元资金,重点聚焦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保护传承、人居环境整治、风貌提升等建设内容,分年度推动项目落地实施。重点聚焦传统建筑保护修缮示范、历史环境要素保护示范、文化保护传承示范三大保护类项目和基础设施与公服设施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两大发展类项目,通过分期建设实施,计划2024年度优先用于丰阳镇丰阳村建设,开展2项传统建筑保护修缮示范项目、2项历史环境要素保护示范项目、2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计划2025年开展27项传统建筑保护修缮示范项目、18项历史环境要素保护示范项目、5项文化保护传承示范项目、13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2项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项目建设。


2.3 活化利用持续发展

(1)探索串点连线成片的保护利用路径

以南粤古驿道为发展轴线、传统村落为节点,串联19个中国传统村落成片发展,构建“四山两道三片多点”(四山:大东山脉、大龙山脉、簸箕山脉、大雾山脉四大山系脉络;两道:秦汉古道、茶盐古道;三片:秦汉遗风片、茶盐古韵片、红色文化片;多点:多个重要节点)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格局,实现资源集聚化、多样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连县办学旧址、沙坊切粉制作技艺、丰阳牛肉干制作技艺等历史文化资源,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串点成片,发展特色农产品、研学、民宿等业态,如连州镇沙坊村利用沙坊切粉制作技艺,建设民俗体验馆;东陂镇西塘村依托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连县办学旧址,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丰富研学、民宿等业态。

图21 总体结构图

(2)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保护利用路径

探索产权人自有传统建筑修缮保护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投工投劳”等方式,推行奖补形式用于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工作,2020年以来对27个传统村落及古村落43处古建筑开展修缮保护,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修缮达千万元;发动对口帮扶单位对畔水村大夫第古宅庭院进行保护性开发,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后置入新功能,打造出独具岭南特色的网红民宿,上榜首批《广东省100家高品质民宿》榜单。


图22 大夫第民宿


(3)探索创新活化利用的保护利用路径

一是培育“传统村落+技艺”业态。将传统制作手法与现代产业发展思路相结合,按照“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体验”模式深入挖掘非遗传统技艺文化价值,推动沙坊切粉、东陂腊味、丰阳牛肉干等传统技艺实现产业化发展,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二是培育“传统村落+民俗”业态。依托传统村落开展沉浸式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实现“月月有节庆、节节有活动”;依托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知名IP,在古村古街区策划非遗文化、民宿、传统村落主题展区,吸引大量游客及摄影爱好者。三是培育“传统村落+文旅”业态。以精品线路骑田岭古道和丰阳古道为重点串联整合古驿道沿线各种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以线性游径串联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连州地下河、红色旅游点冯达飞故居、中国传统村落丰阳村和东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畔水村、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建设“古驿道地下河游” “古村寻味游”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可游、可赏、可观、可感的文化游览线路。

图23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图24 东陂镇西塘村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3 成效展望



州市成功入选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只是一个开始,结合各项保护利用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预期实现以下成效:一是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双向联动。在历史文化保护基础上活化利用,推动古村文旅产业发展。依托传统村落传统风貌民居、连片农田等资源优势,整合土地资源,西岸镇东村积极与运营公司对接,以“进士之乡,文化圣地”为切入点,深度活化利用村内古建筑,合作建立“东村之恋”3A景区,聚力打造集乡村休闲旅游、千年古村、茶盐古道、进士文化综合性主题的国家4A级景区;发展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配套23栋民宿近300个床位以及可同时容纳300人进餐的餐厅,年接待量可达15万人次,带动村民就业,让村民享受文旅产业发展红利。二是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连州市传统村落全部实现村内道路硬底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村内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完成,村内文化休闲设施、综合性文化服务、体育、防灾减灾、治安防护、公共照明等公益性设施配套建设完成。乡村风貌得到显著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显著增强!


项目完成时间:2024年4月

业主:连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地点:连州市

项目总负责:罗燕飞

项目主持设计师:秦晴

项目规划设计:吴玉玲、李君翊、李凯欣、郑永强、冯久清

图片:自摄、连州市提供照片



近期阅读推荐


蔡穗虹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2024年“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城中村微型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识别研究


粤规精造 | 国内首个“元宇宙主题公园”以“文旅+科技”重磅亮相


动物园三大湖景观改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策略分析 ——以广州动物园三大湖改造工程设计为例


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功能植入模式研究


南粤规划
我们在践行科学、专业、高效的服务标准之上,为客户提供涵盖“策划-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周期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