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的再设计应用研究——以A度假酒店建筑群建设项目为例

学术   2024-12-02 23:01  

来源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撰稿 | 城市设计所 王兴禹

审核 | 城市设计所 许刚



摘要:闽南传统建筑屋顶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域的传统建筑屋顶,造型上更轻盈秀丽,是闽南传统民居中富有特色的元素之一。文章针对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的形态、结构、装饰等要素进行初步分析,以A度假酒店建筑群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取消屋顶的线条装饰构件、重复组合三川殿屋顶形式实现对闽南传统民居屋顶形态的再设计,通过简化屋顶结构构件数量和屋顶结构搭接方式实现对闽南传统民居屋顶构造的再设计。希望此设计方案能够为类似建筑设计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屋顶构造;传统民居;悬山;硬山;三川殿



1

项目概况


A度假酒店建筑群建设项目位于福建省永春县,拟建场地内现有闽南传统民居20余处,祖祠1处。民居多为土坯房。由于该地区历史上并不发达,民居建筑形式与施工技艺较为普通,在祖祠及个别民居的屋顶组合上,具有传统闽南民居特色的三川殿形式被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1]。项目拟建建筑群,在建筑布局、体量与结构上均有别于传统民居,为使场地内新建建筑群与现存传统民居相协调,屋顶作为闽南民居重要形态要素之一,有条件成为衔接当地闽南传统民居与新建建筑群的纽带[2]。文章从闽南民居的屋顶元素入手,试图探索将特定要素应用于新建建筑群,以此在现代建筑语境下进行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的再设计。


2

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简析


2.1 闽南传统民居屋顶形态

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类型主要包括悬山、硬山和因建筑面宽加大而发展出来的三川殿,下面对这三种屋顶形态进行详细阐述。


(1)悬山:悬山屋顶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3]。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悬山顶在闽南又称为“出规起”。


(2)硬山:硬山屋顶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硬山建筑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4]。硬山顶在闽南又称为“包规起”。


(3)三川殿:三川殿屋顶相当于在完整的硬山或悬山屋顶上,将正脊中间一段抬高,并在抬高的两侧增加垂脊。三川殿的屋顶的正脊被分成三段,中间高、两侧低。断檐升箭口是三川殿屋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间高出的屋面在檐口处也断裂,分成三段屋面。


2.2 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结构

2.2.1 悬山与硬山屋顶结构

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结构主要以穿斗式为主,闽南传统民居的悬山顶与硬山顶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屋脊是否伸出两山。而闽南传统民居悬山顶与硬山顶达到屋脊起翘的结构方式则是完全相同的[5]。建构方式是在闽南传统民居的悬山顶与硬山顶建筑的尽间使其对应的正脊向上扬起一定角度,然后通过垫木垫出平滑曲线,之后再在上面铺椽子和望板,最后挂瓦,形成屋面。


2.2.2 三川殿屋顶结构

三川殿形成屋顶起翘的方式与普通的硬山或悬山是一样的。其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正脊高起部分的结构处理(见图1、图2)。


图1 三川殿顶整体结构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三川殿正脊构造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闽南传统民居屋顶装饰

闽南传统民居的屋顶装饰主要集中在屋脊上,屋脊分为正脊与垂脊。正脊位于屋顶最高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闽南传统民居中的正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用灰塑等方式做成“燕尾脊”的形态。“燕尾脊”的特征是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其造型轻盈飘逸,强化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屋顶轮廓,契合了闽南海洋文化的内涵特征,是闽南精神的传承[6]


3

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的再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3.1 屋顶形态再设计

3.1.1 取消屋顶装饰构件

闽南官式建筑和大厝的屋顶上常有各种装饰构件或者线脚,其中燕尾脊是最为普遍的,也是最能强化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线条的装饰构件。然而,由于A度假酒店建筑群的建筑体量较大,屋顶也较大,如果将传统民居的燕尾脊等比例放大加在建筑屋顶中将显得装饰构件尺度过大,与建筑不协调,而且在场地原有建筑中也没有燕尾脊这一元素的出现,于是决定取消装饰构件,通过建筑组合本身来强化屋顶线条。


3.1.2 重复组合三川殿屋顶形式

三川殿这一屋顶形式产生的原因是当闽南传统民居的面宽加大时,如按照原先的屋顶向两侧加长,便会造成屋顶比例不和谐。而在A度假酒店建筑群中,由于建筑体量较大,场地地形又为山地,强行统一屋顶高度会掩盖场地的与建筑的逻辑关系[7]。因此,此建设项目设计采用了多个三川殿的屋顶组合方式,既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的屋顶形态元素,又契合了场地有高差的要求,还通过三川殿这一屋顶元素的重复组合,形成韵律,达到了强化屋顶轮廓的作用(见图3、图4)。


图3 A度假酒店建筑群茶馆建筑屋顶形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A度假酒店建筑群水疗休闲建筑屋顶形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 屋顶构造再设计

3.2.1 简化屋顶结构构件数量

A度假酒店建筑群中出现的建筑都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受力性能,尤其是抗弯,抗剪的能力都显著优于传统的木结构。因此,在对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的再设计中,可以对其结构构件的数量进行简化,避免材料浪费。


3.2.2 简化屋顶结构搭接方式

由于A度假酒店建筑群中出现的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去模仿木结构的搭接方式,则忽视了材料本身建构逻辑的行为,在结构的再设计中,所有节点都采用现浇的形式完成,包括末端正脊的起翘(见图5~图7)。


图5 酒店建筑群水疗休闲建筑屋顶檩条构造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6 酒店建筑群水疗休闲建筑屋顶椽子构造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7 酒店建筑群水疗休闲建筑屋顶梁柱构造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结束语


文章对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屋顶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闽南传统民居屋顶的形态、结构,还结合A度假酒店建筑群建设项目及将要设计的建筑单体与建筑组合,对闽传统民居屋顶进行了适应性的创新改造再设计,改造的着手点包括屋顶的形态、装饰、组合方式以及结构形式。创新性设计的成果较好地适应了项目拟建场地的特点,及该场地对建筑功能和建筑组合的要求,彰显了闽南传统民居的特色。然而,闽南传统民居作为中国极具特色的民居类型之一,除了其辨识性极强的屋顶,同样独具特色的砖、石、瓦的砌筑方式,合院空间的组合方式,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手法等,都值得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与探索,也必然可以从中诞生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王雅云,王玫,吴楠.闽南传统民居元素在村镇公共空间改造的重构设计[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36(2):67-72.

[2]张龙翔.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木结构营造技术与新科技融合途径——以福建闽南民居营造技术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8):175-177.

[3]黄益军,宋玉珍.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以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为例[J].福建建筑,2017(7):35-40.

[4]杨莽华,马全宝,姚洪峰.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6]戴志坚.闽海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声明:本文首发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经作者授权,特转载分享,以供交流。


近期阅读推荐


动物园三大湖景观改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策略分析 ——以广州动物园三大湖改造工程设计为例

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功能植入模式研究

粤规院科技集团2025届秋季校园招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场


2024年度“粤建杯”网球邀请赛正式开赛


粤规院科技集团2025届秋季校园招聘武汉大学专场


南粤规划
我们在践行科学、专业、高效的服务标准之上,为客户提供涵盖“策划-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周期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