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区生活圈的公共绿地优化策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学术   2024-12-13 21:57   广东  
来源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撰稿 | 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杨欢
审核 | 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吕潇


摘 要

公共绿地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主体,是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社区生活圈是居民工作与生活的基本单元,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公共绿地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成为社区生活圈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对广州市的公共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广州市城乡公共绿地体系逐渐完善、公共绿地的开放共享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社区绿地数量少规模小、部分公共绿地配套功能单一、配套设施不足以及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公共绿地匮乏等问题,据此,从社区生活圈的视角提出了公共绿地优化策略,包括构建面向社区生活圈的多层次公共绿地体系、优化公共绿地选址、丰富公共绿地配套功能以及建立公共绿地共建共管新机制等,以期为公共绿地建设等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绿地;社区生活圈;优化策略;广州市


0 引 言


公共绿地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发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发挥休闲游憩等公共服务功能的绿地,各种公园以及防护绿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绿地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一方面,公共绿地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主体。另一方面,公共绿地能够为居民提供日常交流、休闲游憩的空间场所。尤其是在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休闲时间碎片化、零散化,加上疫情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居民对距离近、到达便捷、灵活多样的公共绿地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共绿地在居民休闲游憩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与此同时,公共绿地是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将社区生活圈定义为“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并对社区生活圈的服务要素做出了界定。其中,公共绿地是品质提升型服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宜人空间环境的重要元素。《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也对居住社区的公共绿地配置提出了标准,要求“至少有一片开放的公共绿地”。目前,学术界针对公共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优化[1-2]、可达性分析[3-5]、景观设计[6]、设施使用行为[7]等方面,从社区生活圈层面研究公共绿地优化对策的相对较少。本文将以广州市为例,总结广州市公共绿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面向社区生活圈的公共绿地优化策略。

1 广州市公共绿地现状分析


2010年,广州以承办亚运会为契机,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等战略;2017年,广州实施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城市绿化速度显著加快。近年来,广州市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城市生态环境奖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据《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人均绿地面积为17.3平方米/人,万人拥有公园指数为0.64个/万人。

图 1 广州市域绿地现状分布图

(来源:《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


1.1 城乡公园绿地体系逐渐完善

近年来,广州着力构建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四级城乡公园体系,逐步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据统计,截至“十三五”期末,广州市累计建成森林公园 92个、湿地公园25个、综合公园38个、专类公园47个、社区公园112个、游园(口袋公园)888个。其中,生态公园主要分布在白云、花都、从化、增城等北部地区,以山体为主,且规模面积普遍较大;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且规模较小。

图 2 广州市域公园现状分布图

(来源:《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


1.2 以创新为引领,以协同合作为支撑,确定区域战略定位
长期以来,公园绿地的草坪多采用封闭式管理,不予向公众开放,“踩草坪”成为了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但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疫情对出行游玩产生的限制,人们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休闲游憩功能有了更多的期待。2022年初,广州市积极探索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在公园绿地草坪开展帐篷区试点,露营、野餐等成为人们新的潮流休闲方式。2022年6月,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城市公园开放草坪的管理指引》,规范城市公园开放草坪的服务和管理,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水平不断提升,为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需求提供了新渠道。如珠江公园推行“公园+”模式,举办系列草坪文化活动,包括草地音乐会、露营节、花艺展、红色电影巡礼、亲子教育等活动;白云湖开放10万平方米绿地为露营区、10万平方米绿地为活动区,成为全市开放绿地面积最大点位最多的公园。截至2023年8月中旬,广州市共开放绿地草坪及林下空间112个,其中可搭帐篷公园绿地82个、可开展其他活动公园绿地30个,服务市民群众达450万人次。

图 3 白云山麓湖聚芳园草坪

(来源:网络)

图 4 广州市儿童公园大草坪

(来源:网络)


表 1 广州市公园绿地开发共享区域数量

数据来源:《广州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区域名单》

2 广州市公共绿地存在问题


三龙湾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域,毗邻广州南站,是珠三角水网最发达、城水关系最密切的区域之一。作为支持佛山打造高端创新集聚区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宜居创新发展示范区,三龙湾是佛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有条件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创新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时代下,三龙湾应在识别区域发展现状与现实挑战的基础上,聚焦全球创新要素,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1 社区绿地数量少、规模小

据统计,2022 年,广州市拥有公共绿地的居住社区数量占比仅为51.09%,其中拥有2处及以上公共绿地的社区占比为16.17%,但仍有48.91%的社区没有建设公共绿地,难以满足居民对公共绿地的休闲游憩等需求。分区域看,白云、黄埔、从化等3个区的居住社区公共绿地覆盖情况相对较好,建有公共绿地的居住社区数量占比在60%以上,番禺、南沙、增城等3个区在50%-60%之间,其他5个区均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下。就中心城区而言,公共绿地主要集中在大公园,如东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花城广场、珠江公园、天河公园等,但大型公园通常采取封闭式管理,入口较少,居民进出不便。与大公园相比,社区绿地更能够方便居民达到,但广州社区绿地数量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尤其是与周边城市相比,广州市公共绿地在社区生活圈层面的可达性相对较弱,如深圳全市公园总数达1238个,其中超1000个是社区公园,基本实现“5分钟到社区公园”,佛山主城区也拥有大面积的无围墙公园,如千灯湖公园等。
表2 广州市及各区居住社区公共绿地覆盖情况表


2.2 部分公共绿地配套设施不完善,管护不足

据调查,广州市部分公共绿地存在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等问题。如白云区某口袋公园与国道毗邻,且没有围栏隔离,大部分树木栽种在草坪内部,座椅较少且遮荫不足。此外,整个公园仅有2个小型篮球场,没有其他配套的休闲设施和卫生间。由于垃圾桶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合理、清理工作不及时,加上部分居民不文明行为,导致口袋公园沦为卫生死角。部分公共绿地管理不足,如天河区某口袋公园将原本的单车棚改为街心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憩和运动场所,但由于缺乏管理,街心公园成了“停车场”,电动车乱停放,导致活动空间明显减少;还有绿地被邻近店铺占用、堆放杂物,停放电动车、推车等,影响居民行走的同时也不美观;部分公园只有一片绿化过的空地,“只能看、不能用”。


2.3 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公共绿地相对匮乏

广州市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数量众多、规模较大,公共绿地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广州城市建设较早,存在不少的老旧小区,由于规划设计、建设标准的不同,老旧小区对绿地的配置相对有限,绿地缺乏、公共活动区域较少。同时,广州市中心城区分布着大量城中村,面积广、规模大,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私搭乱建多、建筑密度高,“握手楼”“贴面楼”比比皆是,导致大部分城中村公共绿地极少或没有、生态系统薄弱,如较为典型的海珠区康鹭片区、沥滘村、天河区石牌村等。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有13.5%的城中村没有任何公共绿地(口袋公园、袖珍公园或社区体育公园)。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是公共绿地不足的典型区域,也是当前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亟需在更新过程中加快补齐绿地短板,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3 面向社区生活圈的公共绿地优化策略


3.1 构建面向社区生活圈的多层次公共绿地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满足居民在社区生活圈层面即可便捷获取公共绿地服务为目标,构建面向社区生活圈的“大型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多层次公共绿地体系。一是提升大型公园的可及性。探索打破大型公园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推进“拆墙透绿”,做好大型公园周边的交通管理,改善通行条件,增设交通指示设施,提高大型公园出入便捷性,进一步拓展公园的覆盖和辐射范围。二是因地制宜增加设置社区公园。结合社区公园建设现状,着重补齐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在数量和规模上的短板。三是见缝插针增设口袋公园。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和小游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加强景观规划设计,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增加这类小型公共绿地的趣味性。四是加强不同等级公共绿地串联关系。依托河涌水系、碧道绿道等线性要素,将不同等级的公共绿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加快形成绿网体系。通过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公共绿地体系,增加公共绿地在社区生活圈层面的可及性,推进居民就近获取公共绿地服务。

3.2 优化公共绿地选址布局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化公共绿地选址布局。一是针对已建地区,通过边角地整理、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社区绿地数量。尤其是针对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要积极盘活各类存量空间,增加绿地。如成都市印发《成都市更新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边银边”三年行动方案》,在充分挖掘存量空间的同时,也让开辟出的空间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又如苏州为建设公园城市,推进中心城区“见缝插绿”,重点利用城市主次干道和支道街巷两侧闲置地、无主用地、边角小微用地等,建设小微绿化(50㎡以内)、街角绿化(50-400)和口袋公园(400以上),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二是针对新建地区,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益性设施相邻设置社区绿地,打造社区活动中心。按照完整社区建设标准,做好社区绿地的规划建设。


3.3 丰富公共绿地配套功能

结合广州绿地配置情况和文化特质,多举措多渠道丰富公共绿地功能,让居民在社区生活圈内即可便捷达到功能丰富的公共绿地。一是拓展自然教育功能,推动社区绿地成为自然课堂。如南京推出“生态向学”教育项目,把课堂从校内搬到户外,组织学生到公园里观察实践,将公园绿地变成“自然课堂”,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二是加强绿地草坪的开放共享。推动“看得见、走不进”的绿地向“可漫步、可享受”的生态空间转变,增设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开放条件适宜的绿地作为露营休闲场所,合理划定开放区域,加强草坪养护管理。三是拓展运动健身、文化展示、便民服务等功能。在公共绿地中增加运动设施、文化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等,让居民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功能体验。四是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如露营节、草地音乐节、花艺展等等。

3.4 建立公共绿地共建共管新机制

树立公共绿地共建共管新意识,建立公共绿地共建共管新机制。一方面,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绿地的规划建设中来。构建由“规划者+使用者”构成的公共绿地设计主体,在公共绿地的主题构思、选址布局、功能配置、景观设计、设施配套等方面充分融入社会公众的想法与需求,从而提高公共绿地供给与居民需求的适配性。在方法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可以通过举办“我是公园设计师”等活动,引导居民参与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如深圳笋岗火车花园,依托深圳“共建花园”项目,以“参与式设计和参与式建造”的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设计探索,通过投票和居民代表议事会,确立了火车花园的主题,为居民就近提供了一个全龄共享并亲身参与实践的生态自然空间,成为整个社区新的活力中心。二是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公共绿地管护。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公园认领活动,或邀请周边居民当“园长”或当“志愿者”参与绿地管理,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公共绿地管护和共管水平。


4 结论


公共绿地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让居民亲近自然的重要载体,是社区生活圈所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尽管广州的公共绿地数量不断增加、体系不断完善、开放共享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社区绿地数量少规模小、部分公共绿地配套功能单一、配套设施不足以及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公共绿地匮乏等问题。本文基于社区生活圈的视角,从构建面向社区生活圈的多层次公共绿地体系、优化公共绿地选址、丰富公共绿地配套功能以及建立公共绿地共建共管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声明:本文收录于2023中国规划年会论文,经主办方及作者授权,特转载分享,以供交流。


近期阅读推荐


三级联动、五分体系、多元利用——连州申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工作思路

蔡穗虹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2024年“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城中村微型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识别研究


粤规精造 | 国内首个“元宇宙主题公园”以“文旅+科技”重磅亮相


动物园三大湖景观改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策略分析 ——以广州动物园三大湖改造工程设计为例



南粤规划
我们在践行科学、专业、高效的服务标准之上,为客户提供涵盖“策划-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周期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