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能去痛
课间时间,我从连接两栋教学楼的大长廊经过。前面不远处有一胖一瘦两男生躺在地上扭动着身子,好像很痛苦的样子,旁边围了几个看热闹的,都在笑。目测,应该是假痛。
唉,都六年级了,还喜欢像低年级一样,动不动就躺在地上打几个滚儿,这倒也不是什么大违纪的问题,只是不雅,也不卫生。我走过去,站定。
围观着的学生一看级长来了,都识趣地无声闪到一边。瘦个子男生转动时看到了我,快速起身也闪到了一边。
小胖子很入戏,皱着眉,闭着眼,手揉大腿,嘴里喃喃有声:“哎呦呦,哎呦哟,我的屁股哎!”绝对是戏精上了身。
再一瞧,是我认识的男生。等了好一会儿,他也没睁开眼睛,只是不停地“哎呦呦”,我叫出了他的名字:“小晨。”
这一下,奇迹发生了:小胖子睁开眼,看清了我后,一跃而起,跑进伙伴群中,一边跑一边扭头看我,一脸尴尬。周围笑声一片。
我眼光追随着小胖子,等他站定,转身正对着他说:“原来我有去痛功能啊,一出现你就不痛了。”“哈哈哈——”学生们笑得更欢了,小胖子也笑了。
错过最美的月亮
晚托下课前,天空出现了晚霞。猴娃们申请给几分钟拍照,我同意了。没想到他们得寸进尺,下课后嚷嚷说要去“走月亮”兼“走晚霞”。准了!谁叫我也是个贪玩的老顽童呢?
下到三楼,那个超级小迷糊呆呆鸭又落下了东西,怕我批评,悄悄闪回五楼。我决定好好惩罚她——有事不报告老师,擅自行动,存在安全隐患。虽然相信她能照顾好自己,但擅自行动成习惯后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到了操场,没有月亮,但群娃仍是开心得大喊大叫,乐不可支,望着天空浮想联翩,嫦娥、玉兔、吴刚好像全都被他们瞧见了。
估计呆呆鸭准备下到一楼了,我紧急召集群娃培训:“来,配合老师教训一下呆呆鸭。两个要求,一是操场边截住她,绝对不能让她看到操场上的天空;二是告诉她今晚的月亮史上最美!”
“没问题!”他们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
教学楼前,众娃成功拦住了呆呆鸭,按常规路线往校门外走。一边走一边抢着说自己看到的美景。在他们的描述中,那天晚上的月亮美得胜过仙境。呆呆鸭又是蹦又是跳,嗷嗷直叫,脸都快挤成一团了。
我证实(补刀):“是的,我一大把年纪的人了,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大这么圆这么红的月亮,比任何一次的中秋超级月亮都美。”“啊——”呆呆鸭懊恼不已。
戏要做足。离校门还有10米的距离,我叫停队伍,假意让队长整理队伍,我则凑近呆呆鸭:“刚才看到月亮时,差一点点儿就躲进云层里去了。这会儿应该是进到云层里去了。出到校门外应该是看不到的了,可惜啊。”“啊——”呆呆鸭急得要哭了!
转身,对着群娃:“其他人听好,天机不可泄露。”“明白!”
走出校门后,呆呆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抬起头,转了一个360度,然后边跺脚边和妈妈说:“我错过了今天晚上最美的月亮了!”
痛失了故事的结尾
《穷人》学完后,为了让文中的心理描写能迁移到猴娃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我分享了一个心理描写偏多的调皮猴娃故事,讲到一半时下课铃响了,我答应下一节课接着讲。
课间,也不能闲着,我找来两个被隔壁班老师投诉的调皮娃批评教育,一大群娃跟了过来。我知道,只要听到其中一句,他们就能发挥超级想象力,然后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瞬间传遍整个年级,管他是真是假。我拉长脸:“找你们了吗?”他们很不情愿地散开。
过了一会儿,小文拿了个水杯从我们身边走过,小碎步走,目不斜视。咦?这个超级“好奇娃”今天怎么不好奇了?
半天过去,小文打水未归。我意识到什么,猛一转身,好家伙,他就站在我身后,相距仅一拳头。只见他伸长脖子,屏住呼吸,两眼睁得圆圆的。
四目相对,大眼瞪小眼,小文笑了,只是比哭还难看。然后,低头闪了。
上课铃响,我宣布继续讲故事,但不准小文听,也不准其他同学在课后给他补讲,以示惩罚。
这一下,每次听故事都竖起耳朵的小文真的要哭出来了,他极度不情愿地挪着双脚站到门外,一步三回头,就等着看我会不会临时改变主意。
故事很快讲完,我把他请进来。问众娃:
“故事好不好听?”
“好听!”声音整齐又响亮。
“要不要给小文补上?”“不要!”
“他刚才偷听到的,想不想听?”“不想!”
“那就接着上课?”“好!”
心疼女生的男生
早上到校,一眼看到前一天清洗干净后的清洁用具按要求倒扣在走廊上,心情十分愉快。
哼着小曲儿走过去拍照,准备表扬班级良好的值日工作习惯。不曾想,看到了不应该有的污渍,断定翻过来后一定更脏。心头火起。
学生到齐后,叫出了5个值日组长来到清洁用具旁,问值日工作要求,回答是满分的。让他们翻过来看,一个二个都傻眼了:很明显,这污垢不是一天两天的积累了。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值日组长,他们纷纷声明:“都要求值日生清洗了的!”我问:“那你们检查监督了吗?”再没有人吭声。再次明确工作要求后,我说要略施惩罚。
刚好五个清洁用具,要求一人一个清洗干净。他们二话不说,随手拎起身旁的用具就走,唯一的一个女生小玥刚好拿到了最脏的垃圾铲。我心念一动,想帮她换一个,张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工作面前,人人平等。
目送他们离开。奇迹发生了:小阳扭头主动和小玥说了什么,然后两人交换用具。小阳从地上拿的是最干净的拖桶,天天装水,清洗只是走个流程罢了。
眼前的小暖男还是三年前那个冲动小魔王吗?我猜,小阳应该是被我常说他们的师兄师姐们那些“互帮互助,男生勇挑重担”的故事感染了。
看着他们在拐角处消失的背影,我心里甜甜的。
被重罚后反获奖的男生
星期二的书法课,安排的是硬笔书法练习。我要求用语文园地中的格式抄写课本中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再三强调要听清要求后再写,并说没用心听而写错格式的“重罚”——错一处买一本原稿纸捐给班级。
这一下,炸出了一堆假专心的娃,一堆粗心大意的娃,一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娃。愿赌服输,他们纷纷表示买原稿纸捐给班级。小东错了十个地方,得买十本。我于心不忍,给了猴娃们一个特权:谁不愿意,都可以不买,让爸爸妈妈向老师打声招呼就好。
次日返校,已经把惩罚忘了个一干二净。早读下课转身回办公室,娃们追出来:“老师,原稿纸!”这般诚实,要不要表扬呢?
转身回讲台,娃们纷纷送上原稿纸。数了数,有的是把自己家里用剩的小半本拿来了,有的是趁我不注意拿了班级的一本来充数了,还有一小半没反应。有娃告密:“老师,小T说他坚决不交。”我点点头,说这是我同意的,没关系,可以不交。
但是,小东真的交了10本!还说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旁边,娃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小东开心得每个细胞都在笑。这场景,哪里是受罚?分明是在比赛谁的贡献大。
我傻眼了,说好的杀鸡儆猴呢?
意外的奖励
回到办公室,我细细回想整个过程,陷入了沉思。教育的日常,一定会涉及奖励与惩罚,如果奖励与惩罚都量化,那么,学生也会慢慢地用“量化”来指引自己的言行举止。而这“量化”,相当一部分是想让老师看到而临时决定的,不一定是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
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可谓无人不知。后来,就有了“老师的口袋里要有糖”的说法,也真的经常看到老师们带着一罐糖来往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
我想,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后面的四句话,一定比糖更能让学生铭刻在心。多年以后,那个孩子会忘了那天吃的什么糖,甜度有多高。但一定记得陶校长奖励糖果时的四句话:
第一句:“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
第二句:“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第三句:“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第四句:“因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传递的是信任、理解、尊重与支持,传递的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良好习惯,而好习惯,是能成就终生的。我也得这么做。
周三早读课后,我特别表扬了两个男生:
小阳,勇挑重担,不怕脏不怕累,有值日组长的担当,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小东,言出必行,不找借口不找理由,也是真正的男子汉!也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小阳和小东双双荣获“玉米大奖”:亲笔签名新书各一本。
台下,羡慕的眼神一大片,俩娃也喜不自胜。特别是小东,看到书价是45元时,惊讶得半天合不上嘴。
课间,有娃来到讲台:“老师,我只需要罚交一本的,但我决定明天带三本来。您说好不好?”哈哈,这两眼亮晶晶的,分明是想拿“玉米大奖”,我才不上当呢,但不会拒绝他为班级做贡献:“好的。谢谢你!”
说完,低头批改作业。改完一本,抬头发现该娃还没离开:“还有事吗?”“嗯,好像没有了。”“那就去玩吧。”“好。”落寞尽显。
奖惩分明是必须的,但不能让猴娃破解“算法”。奖,是“随心所欲,精心设计”;惩,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