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与粟裕惺惺相惜,林彪是如何评价粟裕?

职场   2024-11-01 00:01   广西  



撰文  || 春秋5000
编辑  || 杨伦清

 



新中国的将帅之间也是英雄相惜,其中林彪评价粟裕最为到位,林彪是如何评价的呢?










林彪与粟裕的相识,应该始于大庾(现改名为大余)

1927年10月,朱德将南昌起义余部编为7个步兵连,林彪、粟裕都是连级干部,一个是连长,一个是连指导员。

不过,粟裕是连跳两级上来的新手。

林彪则是“老”资格的连长了,而且他还有两个过硬的条件:

一是怀里揣了一张黄埔军校文凭;

二是有两位中共党内资历不浅的“老革命”堂兄———林育英与林育南。既然都是连级干部,难免有与战友比拼战功的心思。

林彪总是随身带着一个神秘的小本子,常常独自写写画画。聂荣臻回忆说:

“我曾看到林彪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指挥的历次战役和战役中歼敌、俘虏、缴获战利品的数字。”







多年后,林彪对自己与粟裕的这一段经历还记忆犹新。

他回忆说:“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

但林彪很快就从小小连长“高升”而去,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团长,一路高歌猛进,成了毛泽东的第一干将,也成为粟裕的上级。

1929年6月,红4军七大召开前后,毛泽东与朱德、刘安恭等人围绕建军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甚至赌气提出请辞前委书记。

林彪表现了异乎寻常的主动。他不但多次在会上言辞激烈,明确支持毛泽东,还给毛泽东写信,说朱德

“领袖欲望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

他甚至找到毛泽东,当面恳切地说:

“你今天提出的你个人要离开前委的意见,我非常不赞成。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可以想见,毛泽东这个上井冈山不到两年,尚未确立绝对权威,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耳闻目睹林彪这一番真情对白,是怎样的深深感动。

更令毛泽东难忘的是,随之而来的红4军七大上,他意外落选。黯然离别之际,林彪不但上门安慰,还凑了200块大洋送给“山穷水尽”的毛泽东。但毛泽东未接受。

毛泽东后来多次说:

“有几次,遭到内部同志不谅解,把我赶出了红军。”

他十分感慨地提起林彪:

“那时,林彪同志和我一道,赞成我。他在朱德领导的队伍里,他的队伍拥护我。我自己秋收起义的队伍,却撤换了我。同我有长久关系的撤换了我,同我不大认识的拥护我。”

粟裕也参加了红4军七大的全过程,亲眼目睹了毛泽东的窘境,却显得木讷多了。







林彪担任红4军军长的时候,粟裕曾做过他的参谋长,同在一个司令部共事。虽然时间很短,但一个锅里吃饭的情谊,无疑为后来的惺惺相惜打下了基础。

抗战期间,林彪在打了平型关、广阳两仗之后,因一次误伤离开了前线,前往苏联养伤。

粟裕则一直呆在前线,不断积淀,准备厚积薄发。除了与搞摩擦的国民党军作战的黄桥、天目山之战成为战役经典外,打日本鬼子的车桥、南坎等其他战役,也都可圈可点。

不过,因为八路军与新四军都在执行毛泽东“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又由于新四军1师实力不足,本钱实在不够,粟裕与别的中共将领一样,也不曾打后来那种令人炫目的大规模运动战。







因此,林彪对粟裕还未到引以为知音同好之时,少年得志、无与伦比的“仕途”与过去的辉煌,使他依然有良好的“天马行空”之感,从不夸赞友邻。但国共全面内战一开始,林彪就打破了先例。

粟裕苏中战役后,毛泽东将他的战例通报给各战区,东北的林彪当然也收到了一份。他其实一直在关注其他战区的战况。

晋察冀战区一些战役失利的资料就摆在他的办公桌上,敌我相较,优势在我却反遭严重失利,他百思不得其解。

粟裕以3万劣势之兵敢于迎战12万美械国军,还能一口气快刀切豆腐,酣畅淋漓,七战七捷,他对这个经典战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彪叫来了参谋长刘亚楼,命他搜集更多的苏中战役资料。刘亚楼弄来资料后,林彪把自己关在屋里,仔仔细细琢磨了两天。刘亚楼有事再进去时,林彪忽然感慨地说:

“粟裕尽打神仙仗!”

突兀的一句话,让刘亚楼摸不着头脑。林彪解释说:

“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他郑重交代刘亚楼,“多留心搜集粟裕作战的资料。”







粟裕还在继续创造经典。在林彪的辽沈战役前,他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之战,有如钱塘江潮,一浪高过一浪,无不令世人震惊,也令林彪喝彩。到粟裕淮海战役收官时,林彪的钦佩越发溢于言表。

有一次,林彪向刘亚楼索要淮海战役的资料,刘亚楼还没来得及全面收集。林彪便一脸不快地责备起来。刘亚楼很有些不解,笑着问道:

“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

林彪回答说:

“你这个人说话欠考虑。首先,我对打了大胜仗的兄弟部队都很感兴趣;第二,我对粟裕同志的了解,比你们要全面和深刻。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

后来,由于经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格。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

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林彪的这些分析,可谓知己知彼,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1958年粟裕落难后,林彪参加了几次批判会议,但他没有落井下石,更不曾无中生有说粟裕一句不是,甚至还与叶剑英、萧劲光、陈赓等人一起,帮粟裕说了难得的公道话。

不久,林彪专门找到粟裕,两人相见甚欢,谈了很久。林彪先宽慰粟裕,然后说他“缺少党内斗争经验”。

粟裕老老实实地说,自己不仅缺少,而且没有党内斗争的经验。

患难见知己。林彪能冒着莫大的风险找粟裕,而且说些犯忌讳的话,的确有上古侠义之风,与当年登门拜访门前寥落的毛泽东是一脉相承的。

 推荐共和国《十大元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十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们便是十大元帅。

十大元帅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德元帅,德高望重,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彭德怀元帅,勇猛无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元帅,每位都有着独特的军事才能和传奇经历。

他们的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推荐大家深入了解十大元帅,感受他们的坚定信念、卓越智慧和无私奉献。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春秋文史
本号聚集古今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理工科人士,喜欢读书之人,从理工科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所不同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