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顾过去一年的教研组工作,我们既感到充实又满怀感慨。本年度,我们教研组在新课标核心理念下,秉持“立足新课标,以学生为本,促进自我提升”的宗旨,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扎实而有效地推进了各项教研活动,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01
师德师风建设
1、思想上:语文教研组的作风一向是踏实刻苦、奉献超越。本组老师兢兢业业,刻苦努力,勤奋踏实,真心奉献,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年来,全组老师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立足新课标,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年来,全组教师以良好师德师风赢得领导赞许、学生爱戴与家长认可。
2、教育理念:我们组的学科宣言是:培根固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诗书育人,聚焦学生精神成长;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研促教,发挥学科辐射作用。全组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和谐共进。多名为老师分别担任了初一到初三各个学段的班主任工作,积极承担竞赛辅导、学校社团指导工作,成绩良好。李定岳老师被评为卓越班主任;华玉亚老师被评为领航班主任;王燕飞老师被评为资深班主任,所带初三(1)班被评为校五星班集体。华玉亚老师和徐晨老师均被评为雨人杯优秀教育工作者。周丹妍老师获我的家访育人故事征文二等奖,黄吉帆老师获无锡市中小学优秀德育论文二等奖。吕琴老师晋升为高级教师,徐晨老师晋升为一级教师。
02
队伍发展
1.发展规划:深入学习“无锡市中小学优质学科组建设标准”,整体构建教研组,制定了学科组三年发展规划;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对新课程标准、前沿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创新等进行深入研习。
2.专业发展:打造学习型教师团体,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培养一支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浸染学生、丰富的学科知识熏陶学生,娴熟的教法、精湛的技艺征服学生的过硬的语文教师队伍——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沈瑛老师在湖北省“省培计划”——荆楚名师名家工程中做了《新教学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的讲座,获得一致好评。王燕飞老师3月在合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安徽省“国培计划”——农村地区领航校园长培养项目(初中教育管理)中,开设题为《语文教研组建设交流》的专题讲座;4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风中学教师培训 活动中,承担了题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研组建设》的专题讲座;6月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初级中学与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联合教研活动中作题为《语文学科组建设》的讲座;7月,在“2024年苏陕教育合作校长(骨干教师)高峰论坛”活动中,承担《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专题报告,均受到一致好评。
03
教学质量
语文组全体老师积极钻研新课标,每周按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效能;重视听课开课,促进共同进步。组内全体老师,老教师充分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青年教师谦虚好学,积极寻求课堂创新之路。
王燕飞老师在惠山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黄吉帆老师在惠山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吕琴老师在初中生世界杯地二十四届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中获指导奖一等奖;沈瑛老师撰写的论文《基于大单元视角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析》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组全体同仁以课文为有效载体,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线,阶段性地逐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意识地尽力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序列性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在语文组老师们的指导下,多名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奖项。
04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学校的青蓝工程,我们组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既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也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
此外,全组语文老师积极响应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参与到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中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实践活动的课题列入本学期教学计划,认真上好跨学科活动课。此外,每个年级都开设了学科实践活动课,交流经验体会,并重视搜集与筛选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作为学校教学资源,为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打下基础。
05
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和优化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反思和提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因此,我们组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确保教学资源能发挥最大作用。特别是作业的设计,双减背景下,我们语文学科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多样化,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同时,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我们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end-
撰稿:王燕飞
编辑:周丹妍
初审:王燕飞
复审:谈云云
终审:陈丽娜
发布:谈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