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欧洲和中国在卡车电动化方面的现状和挑战。最近卡车e族去了一趟德国汉诺威车展,这个展会是全球商用车的顶级展会,每家企业都拿出了自己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在本次汉诺威车展上,斯堪尼亚、曼恩、奔驰等企业几乎60%以上的产品都是电动的,这足以看出电动趋势正在全球蔓延。
欧洲卡车电动化不如中国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欧洲卡车市场中,柴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新注册卡车的95.7%。电动卡车仅占市场份额的1.5%,但相比上一年的0.8%有了明显提高。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2023年电动重卡销量达到了3.0万辆,同比增长34%,渗透率为4.9%。而到了2024年前9个月,电动重卡销量已经达到了4.6万辆,渗透率超过了10%。从数据上看,欧洲重卡的电动化速度远不如中国市场。
欧洲其实挺搞笑的,他们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2025年需要建立1万到1.5万个高功率公共充电站,2030年要达到4万到5万个充电站。但是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测算,这个目标几乎无法如约完成。这不是来搞笑的是啥呢?自己定的目标,自己完不成,最后可能还得推迟电动化进度。
反观中国市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充电桩建设数量已经达到1024.4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312.2万个,适用于重卡的120千瓦以上公共快充桩占17%左右,数量超过53万个。按欧洲2025年1.5万个目标来看,我们现在就已经超他们接近45倍了。而2030年他们才有约5万个重卡充电站,欧洲卡车的电动化根本无法跟中国相比。
就像在IAA上戴姆勒卡车新任CEO卡琳·拉德斯特罗姆在演讲中说的那样,基础设施跟不上,客户根本不会买电动卡车!从目前来看,我预估2030年欧洲根本无法完成减排任务。
中国动力电池灭了欧洲希望
除了从汉诺威车展上看到的,从国际局势来看,欧洲卡车的电动化可以说堪比唐三藏取经,一路磨难。前有基础建设跟不上,电动卡车卖不出去。
后又遇欧洲最大电池商Northvolt(北伏)连年亏损、大批裁员、产能推迟、自救无望。这几个词都放到一个企业上,意味着啥?Northvolt作为欧洲电动化“全村的希望”,现在也萎了,各家重卡企业一下子就慌了。戴姆勒、沃尔沃、斯堪尼亚、依维柯等等,在多次公开场合表示,电动化进度缓慢,各种阻碍太多,其中就包含电池。
你就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吧。大家伙都在全力搞电动重卡,一回头发现,唉,电池厂子要没了。想想是不是又觉得欧洲其实挺搞笑的?
北伏的萎,也侧面突出了中国动力电池的硬。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远景动力、国轩高科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先后宣布在欧洲投建电池厂。在今年的汉诺威车展上,奔驰用上了宁德时代的电池,达夫用上了亿纬锂能的电池。这是已经觉得欧洲村没有希望了吗?直接把希望都放在了中国的动力电池品牌上。
宁德时代有德国、匈牙利;比亚迪元在匈牙利、亿纬锂能在匈牙利;蜂巢能源在德国萨尔州和勃兰登堡;远景动力在英国桑德兰、匈牙利、法国杜埃;国轩高科在德国哥廷根;孚能科技在土耳其、德国比特菲尔德。基本上欧洲版图实现了全覆盖,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咱这是多少手,大家伙帮我数数。
离了中国,欧洲卡车必定走弯路
当然,村里希望被灭了,欧盟也必须想招应对。2024年8月17日,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条例》正式生效,针对在欧盟本地生产及进口电池的管理法,包含多项强制性要求。欧盟此法堪称史上最严电池法,以此来缓解压力,争取更多的时间发展。
可是,欧洲真的一个争气的都没有。因为此前一心想搞所谓“高端”的三元电池,现在发现好像不太好搞,转头又开始研究磷酸铁锂技术。技术这个东西,落后就得挨打,这不又撞到中国动力电池的刀口上了。
从最新数据来看,中国动力电池在磷酸铁锂领域已经取得巨大突破。国轩高科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已超过210Wh/kg;宁德时代推出的磷酸铁锂最新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比亚迪最新刀片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有望达到190Wh/kg。这还只是停留在技术阶段,今年7月远景动力位于西班牙的电池工厂开工,该工厂将生产最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而宁德时代已经在其欧洲工厂规划产能超100GWh,其他电池厂商紧随其后。
这种情况来看,欧盟还有必要自己搞磷酸铁锂吗?直接买中国动力电池就是最高效的办法。我觉得欧盟就是把捷径硬生生地走成了弯路。中国有成熟的动力电池以及向下游供应链体系,欧洲卡车可以直接采用成熟的方案加快电动化速度。硬要搞个法规出来限制,可是自己的企业又不争气,希望被灭,技术又落后,还要想实现2030目标。
到最后,还得舔着脸宣布延迟计划。我敢断定,欧洲卡车离了中国,电动化这条路注定要多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