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北疆 | 小三线回忆
文摘
文化
2024-10-15 19:47
内蒙古
开车从市区出发,街道两侧店铺楼宇国旗飘扬。祖国七十五年华诞,节日的喜庆气氛当真让人心情愉悦。驱车驶入海南快速通道,大道两侧花草茂密,一簇簇火炬色泽艳丽,在微风中摇曳;阳光折射在白杨树金黄的叶子上熠熠生辉;修剪有形的丁香成球状,或金黄或紫红,营造出秋的浓厚韵味。甘德尔山巍峨依旧,信马由缰中,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关于“六五四”的点滴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关系,国家着手布局大、小三线建设,地处大西北的乌海地区相继建成三个通用机械厂和与之配套的工具厂、供应站、木器厂、发电厂,铸锻厂等,主要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军用装备。为保密起见,所有军工厂启用代号与外界通信联系。
一通厂建在海南一处隐蔽的山坳里。当时我的大姐夫随部队转业,高举“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旗帜,成为兵工厂第一代军工人,我们也有幸与一通厂“沾亲带故”,关注并见证它的兴衰和历史变迁。当时,厂子里的技术工人,大多是从全国各地抽调过来的,秉承师带徒的工匠精神,一群原本智慧扛枪打炮、文化程度不高的“老转”(指转业军人)跟着师傅学技术、学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些“老转”们车刨铆焊样样精通,审图制图驾轻就熟,迅速成长为厂里的生产骨干。姐夫被分配在工具车间做膛线校验,姐夫心灵手巧,借助游标卡尺、机床、锉刀等工具,经他加工的枪械部件成品率均非常高,带出的徒弟都成为厂里的顶梁柱和技术能手。当时,一通厂的厂区虽然远离市区,但社会配套应有尽有。学校、银行、邮局、农场一个都不能少。姐夫一个人的工资养家很吃力,大姐就去厂里成立的蔬菜队劳动记工分,月有补贴年底分红。小时候去大姐家,需要坐火车到海勃湾车站。大姐说下了车,看见车门上写有“六五四”字样的卡车就可以直接上去搭讪,向司机报姐夫的名字就行,司机不会拒绝。现在想来,市区距离厂区有40多公里,这应该也是厂里给职工家属的一些特别待遇吧。因此,我们每次都能顺利搭顺风车到达大姐家。家属区横平竖直的街道和农村相比真是两重天,到了晚上,一排排路灯洒下银辉,与远山闪烁的点点亮光构成一幅地下银河。每当夜幕降临,我便会伫立在街角看好长时间,任凭思绪在茫茫星空下翱翔。砂石铺成的居民区平整结实。一条宽敞的砂石路东西走向,尽头就是工厂大门,工厂被高大的院墙围住,每次只能通过大门的缝隙窥视里面厂房、车间,偶尔也能看到从大门驶出一辆大卡车,载着用帆布包裹着的物资。如今,这些场景已不复存在。一条直达工业园区并汇入109国道的双向四车道将原六五四厂区和居民区分割开,居民区已经整体搬迁,原址建起一家大型化工厂。记忆里那扇高大的工厂大门倒是还在,进厂区的水泥路斑驳失修,厂房似乎也已失去往日容光。
为了铭记那段历史,这老工厂被完整保留,并打造成文旅项目。导引牌标注了车间、库房、职工食堂和会议室等方位,我们穿梭在其中,见那排列整齐的牛头刨、车床,这些都标志着那个时代机械工业的最高水准。张贴在墙上的工作影像,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中。那用车间改造得职工俱乐部打扫的亮堂堂,顶上高大的木质三角架和木板条曾用桐油处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腐不蛀,乌海地区首部全景式沉浸舞台情景剧《三线印迹》就在此上演。办公场所还保留着昔日的木质三屉桌,铁皮暖壶和搪瓷水杯,发黄的报纸和落满落尘的锦旗奖状都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的难忘岁月。一通厂在完成生产军需的历史使命后进行了军转民的改革,从生产步气枪到生产缝纫机、洗衣机、摩托车前叉、减震器等等,一次又一次的凤凰涅槃终究挡不住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大姐一家也伴随时代潮几经沉浮,此处便不详谈,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成人,他们一家也获得新的工作机会,生活过得富足有余。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军队装备的现代化,小三线企业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个转身,三线人已成了故事;再次回眸,三线厂已成了遗存。然而,永远不变的是“三线精神”,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它是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志勇,笔名依群,蒙古族,擅长散文,游记创作。出版过30万字散文集《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