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字节跳动发布的文化举措解释,强调公司内部 不要求员工使用职级或者工作年限的敬语,推荐直接呼喊名字或者使用「同学」。我们都知道,很久之前,字节跳动就在内部取消了职级显示。现在,甚至都不提倡使用:王哥、张姐,这类带有哥和姐的敬语。
字节跳动官方解释:
任何敬语都是基于年龄或资历的称呼,会给新人带来心理上的层级感,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往往会依赖于“资深者”,而不是自己主动创新或者敢于提出异议。
这个解释,我感觉大概有两层意思:
1、因为资历和层级的存在,会让级别低的人不敢发表自己的异议,阻碍了创新和更多可能;
2、因为层级和资历的存在,级别低的人,可能就会认为我有可以依赖的上级,会产生依赖心理,从而自己可能就不会再去想或者主动承担更多的事了,会失去主观能动性,而且天塌了有更高的人顶着,所以,也会失去主人翁精神。
对于哥、姐的称呼,字节跳动也不提倡。
官方解释:
哥和姐这类称呼,看似拉近距离,实则也会给工作氛围带来层级感。当面对“哥/姐”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坚定的说出与他们相反的观点呢?
说实话,我感觉不称呼哥和姐也没啥,就是有时候,谁老谁年轻,不是称呼哥和姐就能解决的。如果一个沧桑的脸摆在你面前,人还是会不自觉的认为 TA 是资历老的人。
另外,我感觉即使取消了层级显示,在交流中也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和看的话,级别低的人倒是没什么?但是,级别高的人,难免在别人反对的时候,心理不舒服,不保证未来不使绊子。
字节跳动这事得初衷是挺好的,包括咱们国内互联网大厂都喜欢隐藏职级,鼓励大家公平交流,有效沟通等等吧。但是,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实验谈一谈这样的做法效果到底会不会更好呢?
我们放到一个假设的理想实验环境中,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在一个公司里,有 10 个人,一个是董事长,一个是总经理,还有一个是人力总监,还有一个是部门领导,一个是组长,剩余 5 个人是平级的普通员工,在这么一个环境中,假如这 10 个人之间,相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和直接,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大家说话,是会更小心和谨慎,还是更大胆和开放?
我感觉大概率,大家可能会更小心谨慎。
然后,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 ChatGPT ,ChatGPT 跟我的想法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