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药师说丨这些高血压的误区,要不得!
健康
健康
2024-09-30 12:45
北京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持续“一院五院区"协同发展,打造“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全面推动医院各项事业实现创新协调高质量发展,稳居辽南龙头地位,连续七年进入中国顶级医院百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秉承医院"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院风,竭力掌握最先进的科研技术,各方面都走在全省药学领域前列,为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科室连续三年获“PSM药盾公益"优秀志愿者工作站、“药学科普传播优秀团队"称号,拥有数名科普中国共建基地科学传播专家。近年来,药学部积极开展药学科普活动,并从院内拓展到了新媒体、电视、幼儿园、社区和医联体医院,致力于践行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使命,在各环节全方位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秋风习习送走了炎热的夏季,但由于气候变凉,早晚温差较大,使人体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增高,体内分泌升高血压的激素也会增多,血压容易随之波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季节交替之际更应正确认识高血压,合理应对,避免血压波动。药娃为您梳理了以下误区,帮您“避坑”,以更好地控制血压。不少人发现,自己饮食清淡、经常运动、不抽烟、不喝酒,却得了高血压,简直不可思议!其实,高血压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临床上90%~95%的高血压无法找到确切原因,可能与遗传、年龄、吸烟、酗酒、超重肥胖、饮食习惯、精神紧张等密切相关,这类血压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只有一小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导致的,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亢等内分泌疾病等。但几乎所有的高血压都可以通过医学手段控制,基本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家庭自测血压不高于140/90 毫米汞柱(mmHg)就可以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高血压的定义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mmHg;或家庭血压≥135/85mmHg;或24小时动态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135/85mmHg,夜间血压≥120/70mmHg。也就是说,140/90mmHg及以上是我国诊室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而家庭自测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要比140/90mmHg低,是135/85mmHg及以上。需要强调的是,家庭自测血压要使用国际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或智能手表等。且需要连续5~7天规范化地测量,取所有读数的平均值。如果家庭自测血压高于135/85mmHg,建议去正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安静休息5分钟后开始测量,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位置。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肥胖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
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这是非常错误的。得了高血压刚开始可能不痛不痒没感觉,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是在“养虎为患”,会造成心脏、脑、肾脏、全身血管等器官组织的严重损害,带来很多后遗症,例如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肾衰、视网膜病变和全身血管疾病等。小病不治拖成大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是单纯降低血压表上的数字,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避免遭受重大疾病的侵袭。要知道,血压每降低10mmHg,冠心病风险就会下降20%,卒中风险下降35%,死亡风险下降10%~15%,越早治疗获益越大。
不少人一想到高血压要长期吃药就头痛,害怕戴上“药罐子”的帽子摘不下来,又怕长期吃药伤害身体。所以出现两种现象,一种不吃药,而到处寻找所谓的偏方、秘方和保健品;另一种想通过“扎针”“打吊瓶”等方式快速使血压达标,以便早早停药。这些方式都是错误的。使用非正规产品降压,不仅有很多未知的毒副作用,还会贻误病情,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压的下降应平稳,降得过快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且快速降压引起反射性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反而会造成心悸、出汗、亢奋等,更容易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的治疗要规范合理,不能擅自加药、减药,不要盲目换药、停药。⭐️ 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宣传,具体诊治请咨询专业人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