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经济日报》“地方”版刊文,报道甘肃坚持工业强省、产业兴省,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因地制宜优化生产力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的生动实践。其中,介绍了金川集团“强工业谋合作”,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以下为全文——
甘肃资源能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势头强劲,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近日,在甘肃兰州举办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中,甘肃有关市州、园区和转移落地企业现场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95个,签约额3062亿元。近年来,甘肃坚持工业强省、产业兴省,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承接能力、创新承接模式,持续优化产业承接空间,因地制宜优化生产力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位于甘肃省金昌市的金川集团镍盐有限公司硫酸镍溶液生产现场,萃取、集中控制等流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经加压浸出后的硫酸镍运送到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项目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9月底我们产能是9.1万吨,年底能达到12.3万吨。因为原料以溶液的形式供应,使前驱体生产原料更具有成本优势。”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昌分公司生产经理蒋勇强介绍,金川集团镍盐有限公司建设的10万吨/年动力电池用硫酸镍溶液提升项目所产硫酸镍溶液,主要供应金通公司的三元前驱体生产所需。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从东部沿海地区迁建落地一大批企业,促进甘肃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装备制造等为主的产业体系,为全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甘肃将工业强省、产业兴省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招”,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具有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甘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增速居全国第二位,连续11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9个季度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二位。坚实的工业基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65个,签约金额2537.8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4个,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一半,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十足。酒泉一重西北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是2023年产业转移签约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生产大型风电配套轮毂、底座、主轴等重要零部件和百吨级核乏燃料罐。一、二期项目设计月产能8000吨,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6亿元,对酒泉市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年产5万吨的一期项目今年3月投产,实现首件浇铸。目前正在小批量试生产,月产1200吨风电铸件产品。”酒泉一重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志平说。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工业投资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甘肃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通过加快建设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实现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转变,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已培育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电工电气装备、新能源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现代农机、矿山及工程装备等为主的产业链条,初步构建起兰州石油化工装备、天水电工电气装备、酒泉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甘肃省被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8个枢纽节点之一,并设立庆阳数据中心集群,融入全国算力网络体系。在今年的对接活动中,甘肃省白银市、酒泉市、兰州市、庆阳市立足资源优势和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聚焦化工新材料、冶金有色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链发展壮大和集群培育,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交流平台,开展专题对接。兰州石化公司120万吨/年乙烯改造项目、华明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酒泉市肃北东28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等协议项目的签约,将为甘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在今年的对接活动签约现场,陕西文投美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涛代表公司与庆阳市签订了一项建设智算中心项目的协议,投资规模达到21亿元。“项目在落地前后,庆阳市都有专人全程对接帮办,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力争项目早建成、早见效。”王涛说。“我们对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实行‘一对一’‘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服务,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让企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庆阳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建设科科长马远说,庆阳市围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创新建立了项目“落地办”机制,由落地专员提前将手续办理所需资料推送给企业,帮助准备要件,招商部门确定1名分管负责同志全程盯办,积极与各职能部门沟通衔接,极大压缩了前期手续办理时限。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金字招牌”。今年,甘肃挂牌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聚焦政务、市场、法治、创新、要素、人文“六大环境”提升行动,围绕重要指标加力提升、重大项目加速落地、重点区域亮点培育等工作,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全面优化、提档升级、质效兼优、向新向好的积极态势。同时,甘肃通过制定落实“一项一策”“一企一策”重点项目帮扶计划,紧盯10条产业链30个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服务,加强行政审批、要素供给、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质效监督,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合理诉求。“我们始终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服务企业‘无事不扰、有事上门’。”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唐培宏表示,将举全市之力、聚各方资源,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东西部产业合作新高地。(经济日报记者 赵梅) 来源丨经济日报
编辑丨吴跃年
责编丨吕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