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尼斯·波拉,肖像由艺术家提供
Janis Polar, portrait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杰尼斯·波拉 (Janis Polar) 是一位常驻巴塞尔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实践聚焦于当代社会生态中的混乱与冲突,通过结合媒体技术、自然科学与政治生态学,探讨人类中心主义对环境的影响。他的创作地点多为资源开采地区或被视为“自然的最后疆域”的场所,呈现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多媒体装置和视听影片中,波拉将(后)纪录片手法与推测性创作方法相结合,试图解构人类的观看视角和认知模式,并通过媒介物的使用,挑战我们对“自然”和“历史”的固有认知。其作品不仅探索自然景观中的人类活动足迹,还将艺术视作一种延伸感知的工具,提出对生态破坏与文化记忆的反思。
杰尼斯·波拉的作品曾在瑞士、德国、美国、爱沙尼亚、中国等多个国家展出,包括巴塞尔DOCK艺术空间、kHaus文化中心 (Forum (kHaus), Basel)、瑞士苏黎世KeinMuseum等地。同时,他经常与声音艺术家、科学家及科研机构合作,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 (GEOMAR)、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巴塞尔大学等。波拉曾获得多项驻留机会与研究资助,主要来自瑞士文化基金会 (Pro Helvetia)、巴塞尔文化部、2024年柏林野外探险者 (Fieldexplorer Berlin 2024)、2024年纳尔斯基金 (Fundaziun Nairs 2024)。另外,他还在诸多跨学科创新机构中实践,诸如瑞士冬图尔摄影博物馆 (Fotomuseum Winterthur)、国际短片节冬图尔 (Int. Kurzfilmtage Winterthur)、米格罗斯文化百分比 (Migros Cultural Percentage) 以及各种非机构项目中从事策展及艺术媒介创作,这些经历都对他的艺术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处之地[4051]》,杰尼斯·波拉,2019年
图片源自艺术家官网
non-place [4051], Janis Polar, 2019
Image from the artist's official website
生态探索
Eco Inquiry
通过对生态、历史和技术的跨学科探讨,杰尼斯·波拉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看与思考方式。他将自然景观、档案材料和多媒体装置相结合,以超人类的视角解构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揭示了现代技术所带来的感知边界的延伸。
《地火水镜》,杰尼斯·波拉,2023-2024年
图片源自艺术家官网
gēotan, Janis Polar, 2023-2024
Image from the artist's official website
杰尼斯·波拉的作品《地火水镜》(gēotan) 源自他2015年和2017年对黄石国家公园和美国西海岸的两次实地考察。他通过回溯这些影像,将火山与水流的景观重新审视。这些影像在后期的创作过程中被重新构建,试图解构他过去作为一个“西方历史书写者”对火山景观的痴迷视角。作品通过不同的镜头语言,聚焦于基础设施和游客的“无意闯入”,展现人类活动在自然景观中的不期而至的影响。水的流动在影像拼贴中被突出,喷发的间歇泉和水流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对比,与人类中心主义下不断变迁的社会生态相呼应。
《冰川之殇》,杰尼斯·波拉,2022年
图片源自艺术家官网
ex-de-plora, Janis Polar, 2022
Image from the artist's official website
而《冰川之殇》(ex-de-plora) 作为一个多媒体装置作品,则将目光投向瑞士的隆河冰川和科尔尼费蒂山的冰川。作品通过未编辑的行动摄像头画面,结合带有橙红色滤镜的图像,模拟了21世纪灾难视觉文化中的探索情境。作品中的橙红色滤镜不仅联想到沙漠沙尘,也暗指电影底片的降解,为展示空间创造出时间模糊的氛围。通过展示冰川景观的脆弱性,杰尼斯·波拉在探索人类活动与冰川消融的关系的同时,邀请观众反思视觉文化对灾难意象的固化作用。
《冰川档案》,杰尼斯·波拉,2020年-至今
图片源自艺术家官网
*gel-[archive], Janis Polar, 2020-ongoing
Image from the artist's official website
《冰川档案》(*gel-[archive]) 是杰尼斯·波拉发起于2020年的一个项目,通过探讨冰川与档案的双重隐喻,进一步深化艺术家对气候危机和人类技术干预的批判。在这一多媒体装置作品中杰尼斯·波拉质疑了技术解决方案对气候危机的应对方式,冰川作为“自然档案”保存历史的功能被与人类通过技术手段保存的人工档案相比较。作品中的影像通过极端远景与广角镜头的运用,探讨了媒体的物质性及其对自然景观的塑造。声音艺术家杰罗姆·加迪恩在与杰尼斯·波拉的联合探险中使用了定向、接触和水下麦克风录制声音,构建了一种介于自然与合成之间的声音景观。该作品通过对冰川物理形态和技术性档案的探索,展示了冰川在气候变化下的脆弱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应对生态危机时的有限和被动。
《锰矿花园》
Mangan Garden
《锰矿花园》,杰尼斯·波拉,2024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Mangan Garden, Janis Polar,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锰矿花园》作为杰尼斯·波拉本次参加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学双年展的代表作品,是艺术家对太平洋深海生态和资源开采历史的艺术考察,作品采用多种媒介展示了锰结核的形成过程。锰结核在海底数百万年间逐渐在鲨鱼牙齿周围形成,包含铜、镍等稀有资源。波拉通过展示1970年代的深海矿业档案图像,结合当时的全息图与海军探照灯抛物镜,模拟了当时深海探索的视觉体验。
《锰矿花园》,杰尼斯·波拉,2024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Mangan Garden, Janis Polar,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锰矿花园》通过不同媒介与历史之物的并置,质疑现代技术的视角是否真正理解了深海生态的复杂性,并借用“怪物”隐喻这一技术领域的异化,探讨科技对自然界的观测和干预。杰尼斯·波拉在作品中进一步提问:“在没有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我们人类是否能够决定性地理解地球智慧?”
艺术家通过对深海生态的重新解读,构建了一个具有深度的生态空间,使我们意识到生态危机下多层次关系的复杂性。他的艺术实践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视觉呈现,也是对人类认知边界与“灵光”隐喻的挑战,从而促发观众的“宇宙觉醒”,最终形成对我们在宇宙中地位的重新认识。
《锰矿花园》,杰尼斯·波拉,2024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Mangan Garden, Janis Polar, 2024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本次杰尼斯·波拉的作品由瑞士文化基金会特别支持呈现,作为本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的重要合作伙伴,瑞士文化基金会旨在支持中瑞两国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开展项目促进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知识与经验的分享。
更多精彩作品,期待您到展览现场一探究竟!50位全球最具实验性、想象力和话题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邀您一起从不同维度觉察万物的脉搏,在行星视角中探寻萦绕于万物的“灵光”!
撰文:River H
排版:王潇扬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灵光涌现
Earthwise
2024.10.26 – 2025.02.23
*
启皓艺术馆 Genesis Art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
8 Xinyuan Sou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早鸟票限时发售中
扫描二维码在线购票
早鸟票销售截止至:2024年10月25日 23:59
使用时间:展期内均可使用
BATB 相关阅读链接:
BATB 2024 艺术家|乌韦·里格尔 & 刘一楠:光之诗篇
BATB 2024 艺术家|AATB: 非人生命的呢喃
BATB 2024 艺术家|Quadrature: 在星际之间
BATB 2024 艺术家|A.A.Murakami: 稍纵即逝的技术
BATB 2024 艺术家|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特·米尼奥诺:艺术作为生命系统
BATB 2024 艺术家|托马斯·费因斯坦: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命”?
早鸟开售 |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今秋十月重磅启幕!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即将启幕:与万物灵光化⽣涌现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灵光涌现”即将启幕!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正式加入国际双年展协会 (IBA)
参展艺术家
亚历山德拉·阿罗什维利
安德里亚·安那尔 & 蒂博·布雷韦特
村上梓 & 亚历山大·格罗夫斯
陈文令
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特·米尼奥诺
大卫·科隆比尼 & 劳拉·尼德尔 & 马克·杜波依斯
多米妮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
埃维莉娜·甘比诺
加里·希尔
伊弗·邓肯
伊希塔·夏尔马
杰尼斯·波拉
杰尼夫·奥龙
约翰内斯·布鲁德
朱利安·戈茨 & 塞巴斯蒂安·尼特
马克西姆·哈维·卡里埃
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
奥利弗·雷斯勒
索尔维格·苏斯
泰克拉·阿斯拉尼什维利
托马斯·费因斯坦
叶锦添
简鸣谦
乌韦·里格尔 & 刘一楠
王之纲
arc/sec实验室
AoHI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
批判媒体实验室
ETH人工智能实验室
气候时钟
(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