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尼夫·奥龙,肖像由艺术家提供
Janiv Oron, portrait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杰尼夫·奥龙 (Janiv Oron) 是一位媒体艺术家和DJ,现生活、工作于巴塞尔,拥有伯尔尼艺术大学 (Hochschule der Künste Bern) 当代艺术实践的硕士学位。他是瑞士电子乐队“金手指兄弟” (Goldfinger Brothers) 的成员,同时也是一位表演者、实验电子音乐创作者,并活跃于不同的音乐组合之中。
他的作品曾在全球众多艺术展览和演出中亮相,其中包括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艺术双年展、巴塞尔唐·博斯科花园、伊斯坦布尔当代艺术展、荷兰国家歌剧院、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毕尔巴鄂阿里亚加剧院等。除了作为视觉艺术家的实践,他还作为DJ在全球享有盛誉,并在瑞士广播电视台主持了自己的节目。
以通感理解世界
Understand the World Through Synesthesia
杰尼夫·奥龙的作品涉及多种视听媒介,他经常与其他艺术家合作,采用跨学科方法探索艺术形式,如舞蹈、表演、文学、影像与装置艺术。他凭借其丰富的音乐现场和DJ经历,将灵感直接转化为“乐器”。在创作中,他经常修改既有元素,如定制扬声器,使其不仅能播放音频,还能与空间进行声学互动,成为独特的雕塑作品。对奥龙来说,声音不仅是听觉体验,更是视觉体验,他将其视为虚拟的视觉工具,通过这种通感式的理解,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思维自由驰骋。
《不确定因素的来源》,杰尼夫·奥龙,2015年
视频源自艺术家官网
sources of uncertainty, Janiv Oron, 2015
Video from the artist's official website
《不确定因素的来源》(sources of uncertainty) 通过独特的声音元素组合与呈现方式,引发关于不确定性的思考。作品由两个旋转扬声器和泡沫塑料组成,设备运转的声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随机发出的响声则象征着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使声音景观充满变化。不确定因素的来源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比如不可预测的因素,以及与程序或仪器不确定性相关的因素:包括已知过程但未知其函数关系的情况;已知模型结构但参数可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还有关于系统或效果可预测性的不确定性。这些极简主义程序被汇编成一组朴实无华的声音和氛围音效模式集合,邀请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声场之中。
《兰茨科恩 I》,迈克尔·安克林 & 杰尼夫·奥龙
2022年,图片源自艺术家官网
LANDSKRON I, Michael Anklin & Janiv Oron, 2022. Image from the artist's official website
他与迈克尔·安克林 (Michael Anklin) 合作创作了《兰茨科恩 I》(LANDSKRON I) 等多部作品,通过将乐器相互连接,他们将彼此创作音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有机体。这一声学物体被麦克风收音,它们的音频信号被实时处理、异化和进一步发展。这种被处理过的材料又反过来影响产生原始材料的演奏风格,其结果是一个网络,一个反馈回路系统。利用电子技术和声学原理结合而成的电声结构将一系列共振声音抽象化并具有叙述性,唤起仪式氛围和特定意图。
《为一架自动演奏钢琴而作的研究 II》,
杰尼夫·奥龙 (作曲、导演),2018年
图片源自艺术家官网
Studies for one Disklavier piano II,
Janiv Oron (Composition, Direction) , 2018
Image from the artist's official website
《为一架自动演奏钢琴而作的研究 II》(Studies for one Disklavier piano II) 创造了一个充满声学声音、琴键以及机械限制的世界,伴随着三位舞者的动作,自动演奏的钢琴在调节音高、音色、织体、音量、持续时间和形式等变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舞者运动时的心率塑造着音乐结构,呈现出一种奇特而有节奏的舞蹈,它在纯粹的感官层面极具吸引力。这种舞蹈解放双手,用肢体的视觉呈现代表音符,创造出复杂的音乐作品,使钢琴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更像是合成电子音乐,而非真正的钢琴发出的声音。
《堆栈》
The Stack
杰尼夫·奥龙的全新作品《堆栈》作为本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的参展作品,由六个线阵列扬声器和三个低音扬声器组成,它们以环状排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没有支架,象征着地球与位于瑞士温特图尔的三台Aventa风力涡轮机所产生的能量之间的巨型结构层次。作品使用了这些风力涡轮机的音频录音,音频通过一根中心立柱传递至地面,通过电缆和扬声器发出声音,以理解和描述能量的概念。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Exhibition View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2024
《堆栈》是一件受本杰明·布拉顿 (Benjamin Bratton) 巨型结构理论启发的视听装置作品,通过扬声器组成的阵列象征现代社会的多层结构。作品结合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结构力学与监测研究所提供实时数据流,实时反馈并动态地影响装置,将物理、数字和社会层面的相互交织可视化。装置中的线列象征着桥梁、风车和火车等基础设施,将原本无形的网络结构转化为可感知的视听体验,揭示了技术、社会和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观众对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复杂关联的思考。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Exhibition View of 2nd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BATB), 2024
更多精彩作品,期待您到展览现场一探究竟!50位全球最具实验性、想象力和话题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邀您一起从不同维度觉察万物的脉搏,在行星视角中探寻萦绕于万物的“灵光”!
撰文、排版:王潇扬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eijing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灵光涌现
Earthwise
2024.10.26 – 2025.02.23
周二 (Tue.) 至周日 (Sun.)
10:00-18:00(17:30 停止入场)
*
启皓艺术馆 Genesis Art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
8 Xinyuan Sou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参展艺术家
亚历山德拉·阿罗什维利
安德里亚·安那尔 & 蒂博·布雷韦特
村上梓 & 亚历山大·格罗夫斯
陈文令
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特·米尼奥诺
大卫·科隆比尼 & 劳拉·尼德尔 & 马克·杜波依斯
多米妮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
埃维莉娜·甘比诺
加里·希尔
伊弗·邓肯
伊希塔·夏尔马
杰尼斯·波拉
杰尼夫·奥龙
约翰内斯·布鲁德
朱利安·戈茨 & 塞巴斯蒂安·尼特
马克西姆·哈维·卡里埃
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
奥利弗·雷斯勒
索尔维格·苏斯
泰克拉·阿斯拉尼什维利
托马斯·费因斯坦
叶锦添
简鸣谦
乌韦·里格尔 & 刘一囡
王之纲
arc/sec实验室
AoHI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
批判媒体实验室
ETH人工智能实验室
气候时钟
(按姓氏拼音排序)
扫描二维码在线购票
2024.10.26 – 2025.02.23
周二 (Tue.) 至周日 (Sun.)
10:00-18:00(17:30 停止入场)
BATB 相关阅读链接:
BATB 2024 艺术家|王之纲:未来考古,电子废墟中的游牧部落
BATB 2024 艺术家|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感受地球的低语
BATB 2024 艺术家|叶锦添:幻象中的灵韵
BATB 2024 艺术家|简鸣谦:像素化的荒野
BATB 2024 艺术家|加里·希尔:抑或是偶然
BATB 2024 艺术家|陈文令:飞跃符号之上
BATB 2024 艺术家|多米妮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外星之地
BATB 2024 艺术家|Fragmentin: 气候代码
BATB 2024 艺术家|杰尼斯·波拉:生态迷踪
BATB 2024 艺术家|乌韦·里格尔 & 刘一楠:光之诗篇
BATB 2024 艺术家|AATB: 非人生命的呢喃
BATB 2024 艺术家|Quadrature: 在星际之间
BATB 2024 艺术家|A.A.Murakami: 稍纵即逝的技术
BATB 2024 艺术家|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特·米尼奥诺:艺术作为生命系统
BATB 2024 艺术家|托马斯·费因斯坦: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