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霜重雪凝,
河水冰封,天寒地坼。
十月朔,秦岁首,
送寒衣,丰收忙。
鸿雁归去,寒柯已枯,
雾霭沉沉,水天一色。
此时节,夜长、阴重、风寒。
立冬,秋已尽,冬之始。
-
水始冰,地始凍,
芳草化薪,蟄蟲休眠,
萬物始收藏。
橙橘登,山藥乳,
西風作北風,秋冬氣始交。
蘆始荻,朝菌歇,
清霜冷絮,枯樹吟獨。
逐光暖行、庭前負暄,
今宵寒較昨夜多。
待月半、風孤,
擬約寒爐美酒敘舊詩,
閒話暖陽小火爐。
-
记忆中的冬是寂静的,
此时节草木枯黄凋零,蛰虫避寒休眠,
万物收藏,只留得,满目萧瑟,天地茫茫。
冬也是温暖的,
寒冷的夜,一家人围炉闲聊,煮茶温酒,
或是雪夜访友,月白灯深,执子对弈,
困倦了便扯条被子窝进去,夜话霜雪,
翌日,雪霁初晴,再相伴赏雪。
如此想来,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冷了。
-
今年立冬:11月7日
-
立冬分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
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时,气温低寒,
湖水已经能冻结成冰。
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
二候|地始冻
立冬后五日,土地也开始冻结,天寒地坼。
-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
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了大蛤。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建始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思是说秋季作物收晒完毕,收藏入库,
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冬季已然来临。
-
虽然冬季已至,
但此时地表还储存有一定热量,
此时江南地区还不会太冷,在晴朗无风之时,
便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
《红楼梦》中贾母曾言:
“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
因节气迟,还算十月,
应着小阳春的天气,
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
-
立冬之后天渐寒凉,
气温愈低,水愈清冽,
自是最宜酿酒。
浸米、蒸饭、晾饭、落缸、
开耙、发酵、煎酒、封坛,
待到来年初冬,煨上一壶冬酿酒,
甘甜香醇,爽口宜人。
浅咪一口,就是连诗仙也要沉醉其中,
半醉半醒间,看墨花月白,疑雪满前村。
-
吃饺子
-
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古人认为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作为农业大国,古人十分重视二十四节气,
节者,草木之新的生长时节也,
故而应在“交子之时”食用饺子。
古人又有“秋收冬藏”之说,
因而立冬这一天应改善生活,食用饺子。
-
送寒衣
-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秋季结束,冬季开始,
冬愈深,风愈寒,
人们纷纷将秋服换为冬装。
古人云“视死如生”,
因此立冬之时除却为自己换上冬装,
还是为祖先们准备寒衣、祭祀扫墓的时节。
-
迎冬
-
古时立冬,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
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吕氏春秋.盂冬》:
“是月也,以立冬。
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
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
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
贺冬
-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
“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
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
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
立冬在过去是大节。
这时去寺院求一帖佳符,
佑护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
落水荷塘满眼枯,
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
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
你们那儿立冬吃什么?
红糖、芝麻糊、核桃,
明儿吃起。
北方立冬民间有吃饺子(秋冬之交)、羊肉炉、姜母鸭的习俗。
立冬当引补(安脾胃,勿过补),
补气血:花生加紅糖燉服。
补阳:核桃、芝麻糊。
滋阴:银耳炖雪梨。
2025年花曆
-
盲购特价|粉丝私享
前300名购买者(还有少量名额)
获赠香囊+毛毡礼袋+珍藏本年历
-
点击图片|快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