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目錄君
图|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节至秋分,寒暑均平。
秋分。
-
太阳直射赤道,
平分昼夜,平分寒暑,
平分一季秋色。
行于白露之后,
雨水逐渐寒凉清瘦,
栾树落花,桂子中庭。
这时节的风和雨,
都伴着不自觉动人的香气。
一树灿烂,一地明媚,
天光云影,入我心怀。
-
水间乘风,山中戴月。
-
晨起,
被秋分前一日雨后群山惊艳。
苍翠依然是这刻山中主色调,
云雾随着山风轻柔又灵快地移动。
龙胆、桔梗、鸭跖草、翠芦莉……
深深浅浅、星星点点的蓝,
洁净、澄澈,点缀在广袤的苍翠之中,
如此宏观,又如此微观,
妙在两者皆有惊魂的美。
遂真切地感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秋暮夕月。
-
《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岁华记》)
夕月,即祭拜月神。
于庭中设香案,
摆上秋收的各色瓜果,
红烛高燃,袅袅清香,
拜祭月神,祈求福佑。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中秋节便由此演变而来。
祭月,古老的习俗世代相传,
人们饮宴赏月,团圆相庆。
-
秋分有三候:
-
一候|雷始收声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
入地则万物随入也。
古人认知雷因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之后阴气旺盛,阳气消减,
遂天地之间雷始收声。
-
二候|蛰虫坯户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淘瓦之泥曰坯,细泥也。
《礼记》注:
“坯,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随着天气变冷,蛰居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并用细土封藏洞口,以防寒气侵入。
-
三候|水始涸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水本气之所为。
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降雨减少,
气候日渐寒冷干燥,水泊河湖水量变少,
沼泽洼地逐渐变得干涸。
-
秋分之后,
我们的生活有了“细水流长”的意味。
一点点变得沉着、温婉起来。
《诗经》的“风雨如晦”仍在继续,
有人在这个季节反复别离,
亦在同样的季节相遇、重逢。
也有寂寥,也有欢欣,
奇怪陌生人与陌生人,
也有着许多的情感共鸣。
大抵在“知秋”的况味里,
我们多多少少都历过相似的忧伤、欢笑。
-
最好在雨落临安之后,
打马行过江南。长安古道。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信马由缰。信马由缰。
带走南山桂子,醉去归云无踪。
总要去瞧瞧更加深刻的秋,
天地是怎样一番辽阔?
又相伴一番萧索?
-
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彼岸花灼灼盛开,
每一朵花都燃烧出一片“地狱天堂”。
每于秋分前后,勾勒诗人的天涯。
无论一生中我们相逢多少次,
依然犹如初见,幸甚至哉!
也是这样的时节,南山的红豆,
渐次成熟。认真浪漫的古人,
就这样循性自在地将“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寄托在小小的一粒相思籽上。
从不将它道破,却又明明白白、深刻入骨。
-
秋分,微冷。
天地一变将生,
从一叶凋零开始,
却从不见它荒芜。
随意呼吸,馨香漫入心上。
喜悦与落寞持平,
这是不是也算情绪的稳定?
乾坤静肃,寒暑均平。
-
守着一季青山,
随节气缓缓流转。
落花尽随人意,
林间叶染疏黄。
时光温润如玉,
亦含蓄,亦多姿多彩。
内心最为丰盈充足的时节,
如小火慢炖,耐心地经营自我天地,
日子细水流长,亦活色生香。
-
秋月明,秋风清,秋分日。
-
秋分桂花香
福袋|闪购
3折限时特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