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磕磕碰碰、扎伤刺伤
在所难免
这些“小伤”看似不打紧
但也可能带来致命伤害
近日,江苏一男子
就因为被树枝划破手
在ICU救治了整整两个月
才转危为安
被树枝划伤手
竟在ICU躺了两个月
“进来的时候还是夏天呢,出院都已经是秋天了!”在ICU躺了整整2个月的邱大爷(化名),走出病房时恍如隔世。
8月10日,江苏镇江72岁的邱大爷去地里干活时摔了一跤,右手被地上散落的树枝划破。对于干了一辈子农活的邱大爷来说,这样的小伤他早已习惯,便未做处理。
几天后,邱大爷的右手越发肿胀,触痛明显,脸部肌肉也很僵硬,更要命的是,嘴巴仅能微微张开,吃饭、喝水都十分困难。送医后,医生诊断为破伤风,在ICU治疗了2个月,邱大爷才康复出院。
研究显示
在全球范围内
破伤风的病死率高达30%~50%
若未得到及时且规范的处理
病死率甚至可接近100%
什么情况下容易感染破伤风?
又该如何预防?
不只是铁锈伤
这些伤口都可能感染
破伤风病是由一种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而造成的。当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后,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受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1
有组织开放性损伤且创口较深
破损的皮肤黏膜是最常见的感染路径,还有一些较少见的感染途径,如表皮伤口、开放性骨折、慢性伤口等。
2
受到外界破伤风杆菌侵入
破伤风感染通常由污染物体造成的伤口引起,如被泥土、粪便、痰液污染的伤口,生锈的钉子或针造成的穿刺伤,烧烫伤,挤压伤,烟花爆竹炸伤等。
3
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污染的伤口较深自然氧气会变少,在这种厌氧环境下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会迅速生长为增殖体,释放外毒素从而致病。
破伤风不会因“风” 而感染
发生外伤,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赶紧严严实实地包扎伤口,生怕得上破伤风,其实人们的这一认识是个误区。
破伤风杆菌本身是一种厌氧菌,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可以消灭它,这种病菌在氧气中是无法存活的。
相反,如果将伤口包裹得太严,反而不利于伤口愈合。
正确的做法是:外伤患者在进行初步止血后,只要不再有血液流出,可以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进行表面遮盖,如果尘土较大,更应该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随后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遮盖伤口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避免尘土造成伤口感染,而并不是为了挡风,所以遮盖物没必要太厚重。
如何预防破伤风?
1
伤口处理:
破伤风杆菌的生长需要厌氧环境,创伤后的早期彻底清创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应认真检查伤口,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反复冲洗消毒,最好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浸泡或反复冲洗。
2
主动免疫:
儿童需在3、4、5月龄及18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联合疫苗(含有破伤风类毒素),在6周岁时接种1剂白破二联疫苗,可建立较为持久的主动免疫,全程免疫后的保护作用可达5-10年。
无破伤风免疫史的成人,可接种3剂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第1剂和第2剂间隔4-8周,第2剂和第3剂间隔6-12个月。一般每10年加强接种1剂。
3
被动免疫:
当存在外伤且可能引发破伤风时,可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4
及时就医:
如有伤口或怀疑破伤风,需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提醒:
草木、树枝、玻璃等引起的割伤
车祸、重物砸落等引起的外伤
都易感染破伤风杆菌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
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往期回顾
#节气养生 | 今日立冬,阳气开始闭藏,“五妙招”“五药膳”助力健康姿态迎接冬日
编辑:刘茜 审核:朱蕗鋆
本文综合自央视网、中国中医药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