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原则上真高1000米以下,广义上指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按飞行器飞行高度划分,可分为超低空(100米以下,主要包括消费级无人机,即时物流、城市管理无人机)、低空中层(100-1000米,主要包括快递物流无人机))和低空上层(1000-3000米,主要包括载人飞行器)三个部分。
一、低空经济产业链都有什么?
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产业链上游为地面基础设施和管理保障软件,包括通用机场、低空通信设备、空域管理系统和机场运营管理系统;中游为航空器制造,可分为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落飞行器);下游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巡检、飞行服务等。
二、 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
研发体系:涵盖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x)、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先进技术系统,它们为低空经济领域内产品的创意孵化、设计优化及生产制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基础原材料:涉及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特殊橡胶、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质、玻璃纤维、树脂基质等多种高性能材料,这些原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物理性能、耐用度及生产成本。 核心组件与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高效能电池、精密电机、飞行控制系统、高精度陀螺仪、集成芯片、电路板等,它们是组装低空飞行器的核心要素,对于飞行器的稳定性、操控精度及安全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 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游
中游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中枢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由低空产品的生产制造、低空飞行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综合服务的提供三大板块构成。
低空产品制造方面,该领域广泛涵盖了从消费级到工业级的无人机、直升机、传统的固定翼飞机,以及代表着未来趋势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等的研发与制造工作。这些航空器的创新与发展,不仅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极大地丰富了低空飞行的应用场景。
低空飞行保障同样不可或缺,它包括了地面控制站的建设、起降设施的规划与设计、以及维修保障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这些地面系统的完善,为低空飞行器的安全起降、高效运行以及及时维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低空综合服务的提供也是中游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了低空飞行保障服务的建立、飞行培训课程的开设、以及维修维护服务的提供等。这些服务的完善,不仅提升了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当前,无人机产业已成为低空经济领域中的佼佼者,以大疆、亿航智能等为代表的企业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为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四、 低空经济产业链下游
下游主要聚焦于产业融合,即将中游生产的无人机、航空器等产品及服务应用于各个场景中。
低空经济+物流: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场景,如快递配送、跨海飞行物流等。
低空经济+交通:包括城市空中交通(UAM)、短途运输等。
低空经济+旅游:如空中游览、低空观光等,已成为更有趣、更新奇的旅游休闲项目。
低空经济+运动:包括飞行培训、航空运动等。
低空经济+巡检:在电力巡检、农业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在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城市监控、旅游观光等场景已经进行了商业化探索的应用。低空飞行器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体验。
五、 低空运营行业,低空在农业、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植保无人机:利用无人机进行农作物的监测、播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例如,航天宏图在农业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应用无人机监测技术,实现目标农田的承保上图、承保验标和风险防控等功能。
2. 物流领域:
3. 旅游领域:
六、 低空飞行保障行业
监测网:低空飞行保障系统利用传感器、雷达等设备对低空飞行活动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定位和报送。这是将低空飞行活动转化为数字化系统的关键。例如,中国空军飞行控制中心(CAFUC)采用ADS-B系统进行实时飞机监控,该系统具有多个地面站和实时网络能力,以及增强小型通用航空器监控能力的UAT模式,能有效监控和控制小型飞机,实现对低空飞行区域的全面覆盖。
航路网:提供空域和飞行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核心平台(操作系统)。根据空联网和SILAS系统提供的数据设计安全合理的航路航线,监测合作和非合作飞行器状态,解决飞行冲突,解除局部飞行风险。这有助于提升空域利用效率,并保障飞行安全。
服务网:赋能各低空经济管理和业务主体的应用。通过信息共享和智能平台为监管部门提供低空飞行有效管控和安全保障的技术手段,为运营企业提供飞行情报和路线规划,为飞行器提供预警和指令服务。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利用北斗、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低空领域打造的智能化数字网络。通过高精度定位和实时通信追踪飞行器,合理分配路线,减少碰撞等事故,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
信息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系统:包括搭建模块化组网运行系统、部署通用机场一体化智能终端和对空监视设备等,以提高低空空域利用效率、确保运行安全和提升通用航空服务水平。
综合服务保障系统:基于民用飞机综合保障技术,专门针对低空、慢速、小型飞行器提供空域综合服务保障需求而研发。利用北斗卫星导航、自动远程监视等技术手段,构建区域低空空域综合监视、区域运行协调管理、综合飞行告警及应急救援支持等功能模块。
飞行控制技术与动力供应技术:这些技术保证了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操控性和安全性,同时决定了低空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和飞行速度。
环境控制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这些技术对低空飞行器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七、 综合服务行业
航空会展:提供低空飞行相关的展览和会议服务,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
广告资讯:涉及低空飞行活动的广告发布和信息传播。
教育与科普:提供航空相关的教育和科普服务,提升公众对低空飞行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传媒:包括低空飞行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影视制作、媒体宣传等。
信息租赁保险:提供与低空飞行相关的信息服务、设备租赁以及保险服务。
中介代理: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中介代理服务,如飞行计划审批、飞行服务站管理等。
社团服务:为低空飞行爱好者和相关从业者提供社团组织和活动服务。
八、 如何表达和认知低空经济?这六大特性不能少。
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经济学家范恒山指出,低空经济既继承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依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空经济具有空间立体性、区域依赖性、数字生态性、产业融合性、辐射带动性以及创新驱动性等特征。
空间立体性。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为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地面或空中某个单一维度,而是将经济活动由地面向空中延伸,由“平面经济”向“立体经济”转变,表现为一种三维空间的立体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许多作业都是“飞行在空中,作用在地面”,空地之间的衔接十分紧密。这种紧密性使得低空经济能够充分利用三维空间资源,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作业方式。 区域依赖性。低空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区域内的低空资源条件,包括空域资源、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不同地区的空域开放程度、空域管理能力以及空域使用效率会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到低空经济在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和速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特征。 只有在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区域,低空经济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不同地区政府在低空经济领域采取的政策导向、支持力度以及监管模式也会导致区域间低空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数字生态性。低空经济是由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运营和市场应用等核心企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多主体构成的开放式数字生态系统。依托低空经济产业链,各主体通过数据、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建立相互依赖的合作机制,实现产业生态系统内数据、资源、技术的共享与协作。三大通信运营商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技术手段,在低空经济领域进行了布局与谋划。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这些场景涵盖了低空经济的多个方面,如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环境监测等。这一举措展示了中国移动在低空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实力,也为低空经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参考。 产业融合性。低空经济的产业融合性体现在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上,具有跨界性,主要体现为“运行模式上的融合性”。例如,低空经济可以与农业、林业、电力、公安、医疗、体育等多个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低空+农林”“低空+ 电力”“低空+公安”“低空+医疗”“低空+体育”等融合模式。这些融合模式不仅拓展了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的融合性还催生了一批新生业态,如低空旅游、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 辐射带动性。低空经济与临空经济、航空经济、枢纽经济相似,具有由局部的点向广域的“核”转变的辐射带动性。一方面,低空经济涉及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应用场景、服务保障等领域,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形成生态价值共同体。另一方面,低空经济对周边地区产业的扩散与带动作用。低空经济利用经济枢纽强大的资源吸附能力,可加速各生产要素资源的汇集,在技术的交互作用下促进枢纽、产业和区域同频共振,构建功能完善的产业生态圈,辐射带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多方价值共创,重构价值创造过程。 创新驱动性。随着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泛应用,低空经济在航空器制造、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识别、反制以及低空数据管理和使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例如,eVTOL的研发和试飞成功,为城市低空载人飞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高比能混动力电源,为无人机提供了更优动能;浙江一家企业研发的9座混动飞机,能够降低70%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各有关单位:
随着国企合规管理与国家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国企招标采购规范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近期,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相继印发《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指引,旨在构建健康有序招标投标市场环境,全力打造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竞争择优、协同高效的供应链,强调国企招标合规同时,进一步明确招标以外的采购操作程序和全流程管控要点,优化采购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增强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规范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与市场秩序,帮助招采人员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法规,在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下解决企业招标投标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提升企业合规管理与供应商管理水平,增强企业采购价值创造能力,中国投资协会培训中心与北京中会联信息咨询中心定于2025年1月9号在北京市举办“招标投标领域合规管控下的最新政策解读与招标采购全流程操作实务及供应商动态管理”专题培训班,希望各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01 / 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适用及政策指引重点解读
(一)《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改革规解读〔2024]53号)解读--结合管理对标推进采购管理体系建设
1.重点阐述了非依法必招项目可以自主选择采购方式
2.明确界定了四种非招标采购方式的命名和适用范围
3.强化采购寻源与供应商管理、完善采购与评审机制,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二)《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21号)重点解读
1.评定分离全面推广试行
2.大力推进暗标评审与鼓励试行远程异地评审
(三)八部委《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国家发展改革委今(2024]16号)要点解读
(四)国有企业其他适用于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解读
第二部分 招标采购全过程实务操作与法律风险防范
(一)招标流程策划与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1.《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下在组织招标、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等标准方面的新要求
2.招标采购总体范围、方式、合理分包、合同类型、时间计划的确定
3.商务技术要求及技术保障因素确定
4.预审审查方式的选择、资格条件的设置及实施过程难点解析
(二)招标文件编制技巧及注意事项
1.招标文件的编制要点与编制技巧
2.国家标准招标文件的应用
3.招标文件编制中法律禁止的事项
(三)招标项目评标实务及疑难问题分析
1.串通投标与弄虚作假的认定和防范
2.评标时澄清的合理适用
3.异常低价的处理原则
4.不足三家供应商的处理方式
(四)招标采购活动中的异议、投诉处理及案例分析
1.招投标民事争议解决方式
2.异议处理与投诉处理及案例分析
(五)中标、合同签订、履行、绩效考核疑难问题解析
1.招标采购的定标、谈判与合同签订
2.招标采购合同交底、履行、跟踪检查与纠偏调整
3.招标采购合同的转让、终止和收尾
(六)采购风险管理和争议预防及处理
1.采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实施步骤
2.采购风险管理的分阶段关注要点
3.合同执行偏差、违约、变更与索赔的预防及处理
(七)供应商合同履行考核
(八)招标采购会同订立、履行,变更与终止法律依据及风险防范
1.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有关条款解读
2.合同订立、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及案例分析
3.采购合同的变更、索赔、解除与发生纠纷的补救和处理方法
4.采购合同签订及履约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5.合同延期、变更、索赔、调价、违约、合同争端、合同价款支付、竣工结算等未按合同的规定执行
第三部分国有企业自愿招标与非招标采购项目规范流程
1.依法必须招标与自愿招标的区分与界定
2.自愿招标采购方式(询比、总价、谈判、直接)与非招标采购各自主要特点与适用条件
3.自愿公开招标与自愿邀请招标基本流程
4.非招标类采购文件(工程、货物、服务)的编制要点与编制技巧
5.非招标采购方式不同种类的实施要求、流程与实践
第四部分招标采购审计监督视角下的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
1.国企采购的合规管理及采购前、中、后期的风险识别与管控措施
2.招采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3.招投标监督形式:行政监督、经济监督、审计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4.纪检监察机构在资审、开标、评标、处理投诉等环节风险规避
5.招投标采购活动八类违法行为及监督依据
6.违法行为投诉处理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及其基本程序和案例分析
7.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与工程合同跟踪审计
8.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风险与防范
9.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全过程监督管理关键节点及风险防范
10.建立完善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配套机制,从严从实开展审查工作,动态清理废止各类有违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供应商动态管理实务与评价体系建设
1.53号文件中关于强化采购寻源和供应商管理的要求
2.采购寻源的策略与方式
3.强化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全生命周期评价
4.供应商评价指标与结果运用
5.如何对供应商进行量化考核与分级管理
6.供应商管理误区、原则与制度
7.供应商管理模式借鉴--QCDSTAP管理体系
02 / 培训对象
各招标采购行政主管部门、各公管办、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人员;各单位从事招标采购、基建工程、纪检监察、财务、审计、合同、法务等部门相关人员;招标代理机构相关人员。
03 / 主讲专家
届时将邀请招投标领域权威专家进行授课,并结合热点问题经典案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讲解。
04 / 时间与地点
(一)2025年1月9日-12日 (9日为报到日) 北京市
05 / 培训费用
收费标准:3200元/人(含资料、场地、专家等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06 / 报名与联系
为便于会务安排工作,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正确填写参会及开票信息。
咨询电话:
李老师 15191416936
报名截止日期:培训前5个工作日
(请参会人员尽快联系报名及发票等事宜,我将按照参会报名表中提供的信息开具发票,报名表及正式培训通知文件请联系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