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八讲】构形社会主义的上海

文摘   2024-11-24 18:14   湖北  

《建筑历史专题》第八讲


第八讲讲座主题


构形社会主义的上海:

1959年电影《今天我休息》中的城市空间、

建筑和社会性别


主讲人简介



赖德霖,1992年和2007年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专业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摩根讲席教授。已发表中、英、日、意文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解读建筑》(2009)、《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2012)、《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2016),合作编著《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2006)和《中国近代建筑史》(2016),后者为中国“十二五”重点图书,先后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8)及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19)。


讲座信息


2024年11月26日(星期二) 18:30 - 20:05


线下: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304研讨室

线上直播:B站视频号  HUST建成遗产 


第七讲讲座内容回顾


2024年11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课程《建筑历史专题》继续开讲,第七讲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冯江教授主讲,以《建筑与海》为题,分享了多个与海有关的建筑案例,从“浮槎往来:东西的流动”、“水殿风来:潮汐与园池”、“海去潮来:南头古城的时间沉积与空间演替”三个方面分析了海对建筑的影响。


开篇,冯江教授针讨论了此次讲座海报的两个版本,介绍了为《新建筑》2024年第二期“建筑与海”主题专栏组稿的由来(与平辉老师共同完成),以此来引出主题,深感有必要讨论与海洋有关的建筑现象和问题,对海洋视角中的建筑历史进行梳理和解释。


两张海报的素材都与广州十三行有关,左边的版本中是绘有十三行场景的外销瓷,而右边的版本是关于十三行商馆区的绘画。无论讨论海上贸易还是建筑,都不能离开“东西”。而且图中的碗在海上贸易中要经历许多和建筑有关的环节,从生产(工厂),到运输(码头)、存储(仓库)、过海关、经过港口、市场,进入到另一片大陆的沙龙、餐桌、客厅,最终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伴随着器物和人的流动,不同地方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的建筑观念、知识、技术、形式、装饰等方面也产生了更多的联系。


两版讲座海报


《营造学社之道》的展览中,可以看到中国营造学社的先贤们主要在华北、西南、江南等地展开建筑调查(1932-1937),相对而言对海洋和沿海建筑的关切较少,与此同时,海外研究者如伊东忠太、鲍希曼等的调查则对此形成了一定的补充。接着,冯教授展示了一系列和海洋有关的地图,包括以《广州六门海道图》等历史地图为例显示的海域与江海关系、海岸线的地形及其命名、沙坦和滩涂的位置标记、海上丝绸之路三大贸易圈(每个贸易圈均由海洋-海岸-河流与腹地-海峡等部分组成)等,并指出中外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存在差异。


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贸易圈


借助一张示意图,冯教授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世界体系和对海陆关系的认知,以此为讲座第一个部分做好铺垫。

《世界体系(Old World,New World)》


  • 一、浮槎往来:东西的流动

首先,“槎”在此代指所有的海上交通工具。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在两千余年里不间断开展海上贸易的城市,广州在东西方交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广州的建筑业深受域外建筑的影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在了解之前需要理解海上“贸易”本身和与之有关的空间,以广州为例,港口城市的整体构成包括海关、外港、内港、码头、锚地、商管、牙行、船坞、海外商人的居所、宗教场所与墓地等。


三个时期的体现广州建筑与海关系的照片


港口城市的整体构成


接着,冯教授强调海丝史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点,列举了表示城市和海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建筑:南越王宫署遗址、清真先贤古墓、光小思、光孝寺、怀圣寺、海幢寺、三塔(琶洲塔、莲花塔、赤岗塔)。其中,冯教授对《黄埔与广州贸易:中国港口的生与死,1700-1842》进行了重点讲解,讲述了图中的历史场景与黄埔水道后来的变迁


《黄埔与广州贸易:中国港口的生与死,1700-1842》


此外,冯教授分享了大英博物馆《中国诸岛简讯》,指出广州与澳门在历史上分别作为枢纽城市和顶点城市,二者之间的配合十分关键,有内河水道和狮子洋-伶仃洋两条重要的水上通道,在蒸汽动力时代之前,潮汐、风帆和洋流为船只提供动力,尤其是在内河沿线,潮汐给了空间一种时间的节律,靠岸的地方往往是形成集镇的地方,所以这条路上都是现今著名的城镇如碧江、大良、小榄、石歧等等。


《中国诸岛简讯》


而《广州至澳门水图》和《广州至澳门水图即景》展示了沿岸的不同点的景观,体现当地的人不仅仅利用白天黑夜来判断,还会按照潮汐的方向来决定什么时候开船。以上告诉了我们跟海联通的水道的潮汐、整个城镇和市场分布对城镇体系的塑造和水陆交通的影响

《广州至澳门水图》和《广州至澳门水图即景》


冯教授着重讲解了广州十三行的建造与重建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多幅画作和外销瓷展示了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建筑形象,从William Chambers绘制的瓷器、家具、建筑等作品可以看出,这里许多“东西”和建筑相关。谈及为何要聚焦十三行,冯教授解释,因为长期以来很多学者都指出中国近代建筑的开端是在此处,藤森照信就认为中国的外廊样式最早就在十三行登陆。十三行发生了好几次大火,每次大火都涉及到重建。


William Chambers绘制的瓷器、家具、建筑等作品


从1800年的《珠江口及“十三行”》一图,可以看到从广州城西南角看向洲城,并以此和稍晚绘制的外销画对比,展示了十三行建筑在风格和技术上的转变,例如排水组织方式、室内陈设、百叶窗、落地长窗等方面的变化,整个广场越来越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巴洛克式的城市客厅和花园等。

《珠江口及“十三行”》

随着1822年的大火,广州商馆遭到了破坏,从废墟中可以看到英国行和荷兰行都已使用帕拉第奥母题。在一口通商时期,中国商人主导商馆区的建造活动,引入西方建筑要素是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以相对平等的方式进行的。

在分析一张描绘帝国行通道的拱券时,冯教授提出问题:当时的工匠都是中国人,如何实现西方的技术与形式?并得出结论:当时的建造技术未必完全是舶来的,结合1798年西班牙馆的长通道和广州附近同时期建造的民居与祠堂进行了分析验证。


《帝国行后的通道,走廊上的人和灭火器,1825-1835》

1798年西班牙馆的长通道图纸


接着结合广州河南商行内景、广州花都三吉堂村民居内部、1820年茶叶货栈内部、南海西村李氏大宗祠内部,分析出其在空间的组织方式上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完成的。结合对Chambers所绘制的广东行栈的分析,提出我们在区分本土和舶来的时候,除了看到形式要素之外,要再三思考本地传统通过适应性改变的可能性,比如通过拱门和月洞门的对比图,就可以看到本地工匠完全可以做出拱门,而不需借鉴特别的外来技术。

针对十三行最早出现的外廊样式,从1780年绘制的《广州港与广州城图》可看出不同的框标出了不同立面类型的建筑,可看出从传统的广州行栈逐渐转变为西式商馆的多个阶段,其中法兰西行首先在二楼出现了外廊,说明Verandah至迟在1780年就已经出现在了广州。不同时期的多张描绘十三行建筑的外销画展示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渐增强的过程。

《广州港与广州城图》

不同商行建筑的剖面图、立面图的对比


建筑细节上,廓形檐口的出现遮蔽了瓦檐的檐口,立面(Facade)开始取代了坡屋顶成为建筑正面造型的要点,二层的檐廊、外廊和建筑主体之外的门廊先后出现。为配合立面的变化,雨水落馆出现,说明排水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广州尚不是任何其他国家的殖民地。

《前檐,“立面”与雨水落管》


直到1860年代之后,殖民地外廊样式的建筑才在沙面大量出现。沙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且仍在继续发展中,本次讲座略过而直接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广交会。

1880s沙面图景

1951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被视作广交会的前身,便选址在十三行的旧址上。1957年,广州交易会(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促进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其中包含了新的中外关系、以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及海外华人华侨的关系。

广州交易会(广交会)


1955年建成的中苏友好大厦由林克明先生设计,其外形受到苏联建筑的影响,作为第一二届广交会的地点。1958-1973,海珠广场成为广交会第一个相对稳定的举办地。后中苏关系恶化带来了全国范围内对建筑风格走向的讨论。1965年,新爱群大厦出现,应是中国大陆第一座以水平长窗为特征的现代高层建筑,用以接待日本客商,1970之后接待港澳华商。可以看出,商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以水平线条为特征的广州宾馆出现在中轴线上,海上贸易对广州的现代建筑和城市格局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新爱群大厦

同时,国际式高层与庭园的组合方式出现,白天鹅宾馆中庭第一次把园林搬进室内大堂。

白天鹅宾馆



  • 二、水殿风来:潮汐与园池

这一主题受到陈从周《续说园》中讨论岭南园林时的启发。冯江教授展示了《清末广州行商园林分布及其与水系关系图》(合作者李睿),讨论潮汐对园林游赏及造园的影响,以及海的意象的表达,在看《西关十八甫伍家花园》的照片后提问:水去哪里了?

《西关十八甫伍家花园》照片


除此之外,“海山仙馆沿堤的复道”中也是双层的楼廊,西关十八甫伍家花园静观堂照片中表现建筑直接建在水上,池上建筑和两层楼廊的架空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季里获得一丝凉意,以捕获更多的风。

《西关十八甫伍家花园建于水中的静观堂》照片


潮汐和游园也有关系。谢兰生在《长惺惺斋日记》中记述了潮汐对游园的影响余靖的《海潮图序》展示珠江口潮汐和其他潮汐的不同、石、岛、洲的形成与变迁、海珠石与有海洋气息的景象、《馥荫园的桥与堤》、《长寿寺花园》涨潮和退潮的不同的景观、《海山仙馆图卷》中的池上建筑等案例,讲述了在海的特征影响下,不同的造园理念与建筑技术的应用

余荫山房的池壁

此后,发生了“从海向山的转变与延伸”,例如白云山现代庭院建筑:双溪别墅、松涛别院、华南植物园水榭、韶山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和桂林浮波山听涛阁,展示了庭园从对海的适应到转向山的不同情景。


  • 三、海去潮来:南头古城的时间沉积与空间演替

最后一个板块,讲述了南头古城的历史,这个作为海防所城、县治、城中村到的不同时期的空间,现在离海越来越远,受到社会大潮不断的影响。并展示了其论文中对南头城中村现状的分析,对比了半岛型选址的卫所城池示意图、广州部分沿海县城城廓与形态格局,指出其源于军城制度。接着对比了多张新安舆图以阐述其形态格局的变迁。

半岛型选址的卫所城池示意图、广州部分沿海县城城廓与形态格局与广东沿海部分卫所城廓与形态格局


有意思的是,在海边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古代空间单元如里、甲、铺、境、约等遗迹,展示了南头古城现状格局总平面图和南头古城部分坊巷的结构。


从对典型地块的地籍分析与《南头古城古今层叠示意图》可以看出,今天的南头是一个不断迭代的古城,基本的格局和肌理,以及留存至今的会馆、庙宇、城廓仍可以辨识,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可以被层析出来。另外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是,1975与2023的南头古城,海岸线的退后,导致对聚落和海的关系的理解变得困难,要注意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要回到历史的情境中,去回溯海的作用


交流:

提问1:您在讲广州十三行的本土和舶来的问题上,提到的大通廊的形式不太像我们所理解的,我在研究中也遇到了建筑的形式到底是舶来还是本土的论证问题,想请教冯教授,可以从什么方向去论证?


回答1:这次为了讲座方便删去了一些图,主要分析了两种民居,大型的客家民居里面有很多不同形式的长通道存在,其中从宽窄变化到完全等宽的示例都有。如细致比对会发现,一个是中间通道连续的厅堂和庭院的交替,和青云巷这种纯交通性空间,都会有长通道的现象。如果还要分析的话,还可关注结构和构架的要素,例如祠堂梁架结构的跨度和行栈的对比等。 


提问2:湖北钟祥的张集和通山的大聚落的长空间,这个长通道是否会和时间因素有关?比如张集的商界平行于水道,从码头上来之后远离水和街的那一侧很深的街铺和您的图很相似,是否有可能是考虑到功能性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延展,形成很长的通道,更像是“一个时间的建筑”,先民到这里决定重建家园,有意识空出了一个廊道,最后把巷道封顶作为宗祠的所在地,这两个是否有可能有共性,是由很local的适应地形的需要发展起来的?


回答2:可以看到Chambers的这张图上面是街道,下面是水。货物是从水上到达,街道边是街铺,街上的生意是在铺子里做,货物有特定通道运输。关于适应性的问题,这里提到一个体现商业灵活性的例子,同文行变成了同文街,做生意的方式也在变化,随着散商和小型投资者的到来,潘家可以把中间改成街,和生意的灵活性密切相关。另外,可以看到十三行商馆区南北向的街道很少,如果中间不能提供一个很长的通道的话,需要走很久才能到达对面,这也是适应周围道路情况与交通方式的安排

至于和时间的关系,更多表现在祭祀空间的减弱、商业空间的强化上,在十三行这个例子里一开始就有,这种商业痕迹也延续至今。



结语

冯江教授的分享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了很多启发,例如如何读图、做文献研究、图文互证等;从研究视角来看,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们受教,比如落水管的安放,能够以小见大,体现了冯教授非常大胆有诗意的想象的研究特点与小心谨慎的求证态度。冯教授的讲座不仅仅呈现了具体的建筑形态的演化,还探讨了空间形成背后的机制影响要素,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研究方式的示范。


“博雅人文:社会·文化·日常”系列讲座

往期讲座回顾: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七讲】建筑与海:浮槎往来·水殿风来·海去潮来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六讲】建造何以承载建筑遗产的元价值?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五讲】汉语书写的建筑史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四讲】隐蔽的现代性:地下空间演化史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三讲】滇西北民居建筑的谱系研究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二讲】群集性文化景观的山水网络方法研究


撰  稿 | 

戴紫萱  冯    江

海  报 | 

易玲薇

编  辑 | 

戴紫萱  易玲薇

校  对 | 

谭刚毅  冯    江

责  编 | 

王祎妮

审  核 | 

高亚群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