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生态廊道建设》
讲座回顾
“景观学系·学术云”系列讲座
专家简介
刘碧云,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围绕湖泊等水体退化与生态修复的机理研究和技术研发开展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地方委托等科研任务40余项;在领域TOP期刊Water Research等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参与撰写此领域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14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有关成果已被应用到杭州西湖等水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为退化湖泊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2024年11月12日,受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徐利权副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碧云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西五楼406以《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生态廊道建设》为题,探讨退化湿地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以及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我国湿地现状及保护措施,从水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中解释了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湿地湖滨带生态廊道的主要功能。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殷利华副教授主持。
讲座现场
刘碧云教授首先介绍了湿地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湿地公约》,湿地包括天然或人工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然而,近海与海洋湿地面积占比仅为11%,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分别占20%和41%,显示出我国湿地保护的不平衡性。
我国不同类型湿地占比
其次指出了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生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被分割,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受限;水文条件变化剧烈:极端气候变化导致湿地水文动态不稳定;富营养化和水华:水质恶化,藻类异常繁殖;生物多样性降低:敏感物种消失,耐污物种占据优势;生态功能下降:湿地的调节功能被削弱。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分析
最后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人为过度干扰和开发、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污染问题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特别指出,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水环境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我国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迅猛,近3/4的湖泊已达高营养程度。
讲座详细介绍了我国水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从1980年代的萌芽期到如今的深化期,技术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她强调,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相辅相成,国土空间规划为生态修复提供指导和方向,而生态修复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目标提供支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特别关注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包括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生态廊道构建和土地用途优化。水生态修复应融入系统治理,考虑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以及上游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分享了湖北省自2023年起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以当阳市小流域治理为例,介绍了生态治水的思路方法。通过系统治理,以水系为脉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及道路、村庄和城镇,推进生态修复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
当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讲座第三部分对湖滨带生态廊道及主要功能进行了讲解。首先解释了生态廊道的概念,它是一种连接生态系统或栖息地片段的线性结构,具有连通、生境补充、物种迁徙通道等重要生态功能。其次进一步阐述了湖滨带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包括消解与滞留污染物、支撑区域生物群落、稳固湖岸与维持清水稳态等。最后并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讲解湖滨带生态廊道的重要作用。
洪湖现状与湿地湖滨带系统退化
围绕洪湖的治理,分析了水环境现状、湖滨带现状和湿地湖滨带系统退化的问题。提出洪湖的水质持续下降,水文过程改变,净化能力降低,湖滨带消退,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湖滨带的退化对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包括生物资源的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增加、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减少等。因此,湖滨带的恢复与重建显得尤为重要。恢复与重建工作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包括生境恢复、群落结构恢复和生态系统功能恢复。
洪湖水环境现状分析
以杭州西湖为例的水向辐射带修复
围绕杭州西湖水向辐射带修复案例,介绍了修复过程主要通过确定流场作用下沉水植物迁移规律,调查西湖主要的鱼类类型和对沉水植物摄食特征,确定西湖特殊生境底质主要参数,确定不同沉水植物环境适应性特征及不同生态位沉水植物种间竞争。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最终稳定调控沉水植物多层次空间以及控制着生藻类。并重点分析了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本次讲座,现场师生对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生态廊道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于湖滨带生态廊道的功能以及对沉水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大家意识到湿地保护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师生现场合影
撰 稿 |
董钰滢
编 辑 |
蒋文康
校 对 |
徐利权
责 编 |
王祎妮
审 核 |
高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