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古瓷博物”文化沙龙读书会活动在主馆B501报告厅举行。本次文化沙龙以“中国古代瓷器研究”为主题,前期设计学系的研究生对瓷器历史、瓷器鉴赏、瓶史、文房器具等相关书籍进行阅读,特别对书中涉及到的釉下彩瓷釉里红用料、清雍正十二色瓷盘釉色、瓷上虎纹饰、海上陶瓷之路等进行详细分析,分享其读书感悟,校内外师生共同展开研讨。
文化沙龙读书会特别邀请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显波教授为演讲嘉宾,也荣幸地邀请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乔杰老师、王振老师、倪伟桥老师、黄涛老师、董贺轩老师、卢蔚老师、汪莹老师、黄建军老师、匡小荣老师、任康丽老师、傅方煜老师、汪浩老师、何三青老师、尚磊老师、刘世洁老师、彭缘老师、胡辞博士,武汉科技大学彭红老师,文华学院赵婕老师、刘利亚老师、罗小涛老师,校图书馆罗书记、研究生院督导王老师也积极参与了读书会活动。同时,《华中建筑》张老师、李老师也在现场进行网络同步直播,网友们共同参与,专家们围绕研究生的主题演讲行细致点评和广泛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研究生阅读书目分享
此次读书会分享书籍包括:《古瓷之光》、《瓷器中国》、《中国陶瓷史》、《瓶史》、《考槃馀事》、《大漆至美》、《中国瓷上虎文化》,以下是读书会上八位同学分享的读书心得。
左滑查看全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读书会过程中教师们认真点评,同学们互动交流热烈
古瓷收藏与大漆修复古瓷的技艺及应用
古陶瓷修缮是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工艺等特殊艺术创作,使残损之器重焕历史风姿,成为具有艺术观赏性的独立之器。古瓷残片虽非完整之器,但其附着的制作工艺、胎体材质、彩料釉色、画工神韵、磨损印迹是历史文明演变力证,对其修复时需持珍重态度,在潜心研究基础上精雕细琢,重点在于以最佳方式去进行器物修复。
漆缮工艺为古瓷修缮方法之一,是利用大漆粘合性强的特点对残缺器物进行黏合修补,将裂纹与缺损视为器物新生的审美焦点,升华残器之美。漆缮过程包括:拼合、补缺、找平、面饰。大漆修缮吸收并拓展传统髹漆工艺,强调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够创造出精妙出彩又适度克制的修饰效果。
刘显波教授围绕其专著《大漆修缮经典古陶瓷》,向大家讲述中国隋代至清代的古代瓷器文化发展。从书中155件古陶瓷中,他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从历史起源、原器工艺、残损状态及修复情况全方位讲述瓷器的各类文化变迁与烧制技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刘显波教授从事古瓷收藏与研究三十余年,他认为“提高审美的最佳途径可从中国陶瓷历史中寻求”,陶瓷历史发展脉络连续而清晰,古陶瓷历经千年而不朽,破损的瓷片却能映射出中国传统工艺的时代审美。刘教授对每一件陶瓷的历史来源及社会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向大家传达只有敬畏历史才能做到“修旧如旧”的真谛。修缮者需熟知瓷器原始状态与制造工艺,才能使器物本体之美得到展现与延伸。刘教授从功能造型、瓷胎质地、工艺流程、呈现效果等角度,结合瓷器图像资料,向大家生动再现烧瓷过程。了解瓷器制造工艺流程及每件瓷品特质是修缮工作开展的基础,工艺流程中充满古人智慧。
瓷器藏品鉴赏与师生交流
大漆修复瓷器也称“金缮”,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修复工艺。金缮不仅可以用于修复瓷器,还可以应用于竹、木、牙、紫砂、玉器等材料的修复。金缮修复后的瓷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现出其独特的 “残缺美”,使瓷器更显珍贵和意义非凡。在读书会上,刘显波教授分享宋代定窑白瓷、明代釉上彩瓷盘、明成化三秋杯、明成化绿釉杯等数件使用大漆修复的陶瓷珍品。从瓷器釉色、风化程度,胎体薄厚等角度讲述与展示这些古代瓷器的修复过程。刘教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同学们的求知热情,成为了读书会上最美的风景。
刘教授讲解古瓷的鉴别
刘显波教授赠予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新书《大漆修缮经典古陶瓷》
刘显波教授收藏的古瓷和大漆修复的陶瓷珍品
结语
通过又一回的读书会,同学们学习到中国瓷器与中国大漆确认、修复相关知识。专家精彩点评生动具像的启发、激发了同学们对古代瓷器的认知与审美思考。刘显波教授鲜活的演讲加深同学们对古代陶瓷、漆艺的鉴赏兴趣,在师生们热烈研讨氛围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内涵。阅读乐趣引发自我教育,在读书会上共同享受书籍的真谛与趣味性,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激发去阅读书海……让我们拓宽新的中国文化视野,期待下次读书会的到来!
图 文 |
王昊钰 杨永晖
编 辑 |
赵欣悦
校 对 |
任康丽
责 编 |
王祎妮
审 核 |
高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