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七讲】建筑与海:浮槎往来·水殿风来·海去潮来

文摘   2024-11-17 19:25   湖北  

《建筑历史专题》第七讲


第七讲讲座主题


建筑与海:浮槎往来 · 水殿风来 · 海去潮来


主讲人简介



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江教授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近年较多涉猎海洋视角中的空间史及文化遗产论题。


讲座信息


2024年11月19日(星期二) 18:30 - 20:05


线下: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N304研讨室

线上直播:B站视频号  HUST建成遗产 


第六讲讲座内容回顾


2024年11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课程《建筑历史专题》继续开讲,第六讲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教授主讲,以《建造何以承载建筑遗产的元价值》为题,分享了多个国内外建筑案例,从建造的真相与意义建造遗产及其价值的发生两个方面解析了建造活动与建筑遗产元价值的联系,并探讨了其超越性有限性


首先,李海清教授以为何要关注“建造-价值”为引子开场。谈及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奉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之命于9月底开始西迁,在各类建材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只用42天就在重庆沙坪坝快速搭建起新校园,并于11月22号开学。其建筑采用改良之后的四川民居做法,如穿斗木架、竹笆抹灰墙、小瓦屋顶等。因沦陷区学子不断来大后方求学,沙坪坝校区逐渐人满为患,1938年夏中大又于重庆柏溪增建分校,1939年2月建成。


鲍鼎、刘福泰、李祖鸿、谭垣、张镛森等师生在重庆沙坪坝校区留影


但在2018年秋讲者去中大柏溪分校原址考察时仅存留传达室,且已成为区级文保单位。而它在2022年前后的落架大修中竟被改成与原物外观相像而建筑结构却迥然不同的穿斗木构民居。依据2018年的现场勘察和拍照、测绘记录,其原物建筑结构是穿斗木架与三角形桁架的混合,用材纤弱,双柱双梁,表征了建筑设计主体追求高效、俭省的意图,这也正是其作为抗战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修缮工程丢失原始信息,说明其设计忽视了建造的真正价值。


中大柏溪分校传达室大修之前(上)、大修之后(下)


借此,讲者不仅强调价值思辨的重要性,且发表了对本轮系列讲座主题的理解,从“博雅”(Liberal Arts)一词的解析,表达了对华中科大组织这类非功利性、非职业性、人文社会学科取向的学术讲座之赞赏,由此引申至“无用之用的意义”,进而转入讲座的主要部分。


  • 人·造·物——建造的真相与意义

在讲座的主要部分,讲者追问:究竟什么是建造?它的真相与意义是什么?以侗族村寨鼓楼、大理民居工地和费城住宅维修工地等案例的快速展示说明,建造就是天然之物经由匠艺转变为人造之物的过程,也包括建成之后的使用、修缮、翻建等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种行为,体现了人的意志和意图,连接着物性和主体性。



建造的概念含义与案例展示


继而,讲者又从职业建筑师的语境谈及建筑工程实现的全过程及其控制,以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设计图纸为例,展示其建筑设计者对具体建造方式以及相应构件的表达,并总结道,建造是意在展开全过程控制的人造物的行动过程。进而,从意识和认知层面来看,讲者引用布兰迪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强调了建筑形成过程依托建造过程,人产生了将其视为建筑作品的独特认可。有鉴于此,建造过程对于建筑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


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设计图纸


由此,讲者谈及中外建造活动社会机制和组织方式的不同,指出在前工业时代,中华文明圈的建造活动几乎由工匠全程包揽,而欧洲在大约2000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就分化出了专门的建筑工程师,如《建筑十书》的作者维特鲁威即为一例,在建造活动中出现了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分化。所以从建造的视角来看,不同时代和地区既有显著的文化差异,也有共通的建造过程控制与主体意识作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 从元价值到次生价值:建筑遗产及其价值的发生

讲座的第二部分,讲者以建造形塑了建筑的物性本体为线索,展开了对建筑遗产元价值的解析。他认为建筑遗产首先是建筑(物),可步入尺度空间的物性是建筑遗产的第一性,若无此第一性,则建筑遗产的其他属性皆无从谈起。虽然建造过程的完成并不能确保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次生价值的必然成立,但任何次生价值若要成立,却必须要以元价值承载者即建造过程的完成为前提。作为人造物的行动过程,建造立基于物性,并指向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建筑遗产元价值与次生价值关系图


讲者还引用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关于“建筑意”的一段著名文字来说明建造所能够触发的观感,其中一句被讲者赞誉为十二字箴言:“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可见建筑意境绝非诗意、画意可比,它形成于其自身特有的“人造物的过程”——因时间流逝和记忆的叠加与比较而引发终极追问。在这灵魂之问中,遗产理念或许就此真正发生。


梁思成和林徽因抗战时期曾长期居住的李庄一角


接下来又用两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以上剖析的真实意涵。首先是关于重建,以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校园建筑设计为例,检讨重建中的建筑遗产元价值存续问题。1953年,华西协和大学钟楼屋顶由当地一位名家主持设计重建,形式和工艺参考北方官式建筑,与原先依据本地民居风格和做法截然不同,抹杀了建筑原物背后的主体性。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钟楼重建前(上)后(下)对比


华西协合大学医牙学院为例,主案建筑师罗楚礼(Fred Rowntree)对中国建筑了解极为有限,施工图上屋面构造只能空白。而现场主管、美国教会建筑师李克忠(Raymond C. Ricker)明智地采用当地民居做法,并弥合西式屋架和中式屋面之龃龉,惟此方能成事。当地民居屋顶翼角多“带虾须,平行布椽”,不用北方官式的撒网椽,此外还包括陡峻的翼角起翘、多用抹灰泥塑装饰而不施琉璃等——这正是教会大学早期校园建筑多共享非官方、非正规气质的隐因。而1953年重建设计过滤了“中国固有式”建筑前期酝酿过程中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当初建造方面的权宜之计就此被彻底湮没了。


华西协和大学医牙学院原方案图纸和施工图纸

其次是关于修复。讲者又以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和湖南通道县芦笙楼(鼓楼)为例,讨论中国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于主要构件上留下文字与符号以示记载和纪念的传统。这些真材实料地记载了金主、工程相关人员、动机和愿望等信息的做法,充分显示了建造过程赋予建筑遗产本体性历史价值的真实状况。如果对建造的价值认知不足,在修复过程中没有注意这些构件上记载的信息而整个替换成新的料子,就可能会丢失重要历史信息,有损文物价值


佛光寺东大殿以及梁底文字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村鼓楼以及梁底文字


谈及石构建筑,因耐久性更好,所以记载信息的能力也应更优,包括门楣、柱身、墙身、奠基石、碑记等。以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为例,门厅楼梯侧墙上的一块轻质标识牌记录了博物馆所在位置的原有场地是某印第安部落的领地和精神家园,如果在下次大修时安放一块纪念碑石于墙基之中,是不是更能体现诚意?


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及墙上的标识牌


  • 基于元价值认知的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讲者根据案例总结了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反面教材。一是无视主体性内涵的风格性修复,这在前述中央大学柏溪分校传达室大修介绍中有所展示。


二是篡改客体性特征的保护整治与开发。以豫东某古城(国保单位)为例,其七开间的孔庙大成殿竟由于垫高室外地坪而直接取消了中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台基部分,破坏了建筑形制。


豫东某古城孔庙大成殿


三是混淆劳动具体内涵尤其是工艺特征的修缮。以某高校建于民国初期的工场(后为校史馆,整体打包国保单位)为例。在改造维修中使用水泥砂浆对原有砖墙全部粉刷,再用泥瓦刀做出仿砖砌的压痕,模拟原物视觉效果,遮蔽原建造过程基本信息,混淆真假、抹杀了原物工艺特征


某高校建于民初的工场及其改造


  • 讨论:超越性和有限性

讲者在最后部分谈及丰子恺提出的“人生活的三个层次”(物质--衣食、精神--学术和文艺、灵魂--宗教),表示这三个层次是不断攀升的关系。而建筑无论中外或规模,都是一砖一瓦、一柱一梁由工匠搭建起来,建造是建筑的起点。讲者接着用侗族聚居区的工匠劳作为例讲述了人是如何经过建造和建筑共生的,进而解释道,建造行为中的人应该是建筑遗产最本质的价值内核,并超越文化差异。但实际上,在具体建筑活动中,抽象的人(类)退到幕后,具体的人(物)登台表演,价值冲突也就此产生


国内外建造行为场景


李海清教授在此提及华科的韩东屏教授,引用他文章中对价值的探讨,阐释了元价值的多元性,解释了这种冲突的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及其文章内容


讲者进而分享自己对建造承载元价值这一认知的深入理解,并以他目前在费城住所旁的国家历史公园(Valley Forg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为例,表示自己通过历史照片辨识,得知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和赵深等人曾一道专门来此参观以后,自己对这一独立战争纪念物(凯旋门)的价值认知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这体现了价值认知的主观性,而这种主观性正连接着多元性和相对性。但尽管如此,这些都仍旧离不开此纪念性建筑的初建(1912)和大修(1996)的建造过程


杨、梁、林、赵等前辈在国家历史公园凯旋门前的留影与凯旋门现状


独立国家历史公园凯旋门的初建与改建情况


随后的讨论环节,老师和同学就讲座内容对李海清教授进行了积极的提问,部分内容如下:

问题1:建造作为建筑遗产元价值的承载体,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是不是也有元价值呢?

回应1:如果依据韩东屏教授对价值的理解,从终极意义上讲,不管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都有元价值,因为人是价值之源。

问题2:遗产本身是被人建构的,人的认知决定了价值的判断,遗产本身也是诞生于人生活与生产方式。那么个人和集体创造物遗存的元价值有什么关系么?

回应2:个人创造的部分,有可能被历史巨轮碾碎而归于无形,也有可能存留于集体之中。那遗存下来的是否就是最优秀的?今人其实很难回答,因为今人很难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能够想见,有个体价值的不一定有集体价值,但集体价值一定是基于个体价值逐步沉淀出来的

问题3:如果把建造的概念再拓展一下,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似乎是不可分割的,就像工业遗产背后的制度规范和生产社会组织方式等就和建造物不可分,对这点李海清老师有什么看法?

解答3:对建筑工程这类有具体物性的遗产而言,其生产工艺等非物质的东西自然与物质密不可分,但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判断了。譬如侗族大歌或太极拳,是完全无乐器伴奏、无器械参与的。

问题4:人是具有建造本能的,和动物不同的是,人的建造会变成知识体系还有相应的迭代,不光是建造还有很多技术都会在理论逻辑之间穿梭,他们是否有共性?

解答4:是的,人类的建造行为正是因此和动物有根本不同,虽然也可能具有某种共性。

问题5:乡村常驻人口越来越少,乡村的建造技艺元价值以及次生价值受到断裂性的挑战,从非消极的角度来看,这种建造技艺需不需要保留
解答5:我个人觉得元价值是一种认知和判断,很难说保存,需要保存的应该是某些基于此的次生价值。这要涉及到对遗产的判断,遗产这个概念的产生和现代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关,不免会有学科分化,所以判断遗产的价值也会有分裂。但实践需要整合,所以在判断的时候需要定标准,分级保护是很有必要的——把重要的保存或者延续下来


结语

本次讲座,李海清教授分享了自己对建造、建筑与遗产价值之间关系的思考与研究,以中外案例和自身经历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类型建筑的建造过程,重点剖析了重建与修复中建造行为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元价值和次生价值思辨可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视角、为建筑遗产价值溯源提供理论指引和具体思路,并直指人是价值之源这一核心


“博雅人文:社会·文化·日常”系列讲座

往期讲座回顾: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六讲】建造何以承载建筑遗产的元价值?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五讲】汉语书写的建筑史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四讲】隐蔽的现代性:地下空间演化史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三讲】滇西北民居建筑的谱系研究


讲座预告 ||【“建筑历史专题”课程系列讲座第二讲】群集性文化景观的山水网络方法研究


撰  稿 | 

杨光磊

海  报 | 

易玲薇

编  辑 | 

杨光磊  易玲薇

校  对 | 

谭刚毅  李海清

责  编 | 

王祎妮

审  核 | 

高亚群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