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那些杀气逼人,顿悟成仙的神级金句!”

情感   2024-11-01 20:03   广东  

关注首页唯问右上角设为”星标“,插画|画画的北北呀

 


1



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
明代·张三丰《无根树》

释义:人生在世,就如同在苦海里行舟。生命(或者心灵)被各种苦难的事情所包围,在苦海中随波逐流,不能自主,只能在尘世的各种境遇中漂泊不定。


张三丰六十七岁时得火龙真人传授金丹之秘诀,但苦于无人资助其成道,四处寻访外护,其间历经磨难和委屈。


在这漫长的求道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常。


这种经历让他对世间之事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认为人们在尘世中就如同在苦海中漂泊的孤舟,被各种因缘和命运所左右,无法自主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道教的哲学观念中,认为世间充满了苦难和烦恼,人生短暂且充满了不确定性。道教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尘世、回归本真的境界。


在这漫漫尘世,我们皆是那浮生中的蝼蚁,被命运的丝线无情地牵扯。“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短短几字,道尽了人世的沧桑与无奈。



2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宋代·张伯瑞《绝句六十四首


释义:当一个人通过修行(在道家语境下是炼制并服用金丹)达到一种高深的境界后,才领悟到自己的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而不是完全听天由命。

张伯端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但曾在仕途上受挫。


他 “少业进士” 不第,后为胥吏,还因触犯 “火焚文书律” 而 “坐累谪岭南兵籍”。


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确定性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可能促使他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四川成都时,他遇真人刘海蟾授真诀,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他开始潜心研究内丹之术,并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感悟和修炼方法记录下来。


张伯端是内丹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悟真篇》是内丹学的经典著作。



3



腾空撒手乘风去,回首人间不再来
元·祈志诚《遗世二首》

释义:人啊,一旦放下尘世的束缚,便能腾空而起,乘风而去。待那时,再回首,人间已经过客,已是超脱。

祈志诚14 岁时被蒙古兵掳走,一同被掳的百余人都遭杀戮,只有他幸存下来。后来他被太原的强氏大族收为养子,并从师就学。

到了该成家的年纪,祈志诚却拒不婚娶,他表示自己生逢乱世,历经磨难,心如死灰,只想入山学道。

此后,他拜宋披云为师,宋披云赐号洞明子,并向他传授全真教的教义。

祈志诚选择在元兵往来最频繁的赤城云州(元上都到大都的必经之地)修行传道。

他在赤城 45 年,含辛茹苦,至诚传教,为人治病,游走山水,还修建了道观。他的道誉渐著,受到人们的拥戴。

这句诗,反映了祈志诚长期修行后对尘世的超脱心境。他经历了乱世的苦难、人生的波折,在道教的修行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这句诗体现了他放下尘世的一切,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不再留恋人间的态度。

这既是他个人修行感悟的表达,也反映了当时道教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4


 

若无十万岁,作甚世间人

宋·薛道光还丹复命篇 其十一


释义:如果不能拥有像神仙一样长久(十万岁是夸张说法)的寿命,那么作为一个在世间匆匆而过的凡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薛道光起初为僧,法名紫贤,人称毗陵禅师。后来,他在眉县青镇遇到了 85 岁高龄但黑发红颜、夜里还能做针线活计的道人石泰。


当薛道光与石泰交谈时故意引用张伯端的诗句,石泰惊讶地表示张伯端正是自己的老师。


薛道光便向石泰请教《悟真篇》中的句子,听石泰讲解后大悟,从此弃僧从道。



薛道光在徽宗崇宁五年遇石杏林传授口诀真要后,对道家内丹修炼之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于是他注解《悟真篇》,并创作了《还丹复命篇》及《丹髓歌》等作品,以诗词的形式论述道家修炼内丹的方法、口诀以及自己修炼时的体会。


这句诗中,反映了道家追求长生久视、超越生死的思想。在道家的观念里,生命是可以通过修炼来延长甚至达到永恒的。

薛道光认为,如果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那么在世间的经历就显得没有太大意义。

这既是他对道家修行目标的一种表达,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



5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宋代·白玉蟾《卧云》

释义:身上的衣服常常被武夷山中靓丽的烟霞之色所映照,如此的惬意,哪里还会去招惹那俗世的桃红柳绿啊。

白玉蟾自幼聪慧,谙熟九经,能诗赋,擅长书画,12 岁时就曾作《织机》诗,才华横溢。


他自幼跟随陈楠学习丹法,后来成为道教南宗金丹派的实际创立者,南宗的五祖之一。


作为一名修行之人,他长期追求道家的精神境界和修行目标,对道家的思想和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是白玉蟾对自己修道生活的一种写照和感悟。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宁静自在的生活场景。


在他的修行生活中,琴、剑、茶成为了他日常相伴的事物,这既体现了他对道家文化中 “雅” 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关注唯问👆 我们在繁华尘世,诗意栖居





是时候修炼了







关注唯问视频号👇,陪你安静一隅

































































“我那迷人老祖宗的顶级松弛感”


“字越少,越惊艳”


“老祖宗笔下「江湖再见」的封神诗词!”

END

(文中插图来源为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插画师:画画的北北呀



唯问
不是老师,不是学者,海滨小城一野鹤。 闲来无事,除了读读诗,养养花,还有世间俗人的一致爱好...... 内容为纯爱好分享。 如内容和诗词、文学无关,则是广告,广告文案由商家提供。不喜请勿点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