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押注国产GPU:一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博弈
文摘
2024-11-20 17:02
广东
近年来,国产GPU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厂的关注和投资。从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到瀚博半导体、景嘉微,再到新兴的北京行云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行云”),这些企业纷纷在国产GPU赛道上崭露头角,背后不乏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互联网大厂为何纷纷押注国产GPU?
国产GPU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的推动。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突破GPU芯片等技术”“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这一政策导向为国产GPU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互联网大厂的投资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日益旺盛。GPU作为加速计算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AI大模型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底层AI芯片成为赢家,英伟达等公司的市值不断攀升,也为国产GPU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大厂押注国产GPU,除了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外,还与这些企业的明星创业团队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以行云为例,其创始人季宇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曾是华为“天才少年”,主攻体系结构、AI芯片方向。在华为期间,季宇曾是海思昇腾芯片编译器专家,负责多个昇腾编译器项目。联合创始人、CTO余洪敏同样资历深厚,是中科院半导体所博士,曾担任多款芯片技术的Leader和研发负责人。这样的明星创业团队,不仅为国产GPU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行云在连续完成总额数亿元的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后,投资方包括智谱AI、仁爱集团等产业资本,以及中科创星、奇绩创坛、水木清华校友基金等知名早期机构,还有嘉御资本、春华资本、同创伟业、峰瑞资本等市场化机构。如此强大的投资阵容,无疑为行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巨头林立的GPU市场中,初创企业如何占有一席之地?行云给出的答案是:通过自研GPU内核,着重于产品生态位的芯片竞争策略,而非替换策略。行云创始团队表示,在过去,打败CPU的既不是其他CPU,也不是GPU,而是CPU+GPU体系。今天与英伟达GPU竞争的方式,也不是同质化的GPU或xPU,而是一种新的芯片品类和GPU+新品类构成新体系。具体来说,“异构+白盒”是行云对计算模式进行革新的关键。即在一般的x86服务器上以pcie拓展形式部署,形成显存密集型产品。这种产品可以与英伟达等公司的算力密集型产品配合使用或独立使用于对显存需求更高的场景。通过与大模型prefill和decode分离方式以及各类并行的结合,行云的产品能够提升大模型推理效率,并极大降低成本,让普通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高质量大模型的不限量使用。对于国产GPU初创企业来说,产品研发只是第一步,最终需要走进产业。AI芯片与其他芯片不同,除了团队、融资能力以外,来自大厂等的产业扶持必不可少。智谱AI作为行云最明显的产业资本方,其投资行云主要是为了获得大模型场景的GPU芯片研发能力。而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子公司通过峰瑞资本间接投资行云,也显示了互联网大厂对国产GPU的重视和布局。实际上,目前跑出的摩尔线程、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等GPU公司背后,均有互联网大厂的身影。摩尔线程在腾讯投资、字节跳动战投部的支持下,已经启动上市辅导,估值超过250亿元。燧原科技则获得了腾讯的连续六轮参投,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与腾讯云共同打造新一代的智算中心AI基础设施。瀚博半导体则有大厂快手的投资。互联网大厂的产业扶持,不仅为国产GPU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利用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帮助这些企业集成深入场景,在场景中积累扎实的经验,推动大模型推理场景芯片的技术落地。同时,互联网大厂也在通过投资国产GPU企业,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提升在AI时代的竞争力。互联网大厂纷纷押注国产GPU,既是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敏锐洞察。在这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博弈中,国产GPU初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大厂的产业扶持和生态构建,实现快速发展和突破。未来,随着国产GPU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GPU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