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红杉不“玩”了?

文摘   2024-11-11 19:01   广东  

近日,据彭博社、金融时报等外媒报道,OpenAI即将完成新一轮大约6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
就在开启这一轮融资之前,OpenAI的估值还是860亿美元。
现有投资者Thrive Capital将主导本轮融资,并已承诺投资12.5亿美元。
银行还以循环信贷的方式为其提供额外的50亿美元债务融资。也就是说,OpenAI能拿到的资金上限是115亿美元。
除此以外,微软、苹果和英伟达这三家全球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科技巨头也有望加入此轮融资,总投入金额预计为20—30亿美元。纽约的Tiger Global和阿联酋支持的基金MGX也在积极寻求投资机会。
但OpenAI的现有投资者红杉资本会缺席本次融资。

红杉资本不跟了?


红杉资本没有参与本次投资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红杉资本分析师大卫卡恩的报告中,我们也许能看出一点端倪。大卫米恩在其报告中表示,他认为AI行业的泡沫正在加剧,只有AI行业的年产值超过6000亿美元,才够支付数据中心、加速GPU卡、电力等AI基础设施费用。而在他之前的分析中,大卫卡恩假设即使每年,谷歌、微软、苹果和Meta能从新产生的AI相关收入中获利100亿美元。同时,甲骨文、字节跳动、阿里、腾讯、X和特斯拉每家能产生50亿美元的全新AI收入。在如此理想的情况下,关于AI行业盈利的需要的缺口,仍然在不断的扩大。
世界领先的投资银行高盛似乎也有相同看法。2024年6月底,高盛的一篇名为《投资太多,收益太少》,将AI泡沫论推到台前。文章直言,大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投入1万亿美元在AI相关的东西上,比如数据中心、芯片和电网。但到现在为止,这些钱除了让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点,没看到其他明显的成果。
Thrive Capital和老虎环球这样的风投机构,以往主要是为初创公司提供早期的小额融资,以获得10到100倍的回报。
若要通过OpenAI实现这样的高额回报,OpenAI需要在未来几年内将市值提升到至少1.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前最新估值的十倍,比Facebook母公司Meta和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都要大。
很显然,OpenAI被许多投资人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许多人都相信它将成功。一家投资公司合伙人表示,“我们正在讨论打造一家市值万亿美元的公司的道路,我认为这并非不合理。
不过,也有大型投资者对此表示怀疑。一家美国基金会的首席投资官表示,不知道这笔交易中有什么商业模式,能使得机构能从这种投资中获得10倍以上的回报。
红杉资本缺席此轮投资,可能也和这方面的原因有关。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红杉资本对于过度依赖单一公司投资持谨慎态度。
据最新消息显示,红杉资本最近投资了OpenAI的竞争对手、由OpenAI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新成立的Safe Superintelligence,Sutskever今年早些时候离开了OpenAI。

AI企业的困境


1
资金压力
从各个角度来看,AI都在成为一场富人的游戏。

数据显示,谷歌、微软和Meta都强调了在AI上的巨大投资。Meta将今年的支出预测提高了至多100亿美元,谷歌计划每季度资本支出约120亿美元。微软最近一个季度花费了140亿美元,预计这一支出将“显著”增加。以数据中心为例,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研究集团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20-13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上线。而每座数据中心的造价都以亿美元为单位。

而AI以及大模型赛道的昂贵,不仅在于越来越快的烧钱速度,还在于,短期难以回本的现实。
OpenAI的运营成本结构显得尤为复杂且庞大,主要可归结为三大核心部分:推理成本、训练成本及人工成本。
首先,推理成本作为其中的重头戏,主要源于对微软服务器资源的持续租用。据知情人士透露,仅是维持ChatGPT的日常运行,每日便需耗费高达70万美元的服务器费用,这一数字换算成年度成本,则逼近惊人的40亿美元。
其次,训练成本同样不容忽视,主要集中在数据费用的支付上。为了确保AI模型的持续优化与升级,OpenAI需不断投入于高质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据估算,这一部分的年度开支预计将达到30亿美元。
最后,人工成本方面,OpenAI对于高端AI人才的渴求与投入同样令人瞩目。通过公司官网发布的招聘岗位信息可以推测,每年用于吸引、培养及保留这些顶尖人才的开支约为15亿美元。
综合上述三部分成本,OpenAI每年的总支出高达约85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支出水平,凸显了其在AI领域的雄心壮志与巨大投入。然而,高昂的成本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财务挑战,The Information指出,OpenAI的现金流可能在未来一年内面临耗尽的风险。
而在收入方面,作为非上市公司,OpenAI的财务数据并不对公众公开,一直是一个“谜”。但是,今年6月,奥特曼曾向内部员工透露,公司的年化收入增长了一倍多,达到34亿美元,这一数字在2023年底为16亿美元。
尽管收入有了大幅增长,但与高昂的成本相比,OpenAI仍然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仅2024年就或将面临50亿美元的亏损。同时,随着OpenAI继续开发更复杂的模型,预计支出将继续超过收入增长。
天量的资金需求,靠融资过活的现实,商业化落地的渴求,成了目前AI企业要面对三座大山。
2
路线焦虑
9月13日,Open AI发布了全新一代的大模型预览版,这个在内部代号为“草莓”的模型,在问世的一瞬间,就激起了业内的震动。
OpenAI在发布文档中写道,新模型在推理能力上代表了人工智能能力的新水平,因此,计数器将重置为1——这意味着未来很可能不会有GPT-5了,o1将代表未来OpenAI的最强水平。
此次Open AI o1的出现,很可能代表了硅谷在AGI范式正在发生转移,纯靠语言模型预训练的Scaling Law这个经典物理规律在遭遇到算力与参数无法大幅提升等瓶颈后,多家硅谷明星公司已经把它们的资源重心押宝在一条新路径上:self-play RL(自博弈强化学习)。而Open AI o1似乎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从终局思维来看,这说明AI在未来将不得不再次面临技术方向的选择,而更大规模地投入似乎也势在必行。烧钱打仗虽然不会发生在当下,但在未来却是成功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确定的技术路线,成本的逐渐增加,以及方向不明的变现路径,都可能成为AI企业阻碍发展的绊脚石,但解法如何,目前似乎仍并不明朗。


未来展望


尽管OpenAI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其在AI领域的潜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OpenAI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红杉资本虽然缺席了OpenAI本轮的融资,但他们仍然在AI行业有着众多布局。资本市场依然对AI行业充满信心。
虽然目前AI行业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AI行业蕴含着十倍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未来AI行业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更多

VCA创投社
学投资,做投资,塑造新时期实战投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