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文苑 | 电力守护下的温暖团圆

文摘   2025-02-01 07:30   内蒙古  



电力守护下的温暖团圆

HAPPY CHINESE NEW YEAR

春节,在记忆里一直是阖家欢聚、热闹喜庆的代名词,是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温暖印记,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绵绵不绝的情感羁绊。

小时候,春节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腊八的粥香,率先拉开春节的帷幕。母亲早早起床,将各种谷物、豆类、红枣、桂圆等食材精心熬煮,那浓稠的香甜弥漫在整个屋子,宣告着年的脚步渐近。随着腊月的推进,年味愈发浓郁。扫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全家总动员,扫帚挥舞,抹布翻飞,将一年的尘埃与晦气统统扫出门外,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贴春联时,我总是兴奋地帮父亲递着春联,看着那火红的纸张、墨香四溢的吉祥话语被稳稳地贴在门上,心中满是对新一年的期待。

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家的味道。浇汁鲤鱼的酸甜,是母亲的拿手好菜;羊蝎子的鲜嫩,是父亲的心头好;还有那象征着团圆的饺子,包着满满的幸福与祝愿。一家人欢声笑语,举杯欢庆,诉说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温馨与幸福在空气中弥漫。

然而,这样的团圆对于电力工作者来说,却不是每年都能轻易拥有的。
我的父亲就是一名电力工人,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有好几个春节,他都坚守在岗位上。记得有一年除夕,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家人正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父亲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那头传来紧急的故障报修,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放下碗筷,迅速穿上工作服,抱歉地看了我们一眼,便匆匆出门。那一夜,我和母亲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却始终心不在焉,一直在等父亲回来。直到深夜,父亲才疲惫地走进家门,他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说故障已经排除,家家户户都能亮亮堂堂地过年了。那一刻,我对父亲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他的缺席让年夜饭缺了些热闹,但他守护的是更多家庭的光明与温暖。

大年初一,穿上崭新的衣裳,跟着父母走亲访友。每到一户人家,都能听到亲切的问候和祝福,孩子们则会收到装着压岁钱的红包,那是长辈们满满的关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处处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喜庆的味道。邻里之间见面,笑容满面,互相拜年,平日里的琐事与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只剩下最纯粹的欢乐与祥和。而这一切热闹的背后,是无数像父亲一样的电力工作者默默地付出。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野乡村,检查线路、维护设备,只为确保春节期间电力的稳定供应,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明亮的灯光下享受团圆的喜悦。

如今,岁月流转,春节的形式或许有所改变,但那份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从未褪色。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春节是我们停下脚步、回归家庭的契机。即使身处异地,春节也会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回到家人身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过去一年的经历,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那便是春节最温暖的意义。而对于电力工作者来说,春节的意义又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他们用坚守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用奉献守护着万家灯火,让春节的温暖在每一个角落传递。




作者:高嘉勇
编辑:王晓鹏
校审:郁英英
终审:徐重阳

1795期  第6707条

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
感谢关注!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全盟最新电力资讯、办电业务指南和电力科普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全盟供电要闻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