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文苑 | 塞北新春 民俗交织的温暖时光

文摘   2025-01-31 07:30   内蒙古  

塞北新春 民俗交织的温暖时光

我所在的小镇,位于内蒙古辽阔无垠的大地之上。每当冬日到来,大雪降临,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便会被雪覆盖,小镇亦在这雪的包裹下,化作雪的世界。街道似铺白毯,草原银装素裹,宁静纯净,宛如不染尘埃的冰雪仙境,目之所及皆为洁白,似浑然天成的水墨画。

然而,随着春节的气息渐浓,宛如一场盛大的色彩盛宴拉开帷幕。五彩斑斓的元素开始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活跃起来,为这个银白的世界注入了勃勃生机。火红的春联、璀璨的红灯笼、绚丽的彩灯为冬日的小镇精心披上了一层绚丽多彩的华裳。

“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序幕在腊八节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中缓缓拉开。红枣、桂圆、莲子、糯米在每家每户的锅里翻滚跳跃,共同奏响迎新年乐章,慢慢熬煮成浓稠香甜的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腊八粥,享受着香甜温暖的腊八粥和一天比一天浓的年味儿。

腊八节之后,人们便正式开启过年的筹备之旅,各项传统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为迎接新春佳节做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人们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对家中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擦拭家具、清扫墙壁、清洗衣物等,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去过去一年的灰尘与晦气,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传统的祭灶日,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人们会在灶王像前供上糖果等祭品,盼其多美言保全家平安。

除夕,是春节的重头戏。天刚破晓,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贴春联。带着美好寓意的春联,饱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深情祈愿。在我生活的小镇,独具民族韵味。除常见汉字春联,还有蒙古文书写的对联,以独特字符和艺术形式展现别样风情,民族文化的交融为节日增添丰富色彩。贴完春联,再挂上大红灯笼,小镇瞬间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夜幕降临,年夜饭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除了内蒙古特色的手把肉、奶茶,还有寓意吉祥的美食,如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包硬币寓意财富好运的水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饭后,全家人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在这温馨的时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大年初一,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蒙古族家庭都沿袭着传统习俗,穿上蒙古袍去给长辈拜年。走进长辈家中,我们献上哈达,表达最诚挚的祝福。蒙古族招待客人的美食别具民族特色,各种奶制品、糕点、奶茶。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起喝热气腾腾的奶茶,唠着家常、其乐融融。小辈们恭敬地为长辈们送上吉祥话,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与祝福。长辈们则亲切地给晚辈发压岁钱,每一份压岁钱都寄托着对晚辈的殷切期望。长辈们总是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珍惜生活,那些朴实无华的话语,饱含着深深的关爱与无尽的期许。

到了晚上,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点篝火、放烟花来助兴。蒙古族很早以来就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人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沉浸在这团圆喜庆的氛围里。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放烟花将欢乐氛围推向高潮,一束束烟花冲向夜空,瞬间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笑脸。

在春节里,人们不仅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更深刻感受到了家乡传统习俗的魅力。这些习俗,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它们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家族成员紧密相连,也让整个社会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温暖、最期待的时刻。那些美好的回忆、浓浓的亲情,将永远陪伴着我们,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刘畅
编辑:王晓鹏
校审:郁英英
终审:徐重阳

1794期  第6705条

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
感谢关注!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全盟最新电力资讯、办电业务指南和电力科普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全盟供电要闻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