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人民大会堂里开过了。重要讲话刚学习完,摘录一下: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学习完了推荐一个最近吃过的米线,云南德和多种口味米线大礼包。
作为米线、米粉、面条类长条形碳水食物的爱好者,在我的云南朋友们的熏陶和投喂下,多年来尝试了各种云南米线,干的湿的,堂吃的,自己做的,反正云南米线是个自成一体的美食,在自成一体的基础上,内部又有千手观音般的变化,好吃的实在太多了,能够水灵灵地把我们外省人变成精神云南人。
总体来说呢,我还是喜欢吃朋友送我的干米线,然后我按照云南的方式自己烹饪一下。
但是云南米线的料其实挺复杂的,所以没时间自己做的时候,最近吃过的德和米线就相当不错,方便好吃,而且量大,这个量对我来说可以吃个两顿,因为米线之外的各种帽子、调料,实在是太多了。
在一堆眼花缭乱的口味里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菊花、柠檬、酸菜、炒米线。这几个味道比较适合夏天。其他的有花生汤、豆花、洋芋的,感觉吃了以后碳水爆炸了。
德和这个品牌和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女士有关。
德和的罐头、午餐肉、云腿月饼等向来有名,以前我到云南去出差,买伴手礼,云南小伙伴给我推荐的就是“卓琳家的德和罐头”。至于我最近吃到的这种方便米线,应该是最近的新产品吧。
卓琳的父亲浦在廷先生有多年的马帮贩运火腿经验,后来受到西方罐头食品的启发,1921年,创办了兄弟食品罐头股份有限公司,花巨资从欧洲引入了云南工商史上第一条罐头生产线,生产“双猪牌”罐头。这是德和罐头厂的前身。
浦在廷早在蔡锷护国讨袁时就慷慨解囊资助过护国军,到1921年孙中山号召北伐,他便抛下罐头加入滇军参加北伐去了。不过也没有完全抛下罐头,北伐的时候奋力搞了不少宣威火腿补给。
1923年他还参加了广州保卫战,狙击陈炯明,总之在政治上、经济上都非常支持孙中山。还把两个儿子叫到广州来,一个主持火腿业务,一个读黄埔军校。孙中山尝过浦家的罐头后,题赠了“饮和食德”四个字。
但是,孙中山逝世后,浦在廷就备受打击。他被叛军投入大牢,火腿资产也悉数被洗劫完毕。
浦在廷出狱后就从军政界隐退了,解甲归田,重操旧业,回到云南继续立足于宣威火腿创办罐头厂和进行其他农副产品加工生产。1946年,浦在廷之子浦承统创建昆明德和罐头厂,“德和”二字就是沿用自孙中山的“饮和食德”。德和二字作为商标沿用至今。
肉类我不大爱吃,德和的罐头也没怎么吃过,就不评价了。
德和米线还是不错的,友情提醒一下和我一样吃口不是特别重的人,德和的所有调味包都过于料多实在,所以调料浓度降低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样最好吃。或者还有个办法,就是宽水宽水,稀释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