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2024届 研究生毕业作品
展览时间|2024/5/21—5/31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
前 言
造型艺术学院2024届研究生毕业展共展示100人300余件作品,涵盖油画、版画、雕塑、公共四个学科方向的作品展示。在研究的范畴中,呈现更具思考和个人化特质的创作路径。
油画方向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艺术创作价值”,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艺术创作者如何呈现差异化的创作立场非常重要。以“问题”为导向,从技法、材料、语言、形式、方法等各个维度进行探索,寻找不同创作个体艺术价值的意义,触发个体创作的内驱力,凸显当下时空中不同的“我”的感知和艺术理念。
版画方向从“版画思维创作”的实践理念出发,鼓励每一位年轻的个体在面对和融入当下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成长和呈现出属于自身的创作视角和审美立场,形成关于印刷技艺传承活化、社会传播路径运用、多维观念形态彰显、数字视野学科交叉的创作生态现场,通过作品回应“今天的版画艺术研究生教学的新时代创作”教育思考。
雕塑方向以“小孔看世界”为主题,展现艺术家们从微小视角洞察广阔世界的独特体验。每一件雕塑都是艺术家个体世界与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通过小孔的视角,观众能够欣赏不同的专业技艺,领略艺术家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展览将带领观众从小孔中看到大世界,感受生命、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与呼应。
公共方向包括公共装置和公共壁画两个子方向,关注乡村振兴中文化记忆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传承等公共话题,结合深入的田野调查与社会观察,进行了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探索。
油 画
尚超《赞歌,幸福之路到我家》布面油画 260x180cm 2024
尚超《赞歌,幸福之路到我家》布面油画 260x180cm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应届研究生尚超同学的油画毕业创作《赞歌·幸福之路到我家》以具象写实油画语言描绘了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乡村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广阔图景。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如巨龙般舞动在绿色的田野间,穿越宁静的乡村小径,直接延伸到家乡的各个角落。画中老乡们的形象和身影,是青年画家在家乡深入生活采风所得,乡亲们挥汗如雨、脸庞洋溢着生活的热情和自足的神情,仿佛看到了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将给乡村带来的美好变化——这是画家对家乡变化的真情实感的深切流露。尚超同学作为研究生专业学习的优秀代表,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获省级奖项,毕业季推送全国的十四届美展作品,更是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和赞赏。作为导师我为之欣慰,也见证了他的成长…预祝尚超同学前程似锦,以更精彩的作品表现时代脉动,家国情怀。(导师:陈树中)
高悦《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季的一天》布面油画、陶瓷 210x126cm 2024
高悦《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季的一天》布面油画、陶瓷 210x126cm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高悦的毕业作品从视觉形式和绘画语言上突破了自己研究生时期的创作。在这件作品中,她融合了浮雕与绘画二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互文关系的处理,将画面中人物、植物的画法接近浮雕的质感层次丰富,而画旁的浮雕又富有绘画的造型特点疏与密的结合冷峻的线条。同时,经过研究生三年的学习,高悦的绘画语言越发成熟,画面中人物细腻的描绘与纱帘帅气的笔触,一静一动的处理,体现了创作者娴熟的语言塑造力和把控力。在艺术主题的探索上她展现出更加深沉的思考和更广维度的学习。创作者将具有强烈个人自省气质的细腻感受和当下社会的冷峻疏离相结合;将古典佛教雕塑的精神超越性和古典神话寓意的精神暗示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充满疏离感、超验性及批判性视角的超现实图像世界。(导师:罗乐)
晏先红《秘语》布面油画、石英砂、马克笔、墨汁、粉笔 120×150cm×4张 2024
晏先红《秘语》布面油画、石英砂、马克笔、墨汁、粉笔 120×150cm×4张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晏先红的毕业创作《秘语系列》,延续了她对身体图像的关注。作品构图饱满,通过臃肿的身体图像和夸张的色彩对比赋予了作品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同时运用蛋糕奶油裱花的手法绘制出蕾丝的隐喻符号,构建起画面的私密性叙事空间,开启了主体对“自我意识”的知觉与反观。作品从个人经验出发,在美和丑的审视之间寻找合适的临界点,充分挖掘身体图像所蕴含的“普遍美感”,将自我意志与生命体验倾诉于画面之中,呈现出“身体”的意义所蕴藏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导师:毛艳阳)
李辽林《LLLLLL》综合材料绘画 架上绘画尺寸:300x150cm、204x106cm、100x100cm、65x55cm、53x38cm、44x30cm 总体尺寸:尺寸可变 2024
李辽林《LLLLLL》综合材料绘画 架上绘画尺寸:300x150cm、204x106cm、100x100cm、65x55cm、53x38cm、44x30cm 总体尺寸:尺寸可变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李辽林,2024届油画系专硕毕业生。毕业作品以综合材料绘画和现成品的形式呈现。他把各种随处可见的材料和信手拈来的图像经过剪裁、拼贴和重叠重新组合进作品中,这种运用混合材料进行拼贴和绘画的创作手法具有明确可辨的痕迹,作品在看似整体和统一的面貌中充满了粗糙、试错和不确定性,携带着创作者作为人的观看体验和身体本能。整体而言,他尝试将图像、材料形式的可能性与视觉、空间联系起来,制造新的空间或者在不同的空间中临时搭建其创作。其散落不均的看似偶发的现成品绘画也让他的身体体验与物有发生关联的契机,使得物的游戏与转变成为可能。(导师:王朝刚)
版 画
黄亭《附近》版画综合 尺寸不一 2024
黄亭《附近》版画综合 尺寸不一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黄亭运用印刷、绘画、拼贴、刮擦诸技法构建自己的毕业作品,她从早期的印刷实践中提炼出一系列更多元,更自然的视觉呈现。作者希望借助作品图像,对于时间和空间形成自我的深度解读,并且有感于自然中的物(或我)在人工参与和自然冲刷共同作用下无意识地生长,幻灭,从而更进一步探讨人的情感依附与失衡状态。黄亭这一阶段的创作实践很好地回应版画系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中的路径导向,借助版画印刷但不拘泥于传统印刷,建立版画思维,强调个体认知,凝练一条更为开放,更具个人特质的创作道路。(导师:韦嘉)
刘言《可依之地 no.2》石版综合 76.5x112cm 2023
刘言《可依之地 no.3》石版 52x38cm 2024
刘言《可依之地 no.4》石版 52x38cm 2024
刘言《可依之地 no.6》石版 72x52cm 2024
刘言《在凌晨之前走远》石版综合 55x37cm 2023
刘言《这里的》石版综合 38x52cm 2023
刘言《Untitled》石版 52x28cm 2023
刘言《拂银塘I》石塑黏土、螺丝、铜 30x26.5x13cm 2023
刘言《拂银塘II》石塑黏土、螺丝、铜 30x26.5x13cm 2024
刘言《拂银塘III》石塑黏土、螺丝、铜 38x26.5x13cm 2024
导师评语
对刘言作品的了解一如对她为人的熟悉一般,总是习惯在默默中潜出一点轻盈、纯净、慎独的意味。
好比令人措手不及的仲夏天气:有暴风雨,电掣雷鸣之时的瓢泼倾泻;有连阴雨,不温不燥却次次应声击落;还有一种是当各种雨挥洒过后,大地升温夹杂着遗落在空气中的水汽再一次转化成为的雾气,袅袅而出。同样,像暴风雨那般的作品大都惊为天人,容不得你的眼球不被它炸裂一扫而空;似连阴雨的作品往往善于循循善诱,希翼你的五感跟随它发生变化;而如雾气般的作品常常包裹温润,淡淡的想要与你说些什么。于是,在我眼中,刘言的作品就属于这一脉,读她的作品,不自觉得就走入那些看似静待无声的人物与风景,充满了安静且饱含未知。(导师:刘彦瑢)
雕 塑
张文先《梦寻古歌》竹、柏木、树脂 尺寸可变 2024
张文先《梦寻古歌》竹、柏木、树脂 尺寸可变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和平淡无奇的名字相比,《梦寻古歌》系列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触动。苗族古文化是融化在他血液里的脉动,也是作者借以观察生活世界的三棱镜玻璃体,幻彩的现实和成长的恍惚,总是让他不断回到蜷伏着眷恋的梦境深处,去编织混合着记忆片段和日常体验的个人神话。从本科的毕业作品开始,作者就一直执着于具象写实雕塑语言的实验和探索。看似符合写实艺术经验的构图和形式,充满了似曾相识的陌生感,多线索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构筑了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多线程场景,让人想起莫言的高密和马尔克斯的马贡多的影子。(导师:焦兴涛)
苏小林《烈火骑士——龙麻子》柏木 160x70x160cm 2024
苏小林《烈火骑士——龙麻子》柏木 160x70x160cm 2024
局部
苏小林《新彝新象》玻璃钢 110x40x100cm 2024
苏小林《新彝新象》玻璃钢 110x40x100cm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一位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态度与自身的艺术主张。苏小林一直以来都是围绕着雕塑的本体塑造与今天的现实来进行创作,他在强调以自身个人的情感、生活体验为出发点的同时,试图通过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美与艺术美进行关系上的梳理,进而同观者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随着创作实践对他的不断磨砺,也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导师:彭汉钦)
陈煜《旧自然》陶盆、铁 4x3x2.3m 2024
陈煜《旧自然》陶盆、铁 4x3x2.3m 2024
局部
导师评语
黑色的线蔓延于空间,仿佛在聚合与分离中勾勒着种种熟知而又陌生的场景。线的意象,宣泄出情绪的不安;线的形态组合,制造出场所的空虚;线的无序扩展,演义出情景的荒诞。这是作者试图以此对“旧自然”的重新定义,还是对“新自然”的现实描绘?不得而知。但这样视觉切入与提问,使疑惑、质疑与难以言说成为作品真正的主题与问题思考。
对旧物与新物、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保守与创新、现实与非现实、完整与破碎、先进与落后、实在与虚空等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呈现,一切皆因新技术、媒介、方法的使然,让人在冲突、矛盾与超现实的剧场体验中得以回应。
作者以技术语言与材料语言、形式语言、空间语言、审美语言的融合为方法,在语言转换与扩展中通向于作品观念的表达与意义的阐释。彰显出作品独有的视觉张力与强度。(导师:唐勇)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
2024毕业作品展
造型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
主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
指导单位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览时间
2024/5/21—5/31
展览地点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
媒体编辑
初审:胡莉、董燕霞、江佳铭
复审:熊莉钧
责任编辑:何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