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点
<大师进课堂>
为进一步做好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点内涵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础,加强“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1月8日上午,由造型艺术学院承办的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点“大师进课堂”学术讲座在图书馆艺术写作中心举行,邀请《美术与设计》主编、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伟冬以“方法论与美术史研究”为题作专题学术讲座,学校在校硕博研究生代表参加了讲座。
刘伟冬教授讲座讲授现场
刘伟冬教授首先点明本次讲座核心论题:在历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之中,既强调学者兴趣所致、目光所聚焦,亦强调作为路径与工具的方法论。作为学者应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做学问,在兴趣的基础上挖掘问题、产生问题导向,并以此为目的完成方法论的扩展。西方文化研究生发于西方特定文化土壤,从而生成自我路径,而东方美学则强调自我独特的学养来源与历史语境,要求本土学者进行方法论转译,而非逻辑的单纯化与统一化。
随后,刘伟冬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研究课题进一步深入说明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生成路径与生效机制。第一,以中国象征性图像“福禄寿”、“梅兰竹菊”为例,若将之纳入世界美术史知识领域中进行考察,则可挖掘到本土图谱研究方法从西方图像的“象征性词典”中获取转译基础的可能性。第二,以元代画家倪瓒个案研究为例,可以将研究对象放在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下思考,深度挖掘史料,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知识对其进行多方面考察,从而生成一种“图像”、“心理”与“社会”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丰富美术史研究方法论。
刘伟冬教授讲座讲授现场
刘伟冬教授还指出了“敬畏学术”在美术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刘伟冬教授梳理了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过程,强调学术论文发表的系统性与严肃性,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学术应真正对所研究的课题感兴趣、并具有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热忱。第二,老师对学生的论文充分负责、进行指导,同时对知识保持敬畏心,虚心对待各领域学术内容。第三,学术研究者应尊重论文的每个组成部分、尊重学术本身的严谨性,体现作者学术能力的评价标准。
紧接着,刘伟冬教授以中国传统经典文艺理论宗炳《画山水序》与孔子“绘事后素”为例,详细地讨论了“学术心态”问题。刘伟冬教授首先将宗炳《画山水序》中体现的“近大远小”原理与西方文艺复兴“透视法”进行比较,指出在求知的过程中,学术研究主体需要重视区分视觉经验与逻辑推理,从而将发现的可能性或感性经验转化为真正的知识。同时,刘伟冬教授以瑞士学者杰克伯·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运用的文化史研究方法为例,指出理论应当在对绘画语言与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中被总结出来,显现出充分的材料考证与依据,此中文字材料与图像材料具有同等重要性。其次,刘伟冬教授以孔子“绘事后素”理论为例,指出对该理论的研究与阐释具有争议性,学术研究主体需要对材料进行充分梳理考察,保持怀疑态度,不仅要追溯古今学者对本土绘画的理论阐释,考察时代美学背景,区分技术问题与审美问题,思考文论如何演绎种种绘画实践,还要从文字的整体性入手,考察上下文,对理论进行更全面的阐释。
讲座临近尾声,刘伟冬教授结合个人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研究进行主题的再次阐明:在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路径中,应充分认识到真理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保持学术思考的活跃性、变化性与延续性尤其重要。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对其故事框架的解释曾被作为一种共识,然而在读图的过程中,刘伟冬教授指出其故事的逻辑性有待商榷,需要联系时代社会背景,延伸思考作品的装裱过程等,使更全面的知识纳入对构图逻辑的学术研究方法论之中。学术研究是一种“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过程,要求研究者走出固有既定知识框架,结合丰富多元的知识内容对问题进行精准严谨的论证。
刘伟冬教授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讲座最后,在场同学热情不减,纷纷就美术史研究方法、文化研究方法、学术写作思维等方面向刘伟冬教授提出问题,刘伟冬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与在场师生就中西油画比较研究、跨学科跨文化知识运用与本土学术话语建构、语言翻译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等话题展开讨论。
文字:曾雨馨、李莹
图片:赵雨禾
排版:何明越
初审:李莹
复审:耿德法
终审:熊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