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组织绩效评价意义
企业组织绩效是指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赢利情况。企业组织绩效是检验一个企业组织发展好坏的重要根据。通过对企业做出绩效评价,管理者可以全面概括性地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从而为管理层和股东等利益群体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组织绩效评价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绩效评价可以了解企业长期的目标实现情况;第二个层次是由很多短期目标的衡量指标构成,通过短期指标完成的情况可知企业最终的经营状况;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属性指标群所反映的企业当前经营状况来分析企业是否在向着目标方向前进或者实现经营目标的概率有多少。
二、
组织绩效评价流程
近年来,W公司为落实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聚焦主营业务,提升“五项”能力,在集团公司管控下,开展组织绩效评价,成立组织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制定组织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明确工作小组职责分工,规定评价内容与评价等级、评价方法与结果以及评价工作流程。
年初,公司组织绩效归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专业管理部门启动组织绩效年度评价的方案设计、指标编制和目标值设定工作,形成评价方案初稿,经绩效小组审核后,将评价方案和各单位组织绩效评价任务书报公司决策层审批。根据审批结果,向各单位下达《年度组织绩效任务书》,各单位按照组织绩效任务书下达目标负责推进落实。组织绩效年度评价倡导“超越自我、跑赢大盘、追求卓越”,评价内容与公司商业计划书紧密衔接,侧重于推动产业聚焦、转型发展过程中业绩进步和专业管理能力建设,控制经营风险,支撑战略落地。绩效小组定期对关键节点目标进行业绩跟踪与监督,开展关键节点目标完成情况评价,促进项目目标高质高效落地。
年底,绩效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各专业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开展年度组织绩效评价工作,按照评价对象业绩自评、职能部门审核确认经营业绩、审计部对各类评价信息开展绩效审计的流程开展。绩效小组根据绩效审计结果,按照既定评价方案,形成初步评价结果建议,报公司决策层审批。最终评价结果应用于公司领导人员年度绩效评价、激励兑现等后续工作。
三、
组织绩效审计的内容
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和公司《组织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组织绩效审计立足客观评价公司各单位组织绩效完成情况,结果作为对各单位年度组织绩效考核的依据。促进完善组织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公司战略目标与各单位绩效任务的有效衔接,不断完善组织绩效评价体系,助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
审计内容主要对各单位组织绩效任务书下达的年度重点工作、关键绩效指标、专业职能重点管控指标、关键管理主题、项目关键节点指标等完成情况进行审核确认。审计重点关注各单位年度经营业绩真实性、合规性与战略一致性,关注商业计划书的执行完成情况、组织绩效指标的完成及与商业计划书的契合情况。
审计遵循客观性原则——核实各单位填报的组织绩效任务数据客观有效;准确性原则——严格按照各单位绩效任务书载明的评价口径、计算规则、评价标准和评价依据进行审核;真实性原则——实施审计程序,对每项指标的完成结果和鉴证性材料逐一审核确认。对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主要基于12期财务报表经事务所初审的基础上进行确认。重点审查对影响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调整依据是否充分合理,对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评价标准的分析调整事项不予认可。
组织绩效审计完成后,将各单位组织绩效审计确认情况提交绩效小组作为组织绩效评价结果的依据。组织绩效审计报告提交公司领导审阅,促进公司不断完善组织绩效评价体系,助推公司战略目标高质有效落地。
四、
组织绩效审计的感悟
1. 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组织绩效指标设定的合理性,绩效目标任务是否与公司发展战略一致,目标任务是否切实可行,指标是否具有激励度。
如绩效财务指标设定的合理性,绩效财务指标设定是否细致评估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财务指标设定既要充分挖掘企业潜力,最大程度激发经营动力,也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努力程度。财务指标设定的过高或过低,将导致无法企及或者过度容易实现,都会失去指标的指导价值和牵引作用。
2. 组织绩效任务目标是否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监督。
当市场形势或目标条件出现重大调整和变化时,绩效任务目标是否动态分析、适时适度调整,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牵引作用,激发绩效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能动性,确保目标有效实现,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3. 组织绩效审计应坚持原则,严把评审尺度,敢于正面剖析、面对不足,做到客观公正,严格审核,避免绩效评审走过场。
对于未完成的目标客观审核,如实反映结果,促进公司客观分析目标与执行结果存在的偏差原因,对标找差,夯实执行力,真正提高公司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