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和谁在一起,我们能学到什么?能带来什么?」
这是我们快乐审计人一贯坚持的思想理念。
最近我们温习了王光远教授在厦门大学EMBA《内部审计与控制》课堂上的精彩演讲,现将其核心思想分享给大家,共勉之。
「没有思想,繁荣、贸易、艺术、城市以及任何种类的巨大财富都不会存在。如果你能将一个事物追根溯源,你会发现他源于一个人的思想」
王教授以此名言开门见山地开始了审计思想的传递。
LIFE
01.
兴利增值是内部审计的发展目标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
过去外界对内部审计存在种种偏见,诸如「内部审计是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内部审计重在防弊而不是兴利,重在强化本位主义,而不是实现企业的总目标」等,王教授认为防弊、兴利和增值共存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理念。
传统内审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强调客户需求及服务的针对性,随着内审实践与拓展延伸,现代内审赋予了其确认及咨询的角色定位,此时的内审以增加价值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帮助客户改善经营状况,提供增值服务。
也就是说,防弊、兴利及增值是内部审计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三者是共存的。
防弊是组织对内审的初级需求,是基础,兴利增值是组织对内审的更高层次需求,只有满足了初级需求,才能为高层次需求满足创造条件。
强调防弊不能成为兴利增值的绊脚石,强调兴利和增值不能以牺牲防弊为代价。
我国内审实务目前停还留在防弊和兴利的阶段,增值将是我们内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02.
内部控制一定是「紧身衣」吗?
谈到内部控制,我们会想到风险点、控制点、底线、红线,那内部控制一定就是「紧身衣」吗?
王教授认为,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就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内部审计既是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又是控制有效性的确认者。
内涵理解如下:
一是从「硬性控制」走向「柔性控制」
以前的内部控制注重的是硬性控制,即控制的目的是使一切置于管理层的掌握之中,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处于规定的状态之下;而柔性控制强调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基调、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意识的作用。
二是从「领导负责」走向「人人控制」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负有总体责任,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内部控制分担责任,从而使所有员工团结一致,而不是与管理层对立。内部控制并不必然导致员工与主管的紧张情绪。
三是从「高高在上」走向「并肩作战」
内部控制应与企业经营过程相结合,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同时控制已不再是管理的一部分,管理与控制的职能和界限已经模糊。
四是没有「绝对的实现」,只有「相对的保证」
内部控制有助于处理组织为了达到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即内部控制可以使组织目标易于达成,但不能确保目标的达成。内部审计只能降低,而不能消除控制失灵的可能性。
03.
风险管理能否再上一道「安全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一个有思想、有远见的CEO可能会提出五项质疑:
1.潜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威胁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吗?
2.那些可能损害公司业务流程的因素是否在合理的限度内?
3.公司的资产有可能被盗吗?
4.能否通过内部流程、信息和报告恰当地计量和传递对资产、运营过程及战略实现所构成的威胁?
5.公司对外部群体的报告是否遵循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准则?
上述五问与企业息息相关,也是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的主题。
王教授极力倡导用过程导向审计法来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所谓过程导向管理法就是将整个作业链和价值链或价值网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以确保组织的活力和繁荣,提高内外部顾客的满意度。
内部审计非常熟悉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是改善公司流程的理想参与者;内部审计依据价值创造过程对多种信息进行评估,比对孤立的信息进行评估能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从而对风险管理作出更科学的监控,并产生更为有效的公司治理。
风险和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全新领域,能激发人们的解决方案的创造力,因而正需要内部审计这样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04.
公司治理的「守门员」守得住吗?
面对财务造假、运营失败、丑闻不断、投机猖獗等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正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
在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既服务于负责治理的人,也服务于被治理者,这种双重服务使内部审计成为透视整个公司的窗口,成为公司治理的「守门员」。
现代公司治理有四个基本的负责人:董事会、经理层、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
内部审计是其他三方有效发挥作用所依赖的极有价值的资源,内部审计的质量影响着、有时甚至是严重影响着公司治理的质量。
世界级通信公司会计丑闻说明,该公司内部审计存在重大缺陷。
一是缺乏独立性。世通公司的内部审计不是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而是直接接受首席财务官苏文利的领导,缺乏最起码的独立性。
二是财务监督失灵。内部审计主要重视增值服务,内部财务审计的职能外包给安达信,财务会计的双重审计监督被弱化为单一审计监督。
三是内外审计沟通不畅,预算资源不足等问题。由于世通公司治理机制中所存在的缺陷致使埃伯斯、苏文利之流的造假阴谋屡屡得逞,这也说明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守门员」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05.
「挺直腰板」才能维护内部审计的客观性
「如果你跪着,你就不能跺脚。如果不能保证应有的客观、公正和专业胜任能力,如果自己不能挺直腰板走路,还能怎么跺脚呢?」
教授呼吁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客观性管理。多样化服务的提供和内部审计模式的改变,严重威胁着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威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因素有很多:自我检查的压力、社会压力、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私人关系、认知上的偏差等。由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客观性管理。
现代内审人既要参与企业战略、企业并购、企业流程再造,做一个好的生产者,又要使公司变革方案为每个人所接受,并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做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做一个好的营销者。
教授认为内审人可以从六个方面推行6P营销战略,即:
内审人员(People);
内审过程(Process);
内审洞察力(Perspective);
内审成本收益(Price);
内审审查方向(Place);
内审服务促销(Promotion)。
王教授总结说:内部审计不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也不是管理层的「耳目」,更不能「隔靴搔痒,流于形式」,内部审计是要「让企业看起来更美」。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引领未来」,内审人想要发挥价值增值,从查错防弊到「让企业看起来更美」,升级到更高层次,需要我们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在思想认知中转变、实践探索中超越,分享有益,交流快乐。
欢迎各位老师分享交流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