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深入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旨(二)

2024-07-23 09:02   江苏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热切关注会议胜利召开,并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展开学习讨论,紧密结合工作、学习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会,引发热烈反响。




党建引领“四治融合”:

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周  军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指明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方法论,要充分考虑改革举措之间的集成效果、抓住并突出重点以及围绕实践注重改革实效。

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江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并走在前列的重大要求,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1+4+x”的乡村治理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党组织核心作用凸显,打造党建统领“四治融合”新样态。通过“党建+”模式,聚焦“精网微格”精细化服务,将党组织嵌入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如“党建+网格化管理”、“党建+志愿服务”;完善“镇党委—村党总支—村网格党支部”三级架构,以“大党建”推动“大治理”,既彰显党建对“四治”的引领力,又有效提升乡村自治中法治、德治与智治的活力。第二,数字经济集聚“四治”资源,驱动乡村治理“生态重构”。对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以发挥乡村治理“整体智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乡村”平台;建设“三资管理+产权交易”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村级用工监管监察平台、村级小微权力智慧监管平台三大数字化治理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乡村管理信息化,利用“数智”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第三,“两个文明一起抓”,农民精神风貌显著提升。“马庄经验”中探索“党建+”乡村振兴新路径,重塑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生态转型发展等方面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与指导。

但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城镇化冲击与乡村传统行动规则解体,治理主体自觉缺位与迷失。如苏北地区的部分乡镇,尽管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基础良好,但依然面临专业人才流失与年轻人才培养的难题,阻碍乡村治理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第二,数字治理区域间不平衡,乡村数字鸿沟亟待弥补。尽管江苏的数字乡村建设形成示范引领,但省内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尚有部分偏远乡村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全面有效推广数字治理手段。第三,“数字负能”阻碍基层减负,数字形式主义难消弭。信息化和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基层数字形式主义问题的涌现,数字留痕、电子负担给基层干部层层加码的同时,也过度消耗着宝贵的基层资源,影响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对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完善:第一,深化基层治理主体改革,激发乡村治理主体自觉。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创业支持等措施,吸引、鼓励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同时加大对村民的服务引导培育,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促成治理主体的行动自觉。第二,深化乡村数字治理改革,持续提升乡村数字化建设水平。推进乡村数字信息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农村应用场景的创新和落地,缩小城乡数字信息鸿沟,推进数字治理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三,深化基层治理减负改革,切实消解基层数字形式主义。抓实党建督察,适当下放数字危机处置权、数字督查考评权和数字综合执法权等权力,提升问责容错机制的弹性空间,重视基层群众的数字考核话语权,建立健全基层减负赋能的长效工作机制。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重点

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王  博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要素。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支撑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持续奋进,有力支撑了农业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比如,建成包括高等农林教育在内的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形成40多万人的农业科研队伍;打造3.6万名“头雁”领飞、620多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跟进的乡村产业发展“雁阵”;累计培育900多万名高素质农民;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升至目前超过63%,为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强劲动力。

我国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支撑农业强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面向进入新时代的新需求、新目标、新任务,农业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仍存在一些堵点、卡点。一是整体改革系统性理念不强。实践中,农业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多采用“单兵突进”式的理念,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系统性理念不强,三者发展呈现条块化、分散化、单一化的特征,彼此之间的衔接、对接、链接缺乏战略性机制安排和体制化制度保障。二是向上拔尖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比如,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总量规模不少,但由于教育培养模式、评价考核机制、科技平台条件等不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建设的结构与质量还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较为缺乏,难以支撑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前沿突破等拔尖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三是向下与农业产业需求匹配不佳。比如,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多按照学术研究生教育模式开展,仍以学校学习、实验室研究为主,深入农业、走进农村、贴近农民机会和时间偏少,呈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脱节的倾向。又如,农业科技课题设置、研究内容不少流于追逐热点、创造概念,与生产实际需求、企业实际应用需求和市场消费需求存在脱节。

对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化:一是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理念。通过提高统筹层级、强调通盘谋划、执行一体部署,完善农业领域教育科技人才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等,实现科技资源与教育资源、研究资源与教学资源的纵横协同,推动农业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创的贯通协同。二是保障改革激励有效与约束有力。机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激励有效与约束有力,比如,可以考虑充分给科研机构“松绑”,为科研人才“减负”,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支配权等激励措施,激发高层次人才开展拔尖创新活动的动力;或是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考核体系,倒逼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减少农业科技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三是做好规律遵循与产业需求导向。农业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要更加遵循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规律,既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还要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与此同时,在专业教育体系、科技项目设置、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增强产业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进一步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END

编辑 | 杨善宁

校对 | 张晶

审核 | 郭贯成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江苏省高端智库培育单位,以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以及经济、资源、环境等相关国家级重点学科平台群为核心,优化组合国内外相关高校院所的学科和专家资源,以现代化进程中土地及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深入研究中国尤其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趋势与政策,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总结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版权声明:

需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对于不遵守本声明和/或其他侵权违法行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资政智库
江苏省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中国资政智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