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单八将聚义后,梁山召开了一次非正式的扩大会议。
我们看原著:
再说宋江自盟誓之后,一向不曾下山,不觉炎威已过,又早秋凉,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但有下山的兄弟们,不论远近,都要招回寨来赴筵。
这段话表明,这次菊花之会,表面是一次宴会,实际上是梁山非正式的扩大会议。因为,“但有下山的兄弟们,不论远近,都要招回寨来赴筵”。
在这次非正式的扩大会议之上,宋江正式公布了梁山的新纲领。
我们看原著:
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著酒兴作《满江红》一词。写毕,令乐和单唱这首词..........。
这首词最末一句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而这一句话,直接把整个菊花之会弄得不欢而散了。
因为听到这句话,有两个人当时就表示出了反对意见。
我们看原著:
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李逵这样做,显然是被反对招安的人,当枪使了。李逵是反对招安的。反对招安的人,不敢公开反对宋江招安,所以就怂恿李逵去领衔反对宋江招安。李逵是什么人,我们大家都清楚,被大家一怂恿,自然英雄气上升了。总而言之,你们都怕宋大哥,我不怕!你们反对招安,就敢背后乱说,却不敢当面去说,我李逵不是这种人!
所以,李逵看到,武松站起来反对招安,上去就把桌子踢翻了。
宋江一看李逵敢这样无法无天,当时就决定给李逵一个下马威。总而言之,拉出去,给我砍了!
宋江这样对李逵,只是希望反对招安的人,明白一个事实,你们指望李逵领衔反对招安,那可真是找对人了。因为李逵,就是一个马仔,而且还是我宋江的马仔。
关键是,李逵听到大家为自己求情时,竟然说什么,“这人酒后发狂……”。李逵的心,当时就凉了半截!因为老子跟宋大哥是什么关系?为了反对招安,老子把宋大哥也得罪了。你们却是屁也不敢蹦一个。我这是“酒后发狂”吗?你们背地里,反对招安的劲头,都哪里去了?早知道,你们就副德性,老子何苦出这种头呢?
于是,李逵马上就用实际行动,向宋江表达自己的忠心了。换而言之,我天不怕地不怕,一生只服哥哥,哥哥就是让我死,我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剐我也不怨,杀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
我们许多人总认为,武松是最坚决反对招安人。实际上,这只是人们的一种误解。
事实上,就武松本人而言,他从来也不反对招安。
武松道:“……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从这段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上二龙山时,武松自己都是一心想招安的;上了二龙山后,武松又没有受到明显的刺激,怎么会变得坚决反对招安呢?
最后,征方腊之后,武松不愿意回东京汴梁;许多人总认为,这是武松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招安的不满情绪。实际上,这是武松以退为进,利用招安,让自己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对此,我们看一下原著就可以知道了。……上皇览表,嗟叹不已。乃曰:“……武松对敌有功,伤残折臂,见于六和寺出家,封赠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
从这层意义上,梁山的招安,武松绝对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最简单而言,如果不招安,皇帝会御赐他那样高的佛门荣誉(清忠祖师)吗?如果不招安,武松能给六和寺带来那样大的利益(御赐十万贯)吗?如果没有这种前提,武松那种假冒的出家人,能在六合寺修成正果吗?肯定是不能的!
从这层意义上,武松站出反对宋江招安。仅仅是因为,他让反对招安的人当枪使了。我们可以想象,私底下反对招安的人,肯定非常多,而且用词非常激烈。但是一见宋江,都是什么话也不敢说了。而武松呢?那是英雄欲极强的人,换而言之,宋江有什么可怕,如果他敢无视梁山的整体利益,我武二眼中认得他是大哥,手中的刀可就难说了。
宋江非常了解武松。所以就对武松说:
“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这种问题,你叫武松怎么回答?如果武松没有任何顾忌,自然可以说,兄弟们私底下,为了反对招安,那都快炸窝了。比如,某某是怎样说的,某某又是怎样说的……。只是,武松显然不能这样说。因为这种说话,本身就是在给兄弟们打小报告!
在这种背景下,武松自然什么话也不说了。
看到武松不说话。鲁智深就替武松回答了。但是鲁智深的回答,更是吓得没人敢反对招安了。
因为当时的情形是非常明显的。除了武松、李逵,根本没有一个人,敢公开反对招安。在这种背景下,鲁智深却跟宋江摊牌了。
“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一听鲁智深这种话。把所有反对招安的人,都吓得赶紧后撤了。要知道,宋江并没有把招安、反对招安,上升到路线之争的高度。
换而言之,宋江的意思非常明显,我要招安,只是为了大家好。如果你们认为,招安有什么不好,也可以指出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宋江责备武松的话里看出来。“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在这种气氛下,反对招安的人,自然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因为在这种气氛下,表达不同的意见,并不犯大忌。因为这不是路线之争,只是大家有不同意见之争。但是鲁智深一句,“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却把反对招安的意思,上升到了路线之争。因为这就等于是在说,如果大哥一意孤行,我们就只有另起炉灶了!
在与领导谈判时,就怕李逵、鲁智深这种人。
他们敢冲在最前面,这自然没有错。问题是,他们那种不着调的行为,会让大家都陷入被动之中的。
比如,大家反对招安。只是组织内部,正常的表达不同意见罢了;在这种背景下,你反对招安,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问题是,李逵一出手,就把性质弄得变味了。要知道,李逵的行为,放到哪里,也说不下去啊!在重大会议上,一言不合,你就敢直接踢翻桌子,你这是想干什么呢?
当然了,鲁智深一出手,就把性质也弄得变味了。因为鲁智深的话,放到哪里,也是大忌啊!因为在重大会议上。你开口就是,“大哥给兄弟们指的路,就是死路一条,大哥如果坚持这样做,我们就只有另起炉灶了。”你是在干什么?
你们这样与大哥表示反对意见,别人还怎么接茬呢?如果大家都不能接茬,你还有什么资格说,你们是代表大家的呢?
宋江召开的菊花之会,虽然被武松、李逵、鲁智深搅得不欢而散了。但是在此过程中,大家也终于看出来,反对招安的力量是那么的软弱与无力,于是梁山的招安路线,终于无可动摇的确立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 为什么招安、反招安的人,都这样藏头露尾呢?我是说,为什么公开支持招安的,只有宋江等屈指可数的人;而公开反对招安的,只有李逵、武松、鲁智深等屈指可数的人呢?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招安派 反招安派 为什么都在藏头露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