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两晋南北朝(二)石勒为什么会留下石虎
文摘
2024-10-24 07:41
山西
石勒刚死,中山王石虎就开始在后赵帝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总而言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面对这位咄咄逼人的远房表兄,还未当皇帝的太子吓得赶紧一再表白自己能力低下,情愿把帝位让给石虎。石虎一听太子说这种话,马上气得大吼大叫:“你懂规矩不?你赶紧先当皇帝去,废话少说。”“乱臣贼子”欺负皇帝,通常总有一套繁琐的程序。总而言之,“乱臣贼子”实际上并没有篡权的意思,只是全国人民一而再而三的要求,只是因为昏君奸臣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乱臣贼子”实在没有办法才勉为其难当了皇帝。太子直接让位给石虎,这叫什么事?虽然这一切只是“乱臣贼子”自欺欺人的表演;但这种程序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没有这套自欺欺人的表演,那皇权的神秘、神圣性岂不是被剥夺殆尽了。但皇权实在没有什么神圣的、神秘的。石勒的太子虽然当了皇帝,但他与自己母亲、兄弟,都不过是任人欺负的“孤儿寡母”罢了。皇权源于实力,如果没有实力,单单一个皇帝的称号,实在是一点神圣性也没有的。皇权源于帝国权力的平衡、牵制;如果皇帝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他就等着当傀儡或去死吧。看石勒死后,其老婆、儿子的命运;我们也许会很容易从历史中找出石勒的失误。并且很自信的认为:假如石勒当时限制了石虎的权力,甚至把石虎杀死,那一切不就结了吗?
泪痕以为,这种评论历史的方法实际太廉价了,这仅仅是人们居高临下的用一种廉价的优越感去评论历史罢了。
用这种历史观去看历史时,我们大家都能居高临下的指点江山,好象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都太愚蠢了、太无知了,好象如果换成我们肯定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泪痕以为,这种历史观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了廉价优越感的历史观。在我们居高临下谈论石勒的错误之前,我们先看看石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石勒最初只是一个奴隶;最后却在乱世之中建立了一个帝国;单凭石勒的这种成就,我们就应该知道一个人想居高临下的评论石勒,那也实在太不自量力了。凭石勒的政治远见,肯定早已看出石虎的存在,对自己的“孤儿寡母”是一个潜在威胁。但一个人处于政治的旋涡之中,本身就会面临着众多两难的选择;留下石虎自然会威胁石勒老婆、儿子的利益;但如果把石虎给清理出局,石勒老婆、儿子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吗?显然不是的!因为历史留给石勒的选择,如果真是只有那样简单,那石虎恐怕早就死了。如果杀了石虎就能让自己子孙一世、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的统治天下,那石勒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把石虎杀掉。真正让石勒感到无所适从的问题在于:如果石勒把自己侄子(石虎)这一系给清理了,那皇权自然不用面对来自石虎的威胁了;问题是,强大的外戚势力如果去威胁皇权,那谁来保卫呢?削弱皇族内部强有力的亲王权力;这种做法,在石勒之前有人尝试过,在石勒之后也有人尝试过;这种做法固然使皇权避免了来自皇族内部的威胁;问题是,这种做法通常会让整个皇族面对来自外戚、权臣、将领、豪门的威胁。我们后世基于吴楚之乱,七王之乱;总会居高临下的非议刘邦乱分封诸王;总而言之,如果他不分封诸王哪会闹出这种事来。但泪痕以为,这种评论实在有些太廉价了。因为,刘邦分封诸王固然引来后来的诸王之乱,问题是,如果刘邦不分封王那面对强大的外戚势力,或是后来强大的功臣集团,大汉帝国岂非随时都会换了名字?刘邦一死,吕后就成为帝国最主要的权力者;刘邦的嫡长子虽然成了皇帝,但也不过是个傀儡罢了;刘邦大儿子(刘肥)到首都转了一圈,差点没有活着回到自己的封国;而刘邦最宠爱的儿子(赵王如意),更被吕后给谋杀了;至于刘邦最宠爱的妃子,那更是让吕后整得惨不忍睹;虽然刘邦杀白马立盟,异姓不得封王;但吕后就是要让吕氏封王谁敢阻止呢?我们必须得知道,吕后不敢把事再做得太绝了;绝不是因为他顾虑自己与刘邦的情谊,如果没有实际的利害限制,那吕后肯定与武则天没有任何区别;换而言之,他也肯定会大开杀戒把自己老公的儿子、兄弟全部杀掉,最后帝国会不会换个名字,那恐怕只有上帝会知道了。长孙无忌得势之后,把李世皇族最有实力的两大亲王(吴王、江夏王)杀死了。吴王李恪死临死前高呼“长孙无忌你不会得好死的。”长孙无忌果然没得好死,但对大唐帝国皇族而言,却不过是新的噩运刚刚开始罢了。因为整死孙长孙无忌的武则天,更挥舞屠刀把李唐皇族成员成批的拉出去屠杀。【注】【注】:上密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对曰:“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上曰:“疑似者尽杀之,何如?”对曰:“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上乃止。面对李唐皇族的这种惨剧,历史巧妙的把这一切归为了天意。《资治通鉴
一百九十九卷》中于是一本正经的记叙了这样一个显然是无稽之谈的神话故事。但有一个事实却是显然的,武氏专权之后把李唐皇族那是杀了一个塌糊涂。 吕后之所以没有变成武则天;绝不是因为他们的人格有什么差别。一切的差别仅仅是李唐皇族是一盘菜罢了,武则天能吃自然不会客气;而大汉皇族却是一块硬骨头,吕后自然不敢没事乱吃乱咬的。
刘邦大儿占据着齐国;其余几个儿子占据着代国、赵国、淮南国;刘邦兄弟侄子们占据着楚国、吴国。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加起来,实际上比大汉帝国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区大多了。以刘氏皇族如此盘根错节的实力,固然会对皇权构成威胁,但如果有一个外来的势力想从根本上威胁大汉帝皇室的利益,那他也纯粹是叫痴心妄想。吕后面对大汉皇族如此强大的力量,自然不敢把事做得太绝;如果武则天面对的也是如此强大的皇族势力,武则天哪敢把事做得那样绝呢?吕后逼齐王(刘肥)割了几块土地出来,却把吕氏家的女儿送给齐王当儿媳妇;更把中央政府的权力让齐王的两个儿子分享。齐王的两个儿子,在中央政府非常嚣张;嚣张的让吕后都只有表示退缩。【注】【注】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待高后燕饮,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进饮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而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章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吕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自是之后,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刘氏为益强。(见《史记、》)齐王刘肥的儿子,在中央政府就是如此的嚣张。如果失去强大的皇族诸王势力,刘章靠什么敢与吕后这样嚣张呢? 吕后正是面对如此强大的皇族,才不敢把事做得太绝;但只是侵害了一下戚姬与赵王如意那种“孤儿寡母”,但对于吴王、楚王那种强大的刘氏诸王,却是连碰也不敢碰;面对强大的齐王,他也只是做有限的侵害之际,又马上表示友好;后来面对新兴的、少壮的齐王势力更是只有一味的退缩了。固然面对后来有七王之乱,有吴国之乱;我们可以居临下的说刘邦分封诸王,那叫没事寻事;问题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吴国、楚国、齐国存在,那刘氏皇族面对吕氏家族的威胁,命运能比李唐皇族面对武则天幸运多少呢?
即使刘氏皇族能有幸躲过吕后皇族的侵蚀;面对强大的功臣集团,刘氏皇族同样还是九死一生。吕后刚被剿灭,功臣集团拥戴代王(后来的汉文帝)入朝;文帝面对如虎似狼的功臣集团,哪敢轻易入朝呢?而且他的普遍智囊都也劝文帝不要轻易入朝。只有宋昌力排众议说:现在高祖的子孙占据吴、楚、淮南、琅邪、齐、代等地,以这种实力哪个人敢窥视刘氏皇权呢?事实上,如果没有刘氏诸王强大的实力;以周勃、陈平那种乱世豪杰智谋之士一旦控制了中央政府,就是仍拥立刘氏皇族成员当皇帝,皇帝恐怕也只是一个傀儡罢了;甚至而言功臣集团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势,就是拥立一个年幼的刘氏皇族成员,谁又敢说半个不字呢?但面对强大的刘氏诸王,功臣集团哪敢做这种公然侵犯刘氏皇族根本利益的事呢?秦始皇刚死,始皇帝的亲信大臣赵高、李斯两人合力拥立始皇帝最小的儿子当了皇帝。如此到也罢了,更把始皇帝的儿子、女儿一个不剩的全部杀死了。始皇帝认为加强皇族是动乱之源,问题是始皇帝尸骨未寒,他的儿子、女儿就全部被杀死了。【注3】
【注3】:“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秦始皇还有一个儿子(公子高),面对这种情景想逃跑;却害怕因此牵制全家人;于是只有主动上书请求自杀。当然了,秦始皇帝的长子扶苏早在二世当皇帝前,就被赐死了。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而后来秦二世,也被赵高派人杀死了。通过这些具体的记载;我们就可以知道,秦始皇已有十八个儿子,十个女儿被赵高、李斯合谋杀死了。 刘邦死后,没有出现这种局面;绝不是因为大汉的臣子们忠诚度高于始皇帝的亲信大臣;仅仅是因为面对强大的刘氏皇族;那些乱世崛起的豪杰智谋之士,谁也不敢公然做出侵犯刘氏皇族的事来。【注4】【注4】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如果秦始皇的子弟也分封各方,那李斯、赵高本事再大,又靠什么随意左右帝国的政治呢?那李斯、赵高本事再大,又靠什么敢肆意残杀皇族成员呢?
只要我们不是随便抽一段历史,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看历史;就应该发现历史留给石勒的选择实际是非常复杂的。他想让自己的“孤儿寡母”能继续拥有他奋斗得来的一切,那实在是难之又难的;这绝不是石勒把石虎给解决了就能做到。我们不要看刘氏、程氏等力量,面对石虎打击时不堪一击;就认为他们没有力量威胁皇权。如果他们借助石勒之手把石氏皇族最强大的一系(石虎)给消灭了,那石勒的儿子再想控制他们,恐怕就难之又难了。就好象刘邦死的汉帝国中央政府,因为没有一个强势的皇族成员存在;所以吕后在后来为所欲为,以至我们常常奇怪为什么吕后会不去做武则天。但我们却显然忘了,刘氏皇族控制的地方实力加起来那比汉帝国中央政府还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吕后如果想做武则天那不是想死了吗?如果石勒不在中央政府留一个强势的皇族成员担当主要职务,那刘氏与程氏,也肯定能象吕后一样为所欲为,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这种局面,实际就会象司马炎死后,晋帝国中央政府由杨氏、贾氏两大外戚明争暗斗一样,他们的胜利者自然会成为帝国的实际主宰者。西汉诸王所占据的地盘、实力加起来,比汉帝国中央政府大多了。在这种背景下,吕后虽然控制了中央政府,却也实在没有力量去威胁刘氏皇族的整体利益。而石勒呢?显然不敢、也不可能把诸王的实力培养的这样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石勒主动把自己侄子石虎一系给清除了,那整个中央政府岂非就成了外戚的天下。到那时,如果外戚要做出狂妄的行为,石氏皇族靠什么抗拒呢?西晋的司马家族,从司马懿开始到司马衷之时,已是一个集四代人、众多兄弟、叔伯盘根错节的大家族;他们在分封诸王的政治下,那所能占据的政治、军事、经济影响力,已绝不是一个外戚所能触动的。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贾谧都敢与皇太子一争长短;贾后都敢把皇太子杀掉。如果没有这种背景呢?贾氏做事还有什么可忌殚的呢?石勒家族呢?显然没有这样人多势力众、影响巨大,如果石勒不在中央政府安排一个有实力的亲王坐镇,并主动去剪灭家族中最有影响、有实力的人,那面对一个控制了中央政府的外戚,后赵皇族的命运能有多少值得乐观的呢?我们不要看程氏被石虎消灭了,所以很容易感觉他是一个什么忠臣;如果没有石虎存在,他会如何对待皇帝,恐怕上帝也不敢保证。这才是石勒不敢、也不愿意清理石虎一系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从程瑕与张宾争权的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程瑕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注5】【注5】:遐疾披去己,又恶宾之权盛。勒世子弘,即遐之甥也,自以有援,欲收威重于朝,乃使弘之母谮之曰:“张披与张宾为游侠,门客日百余乘,物望皆归之,非社稷之利也,宜除披以便国家。”勒然之。至是,披取急召不时至,因此遂杀之。宾知遐之间己,遂弗敢请。无几,以遐为右长史,总执朝政,自是朝臣莫不震惧,赴于程氏矣。(见《晋书、石世龙载记》) 如果没有石虎那种强悍的亲王牵制,他会做出什么事来,石勒实是一点信心也没有;事实上石勒绝可能真正信任程瑕。我也不要看刘氏被石虎消灭了,所以很容易的感觉他在道德、人格之上比吕后要强;如果没有石虎这种强悍皇族成员存在;刘氏、程氏角逐出来的胜利者,恐怕也都和吕后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他们还恶劣。对石勒而言,他并不需要从太远的历史中寻找借鉴;他只需要看看前朝的的历史就可以了。匈奴汉国的皇帝刘聪刚死。新皇帝刘粲就接受靳准(外戚)的建议,开始有计划的清洗皇族内实力巨大的几个亲王。皇帝这种努力实现了;问题是,刚刚把有实力的诸王消灭,皇帝的全家老少就被靳氏全给消灭了。兄弟手足、叔父子侄的势力强大,自然会威胁皇帝的利益;问题是:如果兄弟手足、叔伯子侄这种至亲的骨肉都不值得相信,外人就真值得相信吗?一个人处于政治漩涡之中;总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他只看到这样做的害处,却看不到这样做的好处,那只能证明他把政治看得太简单了。在权力面前,哪有什么温情可言;在权力面前,谁值得信任呢?如果没有约束、没有限制;恐怕谁也不值得信任。如果他能构建起一个平衡的、相互牵制的权力格局,他自然可以号令天下,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他就只能当傀儡、或是接受被人屠杀的命运了。在血与火中、生与死之间奋斗起家的石勒,自然非常明白这个道理。石勒自然不信任石虎,但石勒也根本不会信任程瑕、刘皇后;甚至石勒都不会相信自己另外几个儿子(彭城王、秦王、南阳王)。儿子杀父亲;父亲杀儿子;兄弟互相残杀;母亲杀儿子。这种血腥的人伦惨剧,在两晋南北朝之时的皇权之争中,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