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情绪,已经被消息面和资金面给拉满了。
证券公司国庆假期加班审核新开户,为节后的新增资金做准备;国新办宣布10月8日要举行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关情况。
券商和自媒体宣传,简直疯狂。类似“今年这波超级大牛市,是30年来没有人经历过类似的行情”、“2024是这么多年来改变底层命运的一次最大机会,哪怕砸锅卖铁借钱也要冲进去。”等等,诸如此类,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近乎癫狂的情绪,让人们产生了炒股稳赚不赔的错觉,而且这种错觉,成为了一种共识。
但是,客观事实和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情绪的高涨,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基本面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
这一轮暴涨,缘由来自于央行。
但“央妈”的职责是提供流动性支持,而非直接下场买股票。因为央行的职责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不是直接参与股市的炒作。
央行的行动更多是作为最后贷款人,而非股市的救世主。
众所周知,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零和博弈交易场所,而应该是一个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平台。
高层并没忽略掉现在我们经济上的问题,而且本次就是奔着要解决问题的方向去的。
拉动股市不可能是目的,因为拉动股市本身并不能解决通缩和人们不愿意消费的问题。
真正要解决的是让更多人有工作、收入增加、手头的钱更多,并且能让经济结构变得更好,顺利地从主要靠投资拉动为也依靠消费。这些才是判断经济好坏的重要指标,而不是只看股市短期内怎么样。
说个更通俗的道理吧,资本市场的牛熊,是经济发展的成果,股市的繁荣应该是经济基本面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基本面的炒作。
而至于以为跑步进场可以捡钱的,我觉得如果你不是处在信息链顶层,没有比别人更多的信息,少参与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跑步进场的投资者,极有可能,也最有可能会成为新的韭菜。
在市场热度高涨的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市场的基本面,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句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话,但是真理的话,那就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9月24日开始,超过40家公司在股市上宣布了要减少持股的计划,主要是公司的大老板、控制股东、实际掌权者以及和他们行动一致的人。
他们说,这么做的原因是自己需要用钱。
这情况说明,虽然市场现在很火,但有些内部人已经选择卖掉股票,拿钱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