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国企的工人,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因为福利好到你怕。
当时的国企属于终身雇佣,只进不出,只要你工作期间不犯什么滔天大罪,那基本上就没人能辞退你。
当然了,在那时候,国企的工人也不是说你想当就能当的。最基本的条件,首先你必须是城市户口,其次还要看你的出身,例如你父母最好已经是国营厂的工人。
在许多那一辈人的记忆中,在九十年代那场大变革来袭之前,在国企工作生活的日子,是一段永远无法忘怀的岁月。
它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一整个生活的载体。工人们走进工厂,也走进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国营工厂如同一个封闭的乌托邦,工人在这个小小的社会中享受着全方位的生活保障。
在这里有一份工作,意味着他获得了一份终身的稳定。
“国营”二字,代表了国家经营的金字招牌,无论在外面,还是工厂内部,工人们都充满了自豪感。
厂区不仅是工作的地方,还配备了医院、学校、托儿所、商店、电影院等设施。
这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工资按照工龄和工时计算,争取涨工资、获得职务晋升,是许多工人关注的焦点。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科室,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充满了人情味,当然了,也少不了斗争和争议。
那个时候国企工人,不只是工作的象征,更是整个社会地位的体现。哪怕是最基层的工人,能进入国企工作,都足以让他们成为家乡的骄傲。每逢过年过节,工人们总是带着大包小包的柴米油盐回到家乡,享受着乡亲们的羡慕目光。
更关键的是,国企的工人几乎是不用担心失业的,只要不犯大错,终身雇佣制度保证了他们的一生生活无忧。
而在工厂的生活,也并不只是枯燥的劳动。
例如工会定期组织的文体活动,就让职工们有了丰富的业余生活。篮球赛、歌唱比赛、文艺演出,各种活动给工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工厂里的“明星”通过这些活动脱颖而出,有的甚至因为表现优异,被提拔为干部。
这种群体性的自娱自乐,在今天看来,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也体现了那个年代集体主义的力量。
工厂的日子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安全感。
住房、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几乎都由单位一手包办。工友们之间没有复杂的利益冲突,大家关系和睦,生活平淡而幸福。孩子们在工厂的子弟学校里上学,放学后一起到处玩耍,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熟悉的面孔。
那时的世界,没有今天的车水马龙,也没有现在的激烈竞争,仿佛一切都静止在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中。
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乌托邦背后,实际上暗藏着巨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