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 | 许鸿志​​《草书创作自述》

文摘   情感   2022-09-04 18:50   山东  

—— 关注 公众号 ,认识更多有故事的朋友 ——

草书创作自述

作者:许鸿志

近期,拉萨市书协拟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首届拉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展”,被书协列入第二批提名约稿名单,自接到通知后,即着手投稿相关事宜。
首先,选取适宜的创作题材。考虑到约稿要求是小品形制,书写字数不宜过多,过多就会造成有限的纸面过于拥挤,难以体现草书书写的夸张、浪漫基调,最终确定选取唐代王之涣的《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计二十字,感觉比较适合自己的书写特点。

再次,确定创作形制和书体。约稿作品尺寸要求最大不超过四尺斗方,书写字体不限,根据这一要求,为了便于发挥草书“化繁为简,点画相连;使转交替,多角多环;借代变异,合并通用”的特点,则采取了折衷方法,确定以四尺竖幅和自己喜欢的草书书体进行书写。为确保把草书字体书写正确,创作前对每个字的“草法”写法逐字进行了认真研习。

最后,是创作构思和技法运用。借鉴条幅创作章法布局,确定以“两行半”的布局进行书写,第一行九个字,第二行八个字,第三行三个字。第一行“杨、柳、树”三个字,偏旁部首都是木字,行草书最忌讳同一作品同一字出现书写雷同,为尽量避免这一现象,“杨”字按照通常的左右结构书写,不加变化,“柳”字则采取字形变异处理,采用上下结构调整,“柳”字木字旁借鉴明代王铎的书写技法,一改竖笔向左回笔的习惯,而是顺势向右回笔,来体现笔画缠绕和字势动态。这样处理后,从字形结构和书写形式上,三个“木”字旁部首就有了明显区别。在字与字书写连带上,前四字一笔完成,体现字字连贯劲健,后五字字字独立,从而回避一连到底没有变化的旧制。第二行八字,除第一字独立,第二、第三字相连,后五字则采取“一笔书”,蘸一次墨一笔书写完成,中间不停笔,体现笔画牵丝连带,字字衔接,气脉贯通。“苦”“应”两个字采用笔画借代技法,把上一字的末笔用作下一字的首笔,两字共用一个笔画,表现书写变化过程中的灵动有趣,这是其他书体创作不常见的书写技巧,也是草书独特魅力的一个方面。第三行三字,末端两字笔画顺带,与落款衔接呼应。

整幅作品,在用墨上,为体现线条质感和力度,通篇采用了淡墨,书写以枯笔为主,部分笔画运用了“飞白书”。在字势上,采用“奇”“正”对比的方法,如“青”“折”两字,一字右倾,一字左斜,通过打破字体呆板平正来体现字势的跌宕起伏、顾盼生姿。在字形上,采用方、圆、长、扁处理,体现字与字大小相间、错落有致。落款处根据纸面空间安排,不具书写时间,只落地点、斋号、姓名款识,最末处钤盖姓名、斋号两枚印章。

作者简介

许鸿志,山东冠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拉萨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散文、诗词创作散见于《当代作家》、《文学》、《冠县小城故事》、百度、搜狐网等媒介。



| 今日互动 |

请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




投稿方式一:

sdgxxcgs@163.com / 微信 xcgswx666


投稿方式二: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在线投稿




冠县小城故事
讲故事,促发展,优服务,广宣传。关注公众号,认识更多有故事的朋友,看梦里的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