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一个旧闻,做一组思维训练。
去年,张雪峰老师一段话:“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上热搜之后,张雪峰的这番言论,受到了某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的炮轰。
跟着《学会提问》这本书中的批判性思维,我来重新看一下对方言论是否站得住脚。
上 下 滑 动 查 看
教授在回应的开头是这么说的:“千万别被张雪峰这样的网红忽悠。他害人不浅、误导公众。”教授一上来就给张贴标签扣帽子,“网红”如今在网友心中已经是个带有负面评价的词汇,而且他还用了两个非常严重的指控“害人不浅,误导公众。”
如果前面还不能判断教授对网红的定义,那么在这里就清晰了,不仅是负面评价,甚至对教授来说他是带着厌恶情绪的。既然他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张是一个害人不浅的网红,那么就要在后面的论证中拿出证据来。
首先,从新闻专业的基础知识上,他形容新闻专业能文能武,换句话说,他想表达的是,新闻专业既有文科底蕴,又有理工科的知识和硬技能。他原话是:“新闻专业向来被称为文科中的理工科,学习中需要的硬技能和理工知识较多,想要真正学好,不仅要会写稿、扛机器拍片、能编程、能做数据、能做各种分析。”
其次,从新闻专业的就业上,他认为:
1. 现在主流媒体依然是一个能吸纳就业的行业,毕业生不只限于自媒体。
2. 他的三个研究生分别进了电器、汽车和其他公司,还有两个分别进了高校和游戏公司。之前的一届博士,有的进了国企还有的成为了选调生。
3. 本科生除了升学出国,也有很多考公,在考公上,因为写作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更占优势。
4.学生不去媒体,是因为媒体收入低,压力大,学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第三,从教授本人的业务能力上,针对张与他比粉丝多的质疑,他让张跟他比科研。
第四,在院校建议上,教授推荐大家211以上的新闻专业随便报,普通院校慎重考虑。最后还给自己的学校打了一波广告。
怎么说呢,槽点挺多的,我们挨个来分析他这些理由的可靠性吧。
第一,他说新闻专业能文能武,学的知识很丰富。对,没错,学得很多,还意味着什么呢?每一样学得都不精。尤其是普通学校的新闻系,从中文、出版、摄影、摄像、广告、广播、影视制作等等学了一个遍,但很多内容都只是通识性内容,在工作中一个月速成足够了。
教授本人虽然现在是新闻专业的博导,但他本科硕士机械专业,一个本硕博都没学过新闻的人,可以带新闻专业的博士,这说明什么?新闻专业的知识是可以快速弥补的,而教授提到的编程、数据、分析却不是一般新闻专业的学生能补上的。
第二,教授用自己的学生举例,说他们就业广阔,前程似锦。但这个证据的效力显然缺乏说服力,因为这是个“典型案例”,作者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谬误。每年考上新闻专业的有多少?最后考上硕士的有多少?而且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他看到的是不是幸存者偏差?是不是只有就业好的学生才会向他反馈?
还有考上他研究生的,本科就是新闻专业的有多少?毕业之后考公,对于宣传来说真的是个优势吗?张雪峰提到过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大学里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80%没有从事本专业,这是大部分人都认可的。那么教授的发言有没有数据支撑呢?还是他有,故意忽略了呢?
第三,从业务能力上来说,教授不跟网红比粉丝当然是客观的,但是他让张跟他比科研,比发表C刊的数量,也挺荒谬的。作为普通的新闻人,新闻素养、读懂受众是基本素养,他们大多数人也不可能去发表C刊。
第四,从最后的报考来说,教授有点图穷匕见的意思。给自己打广告没问题,张雪峰也是在给自己打广告。但是教授说的是什么呢?211以上随便选,自己学校的新闻学位列全国第十二位。不管他证据的效率如何,他通篇都在论证,分高、能力强的学生,报考新闻学没问题,你照样能找到好工作。这用你说嘛,分高、能力强的学生干什么都没问题。但问题是,张不建议大家报考新闻学的对象,是绝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学生。教授说211以上随便报,是不是有点何不食肉糜呢?大家不考985/211是因为不喜欢吗?
当然在这些孩子中,也不乏能力强的孩子,高考考得好的孩子,这场争议好像就是出自一个家长为自己590分的孩子来做咨询出现的。可是这个孩子如果将来不考公,不考研,不考博呢?他有没有更好的不走弯路的、毕业就能有对口的工作的专业?有没有比新闻专业更好的选择?
你看教授通篇的回应,有哪一条能够说明“害人不浅,误导公众”呢?
作为一个新闻学博导,他为什么看不到我们质疑的这些内容呢?因为立场和身份不同,也就是他的价值观假设不同,在他的价值观里“学生报考新闻学将来的就业问题”与“维护新闻学名誉,保护优秀生源”当然是后者更重要。
很多人说张雪峰太庙,因为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不管你报考什么专业,他都会问你几个问题,你的家庭情况怎么样?你的家里和你自己有没有能力支撑你追求梦想。你了解这个专业的前景吗?你真的知道你选择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吗?
我对一个直播连线印象深刻,一个高三女生在晚自习特地跟老师请假连线,想问问将来报考什么专业。她说自己将来可以学医,张雪峰问她,数学、物理、化学,这三科你最不想学的去掉一个,她去了化学,张雪峰说别报医学类了,因为一定会学化学;她又说想学生物,张雪峰立刻说,千万别,化学是最重要的一门课。
我看完后特别感慨,我们报考专业的时候,其实有时候连基础的知识都不知道。
张雪峰每天分享的其实是这样基础的工作,而在这个教授的回应中,是我的研究生、博士又考入了哪些名企。每个人因为身份背景、性格兴趣的不同,一定有适合和不适合的专业。新闻专业当然很好,但对很多人来说也的确不适合。
我们习惯了问一个行业怎么样,一个专业怎么样,却常常忽略这个具体的人怎么样。